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爆火视频惹争议:他还是个孩子,请放过他吧!

大家在抖音上看到过这条视频吗?

视频来源于抖音
这条视频,不仅当天上了抖音的热榜,还成为了微博和知乎的热点话题。
据媒体报道,这位妈妈不仅带着5岁儿子去体验考研氛围,连高考也没有放过!这位妈妈表示“提前让孩子体验高考、考研的氛围,对他今后的学习成长是有一定帮助的,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毕竟孩子还有 16 年左右就该考研了,大概有 5840 天了……”
视频曝光后,网友们炸了——
有这点时间让孩子干点他喜欢干的事,看喜欢看的书,不比在风中干站一个小时学到的东西多;
5岁能感受到什么氛围?他只会觉得人多好玩;
有这样的家长,孩子可能会提前逆反;
他还是个孩子,放过他吧;
……
这些年,家长们为了让孩子能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有个好工作好未来……可以说费劲了脑筋。但为什么我们还是会看到“孩子写作写到半夜”、“写作业磨蹭”、“孩子不愿意学习”、“孩子不愿意去上学”、“孩子留纸条跳楼”等一系列的新闻呢?
因为,家长努力的方向错了!
努力错了方向,就是一场灾难!
从家长的角度看待孩子的学习,
会造成极大的伤害!
我为什么说家长们努力的方向错了呢?
在《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书中,提到了有很多实例证明:如果家长把孩子的学习仅仅局限在反复地练习认字、写字、做算术题上,将给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造成极大的伤害。
那对于家长来说,该努力的方向是什么呢?
“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
才是孩子学习的关键!
至于该怎么努力,其实教育部引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这本书中已明确给出了答案:孩子的学习方式不是通过书本、记忆大量抽象的符号来学习,而是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去模仿、感知、探究,“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地建构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正如日本幼教专家本吉圆子所说的那样:“孩子仅仅聆听语言的说明是不能学到东西的。孩子需要通过自身整个身体与外界实物的接触才能得到教育,通过手及身体的接触使身心和头脑运作起来。”
简单地说,就是要通过“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这 3 个方式,让孩子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道理都懂,但具体该怎么做呢?
举个例子,有家长带孩子读字卡,会发现孩子看着卡念得很好,一转头就忘了。但如果我们引导孩子在不同的故事中、生活中发现相同的字,让孩子多看,多听,多理解,多用,这个字他就明白认识了,认识字以后,再从读音学到拼音,孩子也会接收更快。
这就用到了我刚刚提到的“生活中学”的方法。教育方法不同,孩子呈现的结果自然就会不同!
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曾提出“掌握学习”理论:任何人都能学习,如果能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的话,几乎所有人都能学好。
而这也正是小步一直推进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可持续学习力让孩子具备能学、会学、好学的底层学习能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