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如其人是千古铁律,可为何在蔡京面前失效,只因为他天资太高

宋朝文人辈出,比如四朝宰相——蔡京。在影视剧中,蔡京被描绘成了奸臣,当然这并不违背史实,但却没有提到他还是个大才子,尤其在书法方面造诣颇深。若蔡京不是因为名声不好,绝对配得上书法“宋书第一”的头衔,而且字如其人的千古铁律都要在他面前“失灵”。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您也想重新认识蔡京,下面小编就来给您从头揭秘吧。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揭秘之前,小编先给您说说什么是“字如其人”。在我们很小的时候老师就说过:“字是人的第二张脸”,还让我们一定要好好写字,也许当时很多人都不明白,但长大之后就逐渐知道了其中的奥秘。其实,写字是一个人个性的输出和表达,因此经验丰富的老先生看一个人写字,就能琢磨出他的性格脾气和为人,而且八九不离十。这并非信口雌黄,而是千百年来老祖宗总结的经验。

有的人写字龙飞凤舞,杂乱无章,则说明他的性格急躁,在生活中也不太讲究。有的人写字紧凑且从不写潦草的字,则可以看出这个人十分谨慎,他担心自己写的字别人认不出来,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还有的人写字字体大,说明他自信心很强且做事积极,如果字体小则刚好相反,说明他缺乏自信,往往心胸狭窄。还有人写字笔墨很重,说明它喜欢“贪墨”,因此做官的话也会“贪”。

纵观历朝历代的书法家作品,您就会发现“字如其人”的说法绝非空穴来风。另外,对书法专家们来说,只要他掌握了某个人的性格,只要扫一眼就知道哪个书法作品是他写的,然而在这其中也有一个百年不遇的特例,也就是北宋奸臣蔡京。流传至今的蔡京真迹不多,如《草堂诗题记》,《节夫帖》和《宫使帖》等,从中可以发现蔡京的书法极富美学情趣,且姿媚豪健,逸而不外规矩。

对于蔡京书法的评价看起来十分“玄学”,通俗来说就是他善于模仿,并且比模仿对象写得还要好,正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同时他又集百家之长自成一派。通过研究蔡京的平生,专家们总结出来他练习书法的三个层次:首先是始受笔法,也就是基础阶段练习运笔的手法;然后是学弃厌从,即临摹历来优秀书法家的作品,尝试不同的风格,学会了就在再换一个继续练习;最后是又厌深法,即反复临摹多人的书法作品,并在此过程中展现出自己的特点。总结三个层次,就是不断的换老师,不断的临摹和思考,而不是跟定一个老师就一辈子练习他的字。正所谓“圣人无常师”,其实先打开眼界和思维方法,这一点比闷头苦练更加重要。

最终蔡京的书法冠绝一时,但是他的为人却招人唾弃,不过实事求是地说,蔡京的确是奸臣,但是也不能否认他的才华。蔡京历任北宋四朝宰相,一生四起四落,这样的人生经历在中国历史上没有第二个。史料记载,蔡京于北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进士及第,步入仕途后一路高升官至太师,即《水浒传》中的蔡太师。虽然蔡京位极人臣贪婪自用,但是也做过一些有利的事情。

蔡京大力推行社会救济制度,主持修建了大量的安济坊(类似于医院)和居养院(类似于养老院);他还关心教育,在全国设立的很多学校,如县学、州学和太学三级学制。另外,他还创立了算术和书法专业学校,极大推动了北宋教育事业的发展。不过这些有利的事情也不能为蔡京“正名”,因为这毕竟是他的分内之事,在其位谋其政而已。不管怎么说,蔡京是个极其复杂的人,不然他的书法也不会变化多端,时而锋芒毕露,时而内敛含蓄,又时而大气磅礴,因此专家们拿不准蔡京写书法会有什么惊人之举。

因为蔡京名声不好,所以原本他位列“苏黄米蔡”,但后来却被换成了“蔡襄”(蔡京的大哥),甚至还有人干脆将“蔡”给踢出了行列,变成“苏黄米”,即苏轼,黄庭坚和米芾。也许英雄和天才都注定是另类,蔡京是书法上的天才,但却不是一个好人,所以在讲究人格魅力的北宋文人圈子里,自然也就没有蔡京的一席之地。

如今一千多年过去了,才华和道德的矛盾依然存在,我们能很清晰地发现在当今社会,人们所注重的依然的道德品质,其次才是个人的才干。对我们来说,也更要注意个人的综合素质,做个德才兼备的时代青年。

参考资料:

《蔡京年谱》作者:曾莉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