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医经方故事连载(226)小青龙汤治外感咳喘
2018.09.03作者 林佳明
早晨,起来,读书,运动可以减少点了,把每天的楼梯当做自己的一项运动,每天能够走四个来回。
今天在新院上班第二天,就这样告别了二马路时代,在这里,需要重新开始,重新起航。
愿意去帮助每个认识的人,能够减轻病患,建立自己良好的生活方式。
回复:@赣州刘医师
刘老师,我很少网上处方,因为毕竟也没见过病人,您的这个病人是我的话,可能会用桂二加龙牡加潜阳丹加石膏,茯苓
因为我需要的资料也不够,考虑的也不周全。
别的老师可能更有经验,您听他们的意见看看。
根据我的经验,此类患者很多合并少阴病,你注意问问看。
另外这类患者,有时难好,合并焦虑很多,焦虑可以表现为全身性躯体化症状。
需要一段时间
我给患者的建议是读《内经》第一篇,道德经。
另外,手淫要断不容易
一定要叫患者改变生活方式,运动!
治病,特别是没有器质性疾病。
作为医者,一定要陪伴着他去改变生活方式,引领他的改变!
这样,这个病才会得以好全。
并为他以后的良好生活质量打下基础。
少阳,太阴,少阴,阳明合病机会比较多,详细辩证,仔细体会。
……
燕子说:让读书学习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永不分开。
孤独的时候,读书让人不再寂寞;
空虚的时候,读书让人不再烦躁;
难过的时候,读书消解人的负面情绪;
悲观的时候,读书让人重新振作起来。
读书吧,让我们变得更好……
记录|我的中医经方人生(617)
2018.09.04作者 林佳明
今天五点半就醒了,起来天还完全亮完,读完四本书,七点钟。
早上查房,失眠胸痛的患者,伴纳差,液尿频,舌暗苔白,脉沉细,考虑少阳太阴合病夹瘀,用方小柴胡汤五苓散桂枝茯苓丸。
气切后,缺血缺氧性脑病,心肺复苏后,真菌感染,脉沉细,我考虑用参苓白术散。
查完后,门诊等了几个患者,从远方外地过来的,看完已经一点半。
下午去老年大学上课,今年分了中级班出来,第一讲开始了,进入了深层次的学习了。
张锡纯作为近代极具影响的中医临床家,对于仲景经方是极为推崇的,曾云“夫以愚之管窥蠡测,较之仲师何异萤火之比皓白”,但其传世医案中很少能看到经方“原型”出现。张氏善创新方,然所创方皆有所本,所本即经方的脉络或骨架,“看似超出经方象外,实则入于经方圜中”。没有对于仲景学说的深入研究,对于经方制方之理的深入把握,对于疾病症状机理的深度挖掘,绝难做到如此“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张锡纯参透了仲景小青龙汤的用方机理,另辟蹊径,创制了从龙汤。“外感喘证服小青龙汤愈而仍反复者,正气之不敛也。遂预拟一方,用龙骨、牡蛎各一两以敛正气,苏子、清半夏各五钱以降气利痰,名之曰从龙汤,谓可用于小青龙汤之后。平均小青龙汤之药性,当以热论。而外感痰喘之证又有热者十之八九,是以愚用小青龙汤三十余年,未尝一次不加生石膏。
即所遇之证分毫不觉热,亦必加生石膏五六钱,使药性之凉热归于平均。若遇证之觉热,或脉象有热者,则必加生石膏两许或一两强。若因其脉虚用人参于汤中者,即其脉分毫无热,亦必加生石膏两许以辅之,始能受人参温补之力。至其证之或兼烦躁,或表里壮热者,又宜加生石膏至两半或至二两,方能奏效。盖如此多用石膏,不惟治外感之热且以解方中药性之热也。”
张氏从龙汤的创制和小青龙汤的使用,无一不在病机上推敲,如此才可临证时契合病机,并对病变的下一步变化做到“胸中有数”,与“见招拆招”式的“对症状体征用药”不可同日而语。
察机用药,方、证必“求于本”
经方治疗有病原疗法、对症疗法、证候疗法、协助自然疗能之法四种(《祝味菊医学五书评按》),都有其临床价值。但其核心、或者说终极目标应该在于“察机用药”。
只有这样才可能如张锡纯般因证、因时用活经方,才可能做到临证不惑,才可能借助经方的框架,构筑中医识病治病的广厦。机械地按仲景书中举出的有限例子来“方症对应”,只适用于经方入门阶段。
方与证的核心机理都属于“道”的层次,古语云“道无术不行,术无道不远”。“方症对应”是术,以之入门则可以让很多中医初学者很快见到中医的实效,从而坚定学中医的信心。而将之过分夸大,则不利于仲景之“道”的传承。
每一个放纵自己的人,都是输给了自己。其实只要你咬牙挺住一段时间就会发现,自律可以成为一种习惯。
能够做到自律的人常常有坚定的意志力和果断的品质,这些也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你有多自律,就有多成功。
只有自自律自知自明才能决定一生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