弟子规 | 这个容易得罪人的细节,被很多人忽视了
/有奖读书,请从公众号菜单进入/
今天我们讲两个真实的故事:在一个小村子里,有两个人成了这个小村子的典故。其中第一个人,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那个时候兵荒马乱,很多年轻人就想办法弄到武器闹革命。因为没有组织,所以他们就成了土匪。其中这个人武功高强,很自然地就成了这些土匪的老大。做土匪当然都会杀人放火抢财物,所以这个人在当地非常有名,很多人都怕他,甚至连日本人都不敢招惹他。后来,他被国民党的还乡团秘密暗杀。虽然是一个土匪,但是至今村子里面的人说起他都会伸大拇指,对他非常敬佩。因为他在世的时候非常尊重村里的人。每次骑自行车回村,他都是在离村一里路的地方下车,然后推着自行车走路回家。他从来不会在村子里面骑车。因为他非常敬重村民,在他在世的时候,没有土匪敢来村里绑票,就连日本人也不敢轻易来骚扰村民。所以他就成了这个小村子的“好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小村子的另一个典故是一个年轻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摩托车还是比较稀少的。这个年轻人家里有一辆摩托车,这让他非常得意,感觉骑摩托车很威风。每次骑摩托车都开得飞快,即使在村子里还会加油门。村民们非常担心被他撞伤。有的老人特意找他父母,给他父母讲村里那个“好汉”的故事,希望他的父母能够教育一下这个孩子。没想到,他的父母却洋洋得意地夸赞儿子的车技,完全没有把老人的话当回事儿。后来,这个年轻人骑摩托车出了车祸去世了。至今,村里人说起他的时候都直摇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这是两个真实的故事,这两个故事集中体现了一个和车有关的礼节。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弟子规》的内容:“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管是骑马还是乘车,在路上见到了长辈,就应该下来向他们问候。等到长辈离开一百多步以后,才可以上车或者是上马。从这句话里面,我们可以看出来:古人是非常注重行车礼仪的。一个方面强调:见到长辈一定要下车。另一个方面强调:要等长辈离开后才能上车。当然今天已经没有人骑马了。但是骑自行车、骑电动车的很多,开汽车的很多。这个礼节也适用在骑车和开车方面。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现在生活节奏快,见面打个招呼就好了,没有必要等到长辈离开100多步才上车。当然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但是要注意打招呼时的态度。和长辈、老师、领导打招呼不能急匆匆地擦肩而过,这样是对长者的不尊重。正确的态度是什么呢?就是要先下车,然后恭恭敬敬地问候,不能一脸焦急想走的样子,需要沉下心来,等待长者走后,自己再上车。这样,不仅仅体现了自己的礼貌,久而久之,很能培养一个人的沉着稳重。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乾訸书苑有奖读书活动
增加"学力"可兑换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