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考场 | 《蒹葭》教学设计(敬请批评指正)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未来,如果你心中有爱慕的人,你会想要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又会经历怎样一番心路历程?我国古代有一本诗歌总集,里面就描写了不少的爱情诗。诗中的爱情,纯真而美好,可谓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中的爱情诗之一《蒹葭》,看一看2500多年前的诗歌,传达出了作者怎样的追求之声?
二、朗读,生字词释义

1.标题释义

我们通过注释,知道了“蒹葭”的读音以及意思,“蒹葭”指的是一种植物——芦苇。这个名字,听起来是不是有一种别样的味道?我们再读三遍,回味回味。

2.《诗经》简介

同学们之前有了解过《诗经》吗?来,大家知道点的都可以说说。

(生发言)

(1)《诗经》原本是可以用来唱的。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有305篇,收录有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500多年的诗歌。它的作者有很多,也就是说,可能是古时候各行各业、不同背景的人促成了《诗经》的诞生。

(2)都说“高手在民间”。来自于民间的东西,总是会流传向民间。在内容上,《诗经》分为《风》《雅》《颂》。《风》指的是《国风》,即各地的民歌,这章的内容主要是揭露了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人们的劳动生产生活以及爱情生活,有着鲜明的民歌特色;《雅》分为《大雅》和《小雅》,指的是正统的宫廷乐歌,主要是在宫廷宴会上使用的;《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指的是祭祀乐歌,主要是在宫廷宗庙祭祀上用的。

(3)在表现手法上,主要有赋、比、兴。“赋”指的是陈述铺叙、“比”指的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兴”指的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用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2.初读课文,扫清生字词障碍
(1)录音范读
(2)自读
(3)齐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导读告诉我们,《蒹葭》是一首爱情诗。思考:那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说了些什么?
(生回答)
喔,大家读出了一个“跋山涉水只为你”的动人故事啊!果然是少男少女敏感而细腻的心才可以迅速感受到的心绪!老师很羡慕这般的纯净和细腻!
四、精读课文,细品语言
1.思考:他的心上人在哪?文中哪里出示了线索?
(生回答)
好,我们先来看,全文一共三章。第一章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告诉我们,“伊人”在“水的另一边”;第二章中“所谓伊人,在水之湄”,告诉我们,“伊人”在“水与草相接的地方”;第三章中“所谓伊人,在水之涘”,告诉我们,“伊人”在“水边”。这些句子,只变动了一个字,但却让我们感到,伊人好像距离作者很近,又好像很远,若即若离,踪迹飘忽不定的感觉。这伊人,看来早已成了作者心中美的化身了。
不过,同学们,美也是要衬托的,对不对?我们看看,文章中,作者是怎么来渲染意境的美?
(生回答)
2.好,用现代话表达,这开篇的表现手法是环境描写。用古代人的话说,这就是“起兴”。意思是,我先不写我想写的对象伊人的美或与她相关的事情,我先写环境,激发读者的想象,再慢慢转到我真正想写的对象上去,这目的是什么?
(生回答)
3.很好,为整首诗奠定下了凄清、惆怅的气氛。我们看,时值深秋,露珠变成霜,暗示天气冷。但为什么你会读出“惆怅”的感觉?
4.哦,看来伊人真的很难追。那么,追求的路,到底困不困难呢?哪些字或者句子可以看出来?
(生回答)
“道阻且跻”——道路高而陡,又险又高啊!
“道阻且右”——道路又艰险又弯曲啊!
5.那么,环境的艰险,是不是让追求者打退堂鼓了?“我”有没有放弃?那么,哪些关键词里可以看出追求者的精神?
(生回答)
“溯回”“溯游”既暗示了道路的漫长。也点明了追求者的矢志不渝,不畏艰难险阻。
带着对课文的理解,谁来试着用青春独有的勇敢和真挚朗读这三章?

(生朗读,生生点评、师点评)

6.全诗读来,给你留下怎样的感受?请你就行文的结构和语言来谈谈。

(生回答)
重章叠句。结构基本相同,替换的只是其中一、两个字,这样写可以达到一唱三叹,反复吟咏,以达到充分抒情的作用。
五、总结
《蒹葭》是《诗经》中的爱情经典。描写了一位男子对心上人矢志不渝的追求。即便远隔重山万水,也想要走到姑娘身边,和她并肩相守——这真是爱情动人的模样。也有人说,《蒹葭》描写的“伊人”并不一定是爱情的化身。但无论如何,在《诗经》中,我们都能感受到流淌在字里行间的真挚而热烈的情感。同学们若有兴趣,可以在课余时间补充看看其他人对《蒹葭》的解读,扩充自己的视野。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背诵全文。

阅读《诗经》中感兴趣的爱情诗,想想启示。

七、板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