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开”的孩子,是如何失控的?
职场的故事
职场上有一种痛苦,是无论你怎么努力,结果都不在你的可控范围内。
这可能源于机制,源于你所在的角色,源于你应对的方式,甚至源于你的心态,或者你的主动选择。
察觉一下,在这种情况下,你的感受是什么呢?
挫败?沮丧?空洞?无助?
你有可能感觉到心累,这远远大于身体的疲惫带给你伤害。
即便这样,你依然会做很多的努力去改善这一境况。但当无法掌控发展成习得性无助,你也许会“就这样算了吧”,就地躺平失去斗志,或者选择逃离。
“逃离”在这里显然不是一个否定词,而是一种主动选择,是不屈服,不放弃,不否定自己还有新的可能性。
想提前结束的暑假作业背后
暑假进行到现在,儿子忙得不可开交。即将升入初三,很多计划内和计划外的事猝不及防地多了起来。
有一天,他和我说他要在某个日期之前把所有的暑假作业都完成。我预估了他的作业量和日常其他安排的情况,倒吸一口凉气。
这显然是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目标。他拿出一张圈圈画画列了进度推进的纸,说:应该可以。
我说:你按照自己的节奏试试看。
于是,我看到他把深夜和清晨都用上了。我本不该去干涉, 但有段时间我和他的争论还是退回到了作息的小事:
“你现在可以睡觉了。”
以及
“你晚点起床行不行呢。”
那个他和自己约定的时间就是今天。他没有如期完成他的宏大目标,但是他在这段时间全力以赴利用了他的时间。他也挺会自我解嘲的——
“妈妈,经历了这段时间,我感觉再忙也能应对啊!”
这个过程显然是有收获的。我没有评判他的目标是否可行,他通过经历,亲身体验了以下两点:
1、对项目(作业)管理的预期该如何设定。
2、对时间管理的概念。
这两点在成年人眼中可能有显而易见的答案,但对于青少年仍然是个他们自己不会意识到的难题。
更重要的是,我不质疑,不推翻他的想法,是因为我从一开始就理解了他:
他为什么会选择这样做,他为自己争取和预留的时间是为了满足什么样的心理需求。
孩子的“裂开”是怎么形成的?
上面的两个故事,都指向一个共同的话题:
追求自我控制感。
职场中的痛苦,来源于结果不受自身努力行为的控制,当长期处于这种“失控”的状态,就会在心理层面发生强烈的内在冲突,从而影响行动的决策——躺平屈服OR逃离重新探寻。
观察我儿子在假期作业上对自己的时间要求,他同样在表达一个心理需求:
我需要为自己创造一个留白的时间,在其间我可以完全自我掌控,按照我自己的想法来安排。
纵观孩子们的学习生涯,在制度和规则的框架约束之下,他们有多少能真正自我掌控的时间?他们能自行决定可以做什么、怎么做的空间有多大?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让自己感到舒服、安宁、平和的理想中的状态。
如果孩子拥有控制感,这个状态常常能被满足,他就是丰润的,是能活出自己的。
适时被满足,孩子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总是不能被满足或者从来得不到满足,孩子就分裂了。
更致命的是,孩子已经“裂开”了,父母还让他们加足马力向前跑,这就是亲手把他们送上了不归路。
争夺自我控制权之战
观察孩子的众多表现,会得出一个共性:
孩子的所有的努力都指向争取自我控制权。
从青春期孩子表现出的众多问题里, 我们也能抽离出一个共性:
很多的症状,都在于孩子被过度剥夺了自我控制权,失去了自我控制感,他要进行补偿。
比如:
沉溺于电子产品,可能是对无法掌控自己现实生活的报复。只有在游戏里,他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决定,去行动。他的善战,也能从游戏的结果中得到回应,这是他的控制感,即便是虚拟的。
在家庭内部,我们给了孩子为自己决定的空间吗?
我们的家,是由太多的条条框框组成的,走到哪都会碰壁的?还是圆融的,通达的 ?
我们因为焦虑而预设?还是因为预设而焦虑?
我们对孩子有信心吗?我们对自己有信心吗?
当孩子逃离我们,就像我们逃离职场去探索新生,这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
我总是会想起孩子小时候做的一个实验。
5、6岁的孩子对物没有太多的概念,走进超市,这个也想买,那个也想要,似乎是无限的欲望。你一定见过因为父母阻拦和孩子不被满足之间的冲突,哭闹常常上演。
有一天,你对他说:今天你可以自己选择你想要买的东西。
他垫着脚尖,自己选择。购物车里,最多不会超过7件。
我也试过很多次,通常就3件左右。
当可以自我控制了, 可以自行选择了,补偿就消失了,抗争就削减了,就能真的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