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输液,三思而后行
给娃儿输液,三思而后行
桐柏·儿医·吕丙涛
今天门诊遇到一位宝妈,因为孩子喂药困难来诊室问我娃儿喂药光吐,能否输液?我严厉的批评了她,不是所有疾病都需要输液,有很多常见疾病无需输液,还有很多疾病即使输液也未必能够加快病愈的速度………
在我的印象中,得是很严重的病症才会输液,如果家里有人输液,那是一种非常揪心的感觉……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我妈病了,乡里的医生来家里给她输液,我妈躺在床上,我们姐弟三个围在床边哭,我父亲站在一边一脸凝重。当时我被一种即将失去亲人的恐惧笼罩着,害怕!
如今居然有家长因为喂药困难而想给孩子输液,这着实不可思议!我能理解他们的心情,但绝不认同!虽然现在我们对输液司空见惯,但我想肯定没有哪个孩子有我当年那种怕得要命的感觉!由于多重原因,我们可能习惯性的选择输液,我们只是选择性的看到了输液的好处,却不了解或者选择性的回避了输液的弊端和风险!今天这个宝妈的举动,让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再跟大家聊一聊输液这个话题。
跟“吃药”“打针”“雾化”等治疗一样,“输液”也是众多治疗手段之一。药物通过针头突破皮肤这层固有保护屏障直接进入血管,更加迅速,药物利用率也更高,你可以理解为起效更快,但是风险也更大,最常见的就是输液反应!如:过敏反应、类过敏反应、局部刺激、热源反应、水电解质紊乱、容量负荷、交叉过敏、耐药性、药物耐受性等等。
并且,输液不良反应可以发生在输液过程中的任何时间,有些迟发反应是可以在输液结束后(拔完针)一段时间发生。
如果输液的时候药品的种类越多疗程越长,内毒素和微粒都会成倍增加,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也会随之成倍增加。因此不合理的过度的依赖输液就好比是“大炮打蚊子”,不但浪费资源,更增大风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所以看起来简单的一个输液过程亲历者会承担如此多的潜在风险,任何一个状况都会给孩子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所以我们不能只看到我们想看到的,而选择性的忽略那些潜在且客观存在的风险!
我认可输液,也不排斥合理的输液——因为必要的情况下,输液是一种快速高效的救命手段!比如秋季腹泻出现中度或重度脱水而孩子有无法通过口服补充;再比如休克血压快速往下掉,我们也需要抓紧时间建立静脉输液通道补充血容量;或者是严重的感染比如大叶性肺炎我们也需要通过输液让药物更快更有效的发挥治疗效果等等急危重症!
除非必要,我不会迎合家长的输液要求——因为对于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通常是不需要选择“输液”这种高风险的治疗手段的,况且很多病毒感染性疾病也没有特效药物,输液无法改变疾病的进程,唯一的作用就是安慰你那脆弱的心灵。
也有家长说“俺娃儿发烧一输液就不烧了,你咋说?”我咋说,我只想说如果病情需要那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不需要而选择了输液结果未必如你所愿。只要你掌握了“发热”症状伴随的危险信号(公众号里都有科普),你其实也有更好的理性的处理手段,而不是选择输液这个性价比不高且风险又很大的治疗方式。
多年以来我一直呼吁“父母多学习孩子少受罪”。只有家长学习了,对一些常见病有所了解了才能更好的参与到孩子的医疗决策中来,而不是大呼小手足无措。只有家长的积极理性的参与,才能给孩子以无限接近他们自身利益的合适的医疗!
简而言之,我并不期望大家都成为医生,至少在你孩子需要的时候你能给予他们基于他们自身利益的合适的医疗,而不是只会发出“俺娃儿这个病不输液中不?我怕他烧成肺炎脑膜炎了那可咋整?”这样的担忧。有时这样的选择可能就是自己感觉安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