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招聘退休教师和新教师哪个划算?
虹野:招聘退休教师和新教师哪个划算?
文/虹野
近日,厦门市教育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布《厦门市银发教学计划实施意见》,面向全国公开招聘退休教师,即“银发教师”,经正式聘用的,可享受8000元至1.2万元不等的补贴。厦门在福建率先制定《意见》,鼓励优秀退休教师继续投身教育事业,对缓解师资总量不足矛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积极意义。(11月29日,中国教育报)
看到这则消息我就有些奇怪,如果教育局是为了缓解师资总量不足的现象,为何不多招聘一些新教师呢?只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教师队伍,师资总量才得以实质上的增长啊。如果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何不招聘年轻老师?招聘年轻老师才可以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何乐而不为呢?
为何当地教育局高薪聘请只能工作三五年的退休教师,而不愿意招聘工资更低、更能优化教师队伍的年轻教师呢?
或许只有一种原因来解释这个现象了,那就是所谓的“银发教学计划”就是一种“临时用工”,一方面可以突破编制的局限性,又可以避免职称和岗位的影响,还可以随时“辞退”……在实际操作上显然要比招聘新教师简单,绕过了编制、职称等诸多制度限制,也不用担心教师、校长轮岗中出现的诸多现实问题。
“临时工”在教师队伍一直存在,也为教育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昔日的代课教师,到兼职教师,还有限制的“银发教师”,其“临时”突破了教育中师资编制、职称岗位、工资待遇甚至是户口等的限制,使得教师资源相对均衡。当然过去的代课教师过低的待遇也影响了其专业发展,而“银发教师”则不然,不仅仅收入颇高专业水平也不差。看起来“银发教师计划”要比招聘新教师更便利也更划算。
当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尽管“银发老师”确实能够起到“游击队”的作用缓解了教师的不均衡的问题,但是绝大部分的老师却难以“流动”,新教师新血液得不到补充是一个大问题,如果不去真正面对影响教师流动和补充的诸如编制、岗位、职称、薪酬等问题,新教师一直难以补充进去的时候,我们难道“鼓励”头发更白的教师来继续教书吗?
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