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平 || 浓浓情暖土坯房

土坯房,就是用土坯砌墙建起来的成为民居的一种建筑。随着龙川河流域进入农耕社会后,土坯房就与当地农民随身如形,形影不离,成为农民遮风避雨“安乐窝”,安居才能乐业,有房才能像家,土坯房也就成为了农耕文化的一部分。

家乡的房子是属于“房子半边盖”一檐水斜面的土坯房,不论是平椽立挂的深屋檐,还是立椽出头的浅屋檐,屋檐下总挂上几串喜气的红辣椒,吊几个金黄葫芦,一根立在台阶上的椽被苞谷棒子团成了柱子,映衬着去年的春联,古朴且陈旧的门窗,感觉就是一团和气的舒服。温暖的土坯房里总会飘出些许的蓝烟,伴随着几声咳嗽,一定是爷爷就着他的火盆在喝茶了,他心爱的猫在火盆下呼呼大睡。

在九十年代以前,家乡盖房,主要的建材就是土坯――我们这一带叫做“基子”。那时候,烧砖还是老式的敞口窑,大型的机制红砖窑还不多,人们用不起砖头,所以主要是用土坯建房。

村里的很多精壮劳力都会打土坯,我们叫做“打基子”。打基子所用的土料亦为当地的素黄土。有经验的工匠打基子前几天在土堆上泼洒一定的水,这样,施工时恰好达到预期的含水量,不墒也不干,当地称这个土料的准备过程为 “潮土”。

除了潮土,还得平整好垒放基子的埂子,埂子须高于地面,这样便于排水。埂子比一页基子的长度要宽,而且还要平,直不直无所谓,因地制宜,可以弯曲。

然后用“基圈子”(土坯的模具)夯制土坯。当地工匠将土坯的制作过程形象的概括为“三锨九杵子,二十四个脚底子”。在夯制土坯时,将模具固定好放在一块平整的石板上,一把草木灰或者炕灰在基圈子里撇左撇右撒底子,然后往基圈子里加满三锨土料即“三锨”,然后打基子的工匠很悠闲地也很熟练地背着双手,用右脚后跟依纵向踏三脚,这样夯的基子就结实,接下来双脚踩上去,用前脚掌将土往中间揽,又转身90度,把土踩成圆背,再转过去,双手用夯锤――杵子杵中间杵前后,如此杵九杵子,将土杵平杵实,把杵子放回原位,双手按着杵子柄把支撑上身,脚后跟便在基圈子前面两角重重地踏十二下,接着脚后跟顺基圈子的两条帮子捋下来,再在后面两个角各踏六下,左脚先撤下来,右脚撤时顺势一后跟将基圈子的回关蹬开,双手撒开杵子把,弯下腰把基圈子往开一拉,立将起来,靠在立着的杵子把柄,又侧在一边,用挡土板刮去后面的土,伸出双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将土坯――基子拉起来,用胳膊的力量,双手掌便把基子托将起来,放在先前弄好的埂子上。开始顺着埂子纵向放四页基子,名曰“夯头”,其他的横向排列,有间距,便于通风透气,垒完一层,第二层和第一层一样摆放,不过是反方向过来。新打的基子垒到八层左右,不宜垒太高,否则会压坏底层的基子,整个就坍塌了。

土坯的尺寸约为400mm×200mm×100mm,各地区之间土坯的尺寸会有少许差异。打够足够数量的土坯,晒干后,看好黄道吉日,备好木料瓦块,就可以修新房了。

一座土坯房,基本上都是三间房子,一大两小,中间厅堂,两边卧室。长十五六米,径深四米左右,檐高二米八多,后大墙高五米多。建一座土坯房,需要匠人小工多人,没打扰的话,一月之内完工。匠人有泥瓦工和木工。

开始建房时,平好场地,确定位置,钉上木桩,撒上灰线,开挖地基,二三十公分即可,用破砖头石块砌基础。木工提前开工做架子、门窗框,刨檩条(大梁)、木椽。砌正墙时,匠人在墙角跑线,管辖墙体的正直,一般的匠人,在中间砌。小工主要是和灰,提灰,搬土坯。砌墙中,门框窗框安立好。待墙砌平,两山砌起,有架子的房屋就开始上架子,没架子的砌隔墙(山墙)够数后,等上梁的吉日吉时,主人家会在大梁中间向下地方贴红纸,写上“上梁大吉”,有银元的可包在印有八卦的红布里绑在梁上,上梁吉时已到,放响鞭炮,众人齐心协力就把大梁安放上去。

大梁安放好了,胆大的木工会从梁上跑过去,然后钉木椽,钉串帘子(有的是麻杆,有的是木条,有的是竹席)。钉好后,泥瓦工先在大墙上起基,基起单数,或五层或七层,分根瓦、抱瓦、平瓦、刹水瓦、花版子、扣瓦、筒瓦,两侧也会起基,叫带子,美观且加固。接下来泥瓦工会在这些串帘子上面铺草或牛皮纸,然后上麦衣(裹麦粒的种皮)和的酸泥,抹匀称,几行几行地放上瓦,错落有致,煞是好看。

屋面做好后,接下来,泥瓦工会用发酵好的酸泥抹好抹光抹正墙体,这就是“破塌房子泥打扮”。木工做好门扇窗扇,一座新房就大功告成。

以前农村修房,和删麻、做麦芽糖一样,都是讲究互助合作的,民风淳朴,请的人,也不给工钱,大家实诚,吃饱就行。

土坯房的墙体厚实,用酸泥拿泥抹光,外观上看上去这种房十分原始和简陋,而实际上这种土坯房就地取材、简单环保、造价低廉、冬暖夏凉,其好处优点还是很多的。但缺点就是,土坯房结构在地震中易于受损,其原因大致有构件强度不足、节点连接弱、结构体系稳定性差等。土坯房也就逐渐地淡出历史舞台。

