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俊巧:拿什么来拯救你 2024-07-31 17:16:59 拿什么来拯救你河北平山 郝俊巧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人的思想是多么的重要,甚至在关键时刻可以决定人的生死。 我们都知道文学来源于生活,像鲁迅笔下祥林嫂这样的一个悲剧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总会找到祥林嫂的影子,他们的悲惨又应该由谁来买单呢?我们又该如何来拯救他们呢? 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代表,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不屈从于悲惨的命运,面对封建礼教的迫害和摧残,她也曾进行了不同的挣扎与抗争,但最终还是被那个社会所吞噬。 全篇没有任何一处显示“吃人”这样的字眼,但从人物的命运中,却处处透露出“吃人”的丑恶情状。一切的根源就在于她是一个寡妇,在当时的社会,对寡妇的成见,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可以吃人的。 寡妇又如何呢?按封建礼教来说,寡妇就要守节,“好马不配二鞍”,“烈女不事二夫”,嫁第二个丈夫就是罪恶。婆婆应该反对再嫁才是,为什么还要卖了她呢?这不是违背夫权吗?封建礼教还有一权,就是族权。丈夫死了,妻子就像货物一样自动“转账”到婆婆名下。在这种野蛮的族权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思想的驱使下,祥林嫂为了守节,成婚时撞向香案,这也是祥林嫂对这种强迫婚姻的反抗,维护人格尊严的表现。 祥林嫂被抓走之后,她的工钱却是交给了她的婆婆手中,这也正是族权的一种体现。“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话可说呢。”鲁四老爷的话告诉我们,祥林嫂就是婆婆的所有物,别人是没权干涉的。祥林嫂被卖也正是族权的一种展示。 族权与夫权的矛盾,并没有使人们认识到这种封建思想的荒谬,反而成为人们思维的一种习惯,更可悲的是连被侮辱者都没有感到不合理,当柳妈告诉她到了阴间会被劈成两半时,她不仅没有反诘、怀疑,而且还非常虔诚地用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去“捐门槛”,这就是“神权”对人们的思想控制。在祥林嫂看来,不能做一个平等敬神的人,死了也不能做个完整的鬼,是多么恐怖的事啊! 一位思想家曾说过:“深刻的思想就像铁钉,一旦钉在脑子里,什么东西也没法把它拔出来。”正因为这样的思想使她以这样高的代价去赎罪,但是捐了门槛的她仍然不能被认可,这使得她一下子就像被炮烙了一样,脸色发灰了,她的精神受到了致命的打击,记忆力衰退,接着,体力也不行了。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说过:“寿命的缩短与思想的虚耗成正比。”只有四十岁左右的祥林嫂,由于极度的精神恐怖,走向死亡也就成了必然。 祥林嫂在临死之前向文中的“我”发问“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时候,作者写了这样一句话:“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就是说这是她用生命点燃的一点希望之光啊!她的希望是什么?我们不难想到,她希望没有灵魂,在她死了之后,也就不用被阎王劈成两半了。这也是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对封建社会鬼神信仰的怀疑和反抗,但她的“国民性”的弱点终究未能摆脱封建思想的桎梏,这样一个有一点反抗性的人,最后还是被荒谬观念吃掉了。 祥林嫂死了,那杀人的凶手又在哪儿呢?是封建礼教的守护者鲁四老爷,是强迫她改嫁的婆婆,是向她讲述阎王的柳妈,还是那些不觉悟的“庸众”?她是自杀,还是他杀?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人死了,后果这么严重,可人们还是很安静。这种没有恐怖感的恐怖,才是最大的恐怖。鲁迅先生创作的这篇小说,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就是想通过祥林嫂唤起国民的觉醒,认识到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有人说: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而对于人来说,起着重大作用的就是自己的思想,如果我们有着正确的思想,就可以从心中竖起比任何东西都坚固的城墙,那么我们就可以战无不胜。