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你只是在“听话”,还是真的会“听话”?

职场做事,会听到各种声音。“听其言”,在纷繁复杂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至于如何“听其言”,你可以说它是一种技术,也可以说它是一种思路。

如果把它看成技术,你可以找到很多人,教你听话听音,锣鼓听声。甭管是不是野路子,有各种各样的技巧,教你琢磨出别人的音。张三说了啥,李四说了啥,是不是在内涵我,还是在内涵谁,是不是有什么弦外之音……能把你看得目瞪口呆,眼花缭乱。

实际上,这些所谓听音技术,随着人的经历和成长,会慢慢得到。听的多了,形成自己的习惯,从而产生直觉。如果一定要刻意地去做,也不是毫无用处。但这样挖空心思,实在是太过于用力。事事都这样刻意,提着一口气说话听声,实在太累。工作,上班,原本已经耗去了大半精力,还要去琢磨这些,烧死这么多脑细胞,有必要么?

如果把它看成是思路,就省事得多。什么叫思路,就是思维的路径,思考的模式。思路清楚,事情就简单了。养成了合适自己的思维模式,很多事情,看上去也就没那么纠结困难了。

“其言”和你的关系。首先说明,如果涉及到一些原则问题,谁都不可能袖手旁观。其他,则基本上适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个人,这件事,与你自身是否有关系。财务老大批评某个小会计,如果原因和你的业务没关系,转身离开差不多就可以了。不需要听太多声,也不需要传太多话。如果和你的业务有关,那么最好保持适当距离在场,看看后续发展。没关系的事情,很多信息可以直接让它过去,不用再费劲巴拉地抓过来,占据你本已拥挤的想事儿空间。

“其言”的范围。听其言的内容,不仅仅是这个人站你旁边,用嘴巴讲出来的话,还包括其他方式表达出来的说话。比如他在工作群里的发言,在其他平台上的发言。只要你能听到看到,就是“其言”的范围。

“其言”的主角。同样的话,不同的人,说出来,可能是截然不同的意思。听其言的时候,要了解这个发言的人。了解他的过往,其言其行之间的联系。了解他说话的习惯和方式。剥掉表面的修饰,你才能看到他真想表达的东西。交待一件事情给他们。碰到张三喜欢直来直往,有啥说啥。他说,不行啊,这几天工作量太大,饭都来不及吃。基本上就是不行。碰到李四喜欢拐弯抹角,一样的回答,他的意思可能是,可以商量。所以,你要了解说话的人。

“其言”的内容。内容是意思的载体。听到了话,就像做语文一样,找出里面的主要内容。确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主谓宾,找出关键词,结合对方说话的语气神态,意思基本上就出来了。讲话喜欢“高深莫测”的人也有,但是没必要把特例当普遍。讲究高效的时代,一般说什么,就是说什么。

最后,听其言的主要目的,还是在听其言之后:自己有所为。否则,就是白听了一场,白想了一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