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97期):纸上得来终归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除非时间紧之外,我喜欢坐火车,而不坐飞机。有一次坐二十几个小时火车,遇一人讲天文,地理,中医。天文地理只记住菲律宾和台湾重要,其余都忘光了。而人体的三焦经和心包经相当于菲律宾和台湾,值得花心血研究,临床价值大。他的话虽然讲的笼统不具体,但是已经指明了方向与突破口。

举一例:三焦是元气别使,假如三焦郁了,后果严重,由此可见一斑。再举一例,本群一位老师用毛茛外敷内关穴附近退黄。你是不是意识到心包经厉害?!还有“气纳三焦,血归包络”。这是子午流注针法里的。因此,不要当普通经络,要高度重视三焦经和心包经!

“纸上得来终归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遇一诊脉高手,教我诊脉看血压高低,只是淡淡地说一句“心在上,肝在下”,这已经是画龙点晴之语了。于是自己“躬行”而“绝知此事”了。毛茛外敷内关穴发泡退黄很有中医道理。心包是厥阴经,与肝经同名,彼此相通。远端治疗法。现代医学己明确发黄是肝胆问题,胆红素入血所致。

伤寒论里涉及发黄的条文一共有几条?18条!是否专项系统研习过?系统研习后,脑洞大开,不会见发黄就用茵陈蒿汤了。昨天聊的温病发黄就不用茵陈蒿汤,而用白虎汤加生地,麦冬等。至于毛茛外敷发不发泡问题,不用讨论。虽然此药我没用过,但是其它药治其它病用过。对证了必发泡,不对证不发泡。中药外敷过敏之说,值得商量一下。

太阳病是表阳证,这不得辛凉解表吗?怎么用温剂麻黄汤呢!这是因为伤寒根本问题是伤阳,“解表不远热”,用温剂麻黄汤是针对根本问题,正对路。那么辛凉解表不对吗?也对呀,当纯属寒化热时用辛凉解表。

辨证,是有层次的,根本问题是深层次辨证,深层次之证,早己确定,掌握了即可,不需要临时辨证。指南针所指的是基本方向,不是具体路线,具体路线必须符合基本方向,才能到达目的地!伤寒根本问题即是指南针。走具体路时,你可以有时偏东,有时偏西,就是不能背南而行,始终以指南针所指方向为指导。

用辛凉解表,是暂时权宜之计,暂时“偏东”离开一点指南针所指方向。用《矛盾论》话说,是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关系。解决主要矛盾,与基本矛盾冲突,这事解决不了。

就整个人体而言,根本问题是什么?肾是先天之本与生俱来,只能维护减少损伤,再无办法。脾胃是后天之本,尤显重要。脾胃论立足于整个人体根本问题治病,当然厉害!研究研究伤寒论之中的大枣,它到底是干什么的?常人吃几个没什么感觉,而病人吃了作用非凡!!!

常人扎针,没什么感觉,而病人扎一针,针感显著。道理一样哦。

发黄病,在少阳篇中,一条也没有。对于“伤寒身黄发热者,桅子柏皮汤主之”,《医宗金鉴》这样解释“今外无可汗之表证,内无可下之里证,故惟宜以桅子柏皮汤清之”。这样的地方是什么地方?很象半表半里,是吧。又觉得是阳明之处。栀子柏皮汤证与白虎汤证病位相似,热都有,只是白虎汤无湿,栀子柏皮汤无伤津。反正,既不能下,又不能汗,就用桅子柏皮汤,管他是什么地方呢。

三焦辨证,是在下焦,这好懂的。把伤寒论中涉及“发黄”病的18个条文研习熟,再把方剂研究一遍,最后研习药,都干完了,估计成治“发黄”病专家了。不成专家,至少是高人一筹,治起病来轻松。

问:春宏老师,中医有办法治疗静脉曲张吗?

