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经纬 | 一人一印 一刀一心——柳晓康篆刻与朱元思书

一人一印  一刀一心

——柳晓康篆刻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欣赏西泠印社名家柳晓康创作的这组南北朝文学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篆刻作品,亦如一篇绝佳的富春江山水长卷,更体现了篆刻创作可贵的突破与创新——柳晓康抓住此山此水特征,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篆刻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山水图,让人充分领略到了富春江两岸的山川之美。
在柳晓康看来,当今篆刻在创作上有着多元化的发展。篆刻要符合时代的文化特征。观念、文化背景、际遇的不同都会促使内容、风格的不同。就像吃菜、穿衣各人不同。当代人崇尚个性的发挥,从而也导致了对审美对象及其作者定型后的一系列艺术作品的接受和认同。
柳晓康治印崇尚牧甫风格。
你看,黄牧甫的印主要在审美和创作上以“雅正”为旨趣,在文字的间架安排上,对横竖线条别出心裁地作了斜侧、短长、紧疏、粗细变化的精微搭配,制造出一种平而不平、乱而不乱、参差错落,令人揣摩的迷惘气氛。在刀法上以薄刀冲入而得汉印之精髓,在稳健平实中给人以端庄之感。
你看,章法也极讲究疏密、穿插、错落有致、拙中见巧,使作品显得匠心独运,极其印味。我注重篆法、刀法、章法;强调英迈爽利,洒脱自然的美感,以光洁挺劲的风姿展示毫无板滞之病。
一人一印,一刀一心。
创作中,柳晓康在寻找一种与文字接近的篆刻语言,在章法处理上,挪让、穿插、延伸、屈折、并置、呼应的应用,线条粗细对比,刀法的运用,用刀的轻重、节奏、包括刀的角度切入、运动痕迹等。以刀法服务笔法。用刀爽利,在刀法上生发激情,使线条表现出秀劲,笔划粗细、虚实,增添了印文在整体上的节奏变化。
“篆刻走向哪里?书法应该是主要的,首先要有自己独特的书法艺术语言,才能找到自己的篆刻语言。古今篆刻大家,吴让之、吴昌硕、黄牧甫,都是从书法中找到自己。”柳晓康坦言,前人留下的宝藏,怎样去挖掘和整理,使它焕发出新时代的风貌,是一门值得后人详思的课题。
简古者,至味也。
柳晓康是个有品的人,亦如他的书法篆刻。闲瑕,静思,焚香、喝茶。这大概就是柳晓康的日常和日课了。
“天气冷,阳光却极暖,从工作室回到家中,夫人正悠闲泡茶,听红楼梦,我便坐下,看日暖窗棂,品一日安闲。”这大约便是柳晓康喜欢的人生意境。
意境就出自这篇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净尽,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流荡漾,任凭船儿东西漂泊。从富阳县到桐庐县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清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无障碍。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高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
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冷冷的清响;好鸟儿相向和鸣,唱出和谐而动听的声音。树上的蝉儿一声接一声不断地叫,山中的猿猴也一声一声不住地啼。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这些文骨卓越的诗作对柳晓康影响深远,对生命之味的体察触至骨髓,沉浸其间不可自拔。
柳晓康,师承郑德涵先生。曾得到钱君匋、程十发、朱关田、余正、张耕源诸先生指点。
“我21岁拜师郑德涵先生门下,先生是个很低调的文人,亦是一位唐诗深爱者。”有一年的深秋,柳晓康坐了近3小时的车,去老师家求教书法篆刻技法。先生一身浅灰色羊毛衣,黑裤,干净的布鞋。见他便拿出一张纸:“晓康,来看我题的这句话,你感觉如何?”
柳晓康一看:“余癖泉逾五十年”。泉者,钱也!一下子便明白了先生的深意。先生接着说:“晓康,你这么爱读诗,多么潇洒和豪迈,但背后皆为坚持和独守之道。”
现在想来,先生之执念竟成了柳晓康人生的方向,这便是他数十年如一日喜欢金石至今的乐趣所在。而诗世界里的博大意蕴,或豪情,或感怀,品一品,微醺中。
总在梦中穿越千古。伴随那些诗人名家们游历山川,感物抒怀,又似闲云野鹤,放浪于一草一木,云深之处,怎一个兀自逍遥,醒来不知是幻抑或现实。
年逾天命,离天近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此为达观也。柳晓康笑言,斗胆以金石为刀,对至情至性的创作做一次个性化刻读——谨以此次呈现的作品状态和人生情境,与同道分享。

——刘慧

作品欣赏

篆刻篇

书法篇

艺术家简介

柳晓康   字西岑,一九六五年出生于浙江省永康市,自幼生长于成都和安吉,現居住杭州。别署食古居、归牧簃、梅溪精舍、西溪精舍,师承郑德涵先生。曾得到钱君匋、程十发、朱关田、余正、张耕源诸先生指点。
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篆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电力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甲骨文学会副会长,浙江民进开明画院副院长,昌硕印社社长,中国美术学院古文字书法创作研究中心研究员,西泠印社美术馆顾问。
担任古典细朱文篆刻作品展,全国当代青年篆刻家作品展,第二、三、四、五、六届浙江青年书法选拔赛,孙诒让杯--全国甲骨文书法大赛,第二届全国篆书大赛,第五届吴昌硕奖浙江省篆刻大赛、锦溪杯全国甲骨文书法篆刻大赛、第五、六届浙江省女书法家作品大赛、西泠印社弄潮杯全国篆刻大赛、西泠印社吴昌硕国际艺术奖等评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