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坏死性鼻息肉影像诊断与鉴别
出血坏死性鼻息肉/血管瘤性鼻息肉(angiomatous polyp)/血管扩张性鼻息肉 以出血坏死为特征的特殊类型的鼻息肉 少见,仅占鼻息肉的4%-5% 性别: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青壮年多见 部位:单侧多见,好发于上颌窦(87.1%),少数原发于鼻腔(12.9%) 临床症状:单侧鼻塞
水肿性鼻息肉 内翻性乳头状瘤 真菌球 血管瘤 鼻窦上皮性恶性肿瘤:鳞癌,腺样囊腺癌等
多双侧发病 筛窦、上颌窦窦口多见,向鼻后孔生长 边缘光滑,有蒂 水样均匀密度或信号 增强呈环形轻度线条状强化
好发于40-50岁 男性多见 好发于鼻腔外侧壁 T1稍低信号,T2不均匀高信号,明显不均匀强化 卷曲脑回状或栅栏状
上颌窦窦多见 病变中央伴局灶圆形或不规则团块状高密度影 长T1短T2信号,增强无强化 部分伴有窦壁骨质硬化、增厚,一般无窦腔膨胀,骨质破坏少见
好发于20-40岁,女性多见 好发于鼻中隔,其次外侧壁和鼻前庭 分叶状软组织肿块 密度或信号均匀,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明显高信号,内见流空血管影,增强明显强化。 增强T1WI周围见无强化低信号环-表面溃疡区
老年人多见,病程短,进展迅速。 CT呈软组织肿块密度,密度不均匀 T1WI等信号,T2WI不均匀稍高信号,增强后中度-明显不均匀强化 肿块向周围侵犯,直接侵犯眼眶、翼腭窝、颞下窝等结构 窦壁骨质弥漫性、溶骨样及虫蚀样破坏为其诊断的重要征象 颈部淋巴结转移
青壮年多见 上颌窦口-鼻腔多见 密度或信号不均匀软组织肿块 在T2WI上内部的不均匀高信号为低信号围绕和内部低信号分隔,以及增强后呈结节状、斑片状的强化特征-特征性表现 上颌窦和鼻腔呈膨胀性改变,骨质呈受压吸收改变,局部骨质不连续,以上颌窦内壁最易受累。 可合并水肿性鼻息肉
来源:ENT时空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