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不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信仰,才拥有了常人所不能拥有的毅力吗!怕就怕在自己的思维麻木,过高的估计自己,或过分地崇拜别人,我们就会盲目自大或自卑,但是一旦我们思想上有了一个飞跃,人生将会打开新的一页。责编:丁松 排版:夏显亮 作者简介 郝俊巧,河北平山中学教师。曾多次获得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北省教育学会举办的论文大赛奖项,并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的称号。在《西柏坡报》《平山教育》上发表过多篇文章。 孔雀文化投稿须知(新) 赞 (0) 相关推荐 张文澄:反抗的性格 封建的思想 枸杞文学 反抗的性格 封建的思想 反抗的性格 封建的思想 --浅说祥林嫂 张文澄 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一个典型形象.她勤劳.善良,还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这些, ... 鲁迅《祝福》:从封建宗法制度,看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根源 导读:<祝福>是鲁迅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创作的一篇小说.辛亥革命取得胜利,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然而,这次革命并没有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地主阶级依然统治着中国广大 ... 郝俊巧:一路走来 一路走来 河北 郝俊巧 "有了自行车,不愿意用腿走了;骑上了摩托,自行车沉默了;开上了汽车,摩托变成垃圾了."父亲总爱在我们的耳边,喋喋不休的述说着,"只要条件允许,房可 ... 郝俊巧:乡土本色 乡土本色 河北平山 郝俊巧 生活在农村小时候的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跟随大人去县城做客,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城里人不仅吃的好,穿的好,而且知道的东西特别多,于是在我幼小的心里就埋下了一个愿望:长大后 ... 郝俊巧:难忘村口的那条小渠 难忘村口的那条小渠 河北平山 郝俊巧 上班路上,一阵哗啦啦的水声吸引了我的视线,几个妇女正蹲在一条小渠旁洗着衣服.晶莹的河水带着肥皂的泡沫,带着褪下的颜色,欢快地流淌着.这一幕一下子触动了我记忆深处的 ... 郝俊巧:人生台阶在何处 人生台阶在何处 河北平山 郝俊巧 台阶是供人上下行走的建筑物,但人们往往总是关注了它的上行,而忽视了它的下行,从而导致生活中出现了不可挽回的结局. 人们总是把"阶梯"和" ... 郝俊巧:小麦在心间 小麦在心间 河北平山 郝俊巧 每天忙忙碌碌的奔走于单位和家之间,思维仿佛已经麻木,神经和记忆也似乎被凝固了,从而变得呆滞."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习惯了城里的方便和快捷 ... 郝俊巧:萝卜情 OURDREAM 萝卜情 北平山 郝俊巧 "婆娑碧叶斗霜寒,土掩精灵蓄毓丹.赛过人参安五脏,补中益气壮阳元."读读这首诗,猜猜说的是什么?对,就是胡萝卜.看似普通的一种蔬菜,却能深 ... 郝俊巧:枣儿甜甜 枣 儿 甜 甜 河北平山 郝俊巧 一说到枣,我们的味觉立马就把我们带入到那一个个充满幸福的场景中,那些曾经的美好画面在我们的眼前反复出现,让我们的身心一次次被其中的幸福所包裹.怪不得连我们忧国忧民的爱 ... 郝俊巧:景观大道道观景 景观大道道观景 河北平山 郝俊巧 早就从人们口中听说过平山有了自己的景观大道,还传神的说,在这条大道上既可以领略草原的蓝天白云,又可以享受桂林的湖清水澈,听着就让人心驰神往.今天终于得偿所愿,从敬业中 ... 郝俊巧:难忘儿时的地炉子 难忘儿时的地炉子 河北平山 郝俊巧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雨毫不吝啬地带走了秋的凉爽,玻璃上的雾气告诉我们大气里已经带来了寒意,微信上交暖气费的公告不得不让人意识到:冬天即将来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