随着时代发展,现代农业文明逐步取代了传统农耕文化,近年来,政府加大土坯房改造力度,砖混结构的平房、楼房逐渐替代了土坯房,土坯房渐行渐远,走进记忆,走进历史,成了远逝的风物烟云。但伴随着农民几千年的土坯房,已成为农耕生活的一部分,已成为一种文化,积淀成历史,不时会在深邃的历史夜空,闪烁着璀璨的光芒,给有农耕文化情结的人们,以乡愁上的慰藉,成为他们深情守望的精神家园。

(0)

相关推荐

  • 抹土坯房顶记忆

    〓第 1559 期 〓 作者|王万荣  编辑|王成海 上个世纪的每年小暑.大暑节期间,雨水比较充沛,几乎天天下雨.土墙倒塌,土房漏雨的事情经常发生. 正所谓屋漏偏逢连阴雨,墙危常遇风搅雨.村里有相当一 ...

  • 江西赣州:“等待”了6年的土坯房已拆除 终于可以重建了

    江西赣州:“等待”了6年的土坯房已拆除 终于可以重建了

  • 剑走偏锋 || 老家的院墙

    老家的院墙 文/赵代峰 连日的暴雨把老家的院墙泡塌了,那是什么时候的院墙哟,算来得有三四十年了:那是什么样的院墙哟,一层层土坯用麦秸泥砌成. 那是一堵院墙么,那是一段段美好的记忆,院墙外是胡同直通大街 ...

  • 【回忆 】脱坯 河北 又一村

    2021.09.01 星期三 回忆▪脱坯 河北 又一村 土坯房正如窑洞.干打垒.土楼.吊脚楼一样,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与自然长期的斗争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取得的高超智慧.就地取材是无奈,解决住宿是终极,结果 ...

  • 第152篇:土坯房

    回老家,那种土坯房已经很少见了.每次遇到,都会想起很多儿时的记忆. 小时候,我们家住的是土坯房,地基低洼,每当下雨,屋外的水就往屋里倒灌,到处积满水.桌子椅子都泡坏了,囤里的粮食都霉变了.爸妈总为此事 ...

  • 【原创首发】故乡三题——李小平

    故乡三题 ◎李小平 1.龙川河 平静的水,带着内心的 呼啸,恬静地穿过故乡的领土 在那一层清甜的流水之下 有汉唐饱蘸时光的笔墨 书写桑田  书写水色 婉转的河,穿过我的梦境 龙川的子民,都是在那一刻 ...

  • 【文物鉴赏】宋康年 | 一枚红色纪念章 铭记小平南巡情

    作家简介:宋康年    (文物鉴赏)   一枚红色纪念章  铭记小平南巡情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二周年 安徽望江县博物馆副研究员 宋康年 每当耳边响起"一九七九年,那是个春天,有位老人 ...

  • 【原创首发】李小平‖ 风雨佛字石

    风雨佛字石 ◎李小平 新寺镇沿南河溯流而上,青山郁郁葱葱.流水潺潺涓涓,鸟鸣山幽,花香林茂,正是你来新寺游玩的好去处.驰名陇上的南谷瀑布,就足以令人叹为观止了,而瀑布旁的北宋石刻,和虎里的南宋岩书-- ...

  • 【原创首发】李小平 ‖ 我是水

    我是水 ◎李小平 我是水,我是家乡山沟里汩汩流淌的一汪清泉,清凌凌的从山的缝隙间流淌出来,汇聚成一股潺潺.一泓月色.一捧清香.一潭透彻的清凉,叮叮咚咚,如丝如绸般柔软光滑,如环佩之相鸣.如珠落于玉盘, ...

  • 【原创首发】成倬、褚向平、李小平、蓝色的多瑙河、朱志运诗歌精选

    [古体诗精选] 示晚生 ◎成倬 修道莫夸自己能, 天人有愿重传承. 刨根弃典荒秦楚, 背负瑶琴说霸陵. [现代诗歌精选] 1.此刻 你会发现什么(外一首) ◎褚向平/河北 缓缓解舟 轻松过了秋 再往前 ...

  • 【原创首发】李小平 我的故乡很好吃

    我的故乡很好吃 ◎李小平 一个人思念起故乡来,口水先流.中国人的乡愁里,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故乡的吃. 每一个漂泊的人,心里都惦念着故乡--的吃的. 如果吃不上故乡的食物,就把他乡用食物变成故乡. ...

  • 【原创首发】李小平《夏雨》

    夏雨 ◎李小平 夏天的雨总是无忧无虑的,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有时候大张旗鼓的来,脚跟都没站稳,就又悄悄眯眼的去.有时候却要小住几日,淅淅沥沥.淅淅沥沥,总爱在我的檐前挂起一串串念珠,让风拨动,一夜祷告 ...

  • 【原创首发】防控疫情顺口溜(二)三洋、李小平、紫禁城

    防控疫情顺口溜 ◎三洋/江西 大家合在家, 最累是老妈. 三餐花样做, 唯恐说味差. 猪福有得享, 感恩慈母她. 祖国爱人民, 劝君门莫跨. 延长节假日, 决心何其大. 同力抗病毒, 利已利国家. 防 ...

  • 【原创首发】李小平《感谢岁月,感谢你》

    感谢岁月,感谢你 --致爱人 ◎李小平 清粼粼的龙川河一路欢歌,歌唱如酒的岁月的醇香和芬芳,歌唱幸福的生活的奋斗和向往. 在光阴的故事里与你遇见,生命便是别样的温暖,从此,我等你在铺满青石的小巷,我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