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及去腐逐瘀作用浅忆
作者/洪广祥
方书记载本品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但多数医家仅将白及作为“收敛止血”药应用,而对其治“痈肿恶疮败疽”、“发背瘰疬”和“去腐逐瘀”等“消肿生肌”的功效却忽略。
临床经验证明,白及的“消肿生肌”,是在“去腐逐瘀”作用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白及不仅有“收敛”作用,而且还具“逐瘀”作用,瘀去才能生新。这就不难理解白及在外科疾患中为什么有着较广泛的应用范围。
我认为,白及的止血功效,不仅能“收敛”止血,而且可以“逐瘀”止血,具有收敛与散瘀的双重作用。因此,我在临床上常将其作为止血的基础用药,它既无收敛留瘀之弊,又无逐瘀动血之忧,是一味既安全又有效的双向止血药。用于收敛止血常配合仙鹤草、地榆炭、棕榈炭、血余炭等;散瘀止血常配合三七、茜草、蒲黄、花蕊石等。
临床经验提示,在出血量不大的情况下,仅用白及一味就能收到显著的止血效果。方书强调本品“能入肺止血”,说明其对肺系疾患所致的咳血(咯血)有独特功效,故临床常用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癌等所致的咳血或咯血。
由于白及具有“收敛”和“逐瘀”止血的双向作用,因此临床上也常用于上消化道出血及某些血液病所致的出血症状。
本品除能“入肺止血”外,还可使“肺损者,能复生之”,具有良好的“消肿生肌”作用。因此我在临床上常作为治疗肺脓疡、支气管扩张症和肺结核病的基础用药。支气管扩张症为难治疾病之一,属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其基本病理为痰瘀阻肺,郁而化热,热壅血瘀,蓄结痈脓,故本症发作时除咳嗽外,常伴咯吐大量脓痰及血。
白及对支气管扩张症,可收到“去腐逐瘀”、“生肌”、“止血”的效果。我常在整体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配合白及、败酱草、蒲公英、野荞麦根以泄热逐瘀,可达减少脓痰,控制出血的目的。
白及在体外试验中,证实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说明古人用本品治“发背瘰疬”、“败疽死肌”等类似淋巴结核、骨结核等经验的正确性。我在临床上常用白及与十大功劳、百部、猫爪草、夏枯草、黄精等组成基础方治疗肺结核病的各个阶段,可有助于提高西药的抗痨效果。
特别是对某些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和对抗痨西药产生耐药的病例,有着不可忽视的疗效。这部分病例的特点是病程长,病灶多纤维收缩、干酪坏死,周围淋巴血管瘀塞不畅,因而结核病灶不易修复,符合“败疽死肌”的证候特点。
我常在辨证施治与抗痨用药的基础上,重用白及50g以“去腐逐瘀”“消肿生肌”。
白及的美容和润肌肤作用值得重视。《本草从新》“……除面上䵟(面黑气),涂手足皲裂,令人肌滑。”说明古代已积累了这方面的经验。
关于白及的用法和用量,方书仅提出3~10g研末服,或适量外用。我一般均用煎剂,用量以30g为宜,最大量为50g。煎剂量小疗效不佳。由于白及的主要成分含白及胶(为粘液质)和挥发油,故入煎剂药液极易浓缩成膏,影响药液滤出和服用。我的经验是药煎成后,快速将药液倒出,并趁温服用,可避免白及粘胶成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