答:有,一般用温经汤。也有推拿外治的,也能治好。推拿曲张下游。某药厂董事长,他左侧小腿肚子内侧,靠近腘窝处静脉曲张。让我开方,我说:开一回方治不好,没时间总来给你开方。你零碎时间多,自己推拿。他真照办了,弄好了。

记录利城老师每日一案丨第345期

(0)

相关推荐

  • 辛温解表

    一  麻黄汤<伤寒论> 二  桂枝汤<伤寒论> 三  九味羌活汤 张元素, 录自<此事难知> 四  小青龙汤<伤寒论> 五  止嗽散<医学心悟&g ...

  • 中医治法

    中医开处方,是可以不给病人的,这是因为病人无知,会以为一个药方能一直用下去,如此则必然出现问题. 中医是有治法的,这次开的处方,与下次开的处方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以为一个药方通治疾病的想法是不正确的. ...

  • 读书札记:麻黄主要功能不是发汗是解表

    麻黄 古道瘦马体悟: 麻黄的功效大家都知道,解表发汗,平喘利尿,尤其是发汗的作用更是耳熟能详. 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名人专家都这样说.临床真的是这样吗? 我觉得这个说法和认识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对的 ...

  • 三焦经脉解伤寒79

    伤寒论第79条: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栀子厚朴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 厚朴四两(炙,去皮) 枳实四枚(水浸,炙令黄)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 ...

  •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109期):浮脉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如循榆荚,如水漂木,如捻葱叶. 『体状诗』 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 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相类诗』 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 ...

  •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109期):血瘀证(二)

    五,血瘀证舌诊 1,红星:是蕈[xùn]状乳头进一步增大.肿胀.充血所形成.散布于舌前舌中部位,状如草莓,故常称其为草莓舌.主热盛. 2,瘀点:是舌血管周围或粘膜下组织中的瘀血渗出.小者为点,大者为斑 ...

  •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108期):血瘀证(一)

    一,血瘀证的病因. 主要归为情志内伤.饮食不节.久病虚损三大方面,这些不同因素作用于人体,导致血行郁滞,最终发为血瘀. 二,血瘀证的病机. 1,气滞致瘀:由于血液在血脉中循环流动主要依靠气的推动,气行 ...

  •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107期):辛凉解表药

    [解表药] 二,辛凉解表药(即发散风热药). 1,根据治疗原则"热则寒之",人外感风热必须用药性是辛凉的解表药发散风热.辛凉解表药有下列几味:薄荷,菊花,牛蒡子,蝉蜕,浮萍,桑叶, ...

  •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106期):辛温解表药

    [解表药] 一,辛温解表药(即发散风寒药). 1,根据治疗原则"寒则热之",人外感风寒必须用药性是辛温的解表药发散风寒.辛温解表药有下列几味:麻黄,桂枝,细辛,紫苏,荆芥,防风,白 ...

  •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105期):王牌舌诊 舌之胖瘦

    前言 在中医路上,除了我恩师张义诚先生之外,最大的幸运就是遇到佳明老师!相识恨晚,这四个字早已知晓,但是没有切身感受,遇到佳明老师后,才知道什么叫相识恨晚.有幸结识佳明老师,应感谢网络,网络将工作和生 ...

  •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104期):肖老师谈医经与经方

    肖老师谈医经与经方 医经派有"经病","腑病".仲景师没说过有"经病","腑病","脏病".全都是后 ...

  •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103期):痿软舌和僵硬舌

    痿软舌 痿软舌,在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中很常见.如果对痿软舌了如指掌,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增强老年人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1,首先要弄清楚到底什么样的舌是痿软舌?就是舌柔软,不僵硬,伸缩无力,你让他把舌 ...

  •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102期):“走方医”专著《串雅》​

    "走方医"专著<串雅> 你不是想治病见效快嘛,当你将经方学到一定程度后,我推荐你看"走方医"专著<串雅>,走方医就是古代行走四方看病的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