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框架-三个方法(主观与客观、觉和知、知道与不知道)

此文向何新老师致敬,是他的宏大思想体系拯救了我卑微的思考灵魂。

何新老师在《与友人谈哲学方法(工具)问题》一文中,提到“中国学术自古以来的主要思维方式,是大而化之的意象化的模糊思维。中国人离开乱七八糟的意象,似乎既不能思维也不能表达。所以中国人讲学、写文论很少首先定义概念,锁定概念,依据概念定义做出系统的抽象化演绎。”,我深表认同。

在本文中,我也再一次感受到中国文字对于思考清晰的约束力实在太彪悍。下面勉强成文,有不妥之处,看官多多原谅。

我们在现实中,经常会自己期望自己的判断与现实演变实际结果保持一致,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愿望很美好,事实确往往相反。本文尝试用三个认知框架来度量期望与实际结果为什么不一致。

上面我们其实已经谈到了两个概念:主观和客体。主体是指观察者本身,客体是指观察者观察对象。主观判断,是指观察者对观察对象观察得出的判断。客观规律是指客体演变的路径。因为主观判断会融入到客体演变的路径中,对二者而言是一个纠缠状态。另外客体演变是一个时间序列,我们的主观判断一直处于一个时间快照,它也会不断的变化。而这个变化因为和客体演变纠缠在一起,也影响了客体的演变。所以二者互为因果。

认知,是主观判断的别名。现实情况,是客体的别名。诸多别面,就不一一列举了。

在微观世界,量子力学有测不准定理。而我们面对的是宏观世界,相对而言是可以测得准的。及主观判断和客观规律可以是一致,从而我们将主观判断作为行动的依据,来指导我们的行动,从而达到我们主观期望的目标。

目标,主观判断,动作三者关系

正如上图所描述,我们对客体(这里是个集合:球杆、白球、红球、网袋)的主观判断形成后,胳膊推动球杆,球杆击中白球,白球撞击红球,红球运动,落袋或不落袋。我们通过千百次的练习,就是要让我们主观判断和肌肉运动达到一致,从而在台桌上,将目标球击落入袋中。

主体是我们的主观判断和肌肉;客体是桌台、球杆、白球、目标球。主观判断,在动作发生后,白球和目标球的运动轨迹,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能改变的是,在动作之前,调整我们的主观判断从而达到我们的期望目标球落袋。我们每一次击球的训练,就是将客观路径脑中浮现并不断调整主观判断,使得动作后的目标演变路径,和我们的主观期望一致。

这里我们会发现,主观判断包含了两个部分:主观期望和主观为达到期望的判断。客体,也不单单是目标球,而是一个客体集合,包含桌台、球杆、白球、目标球和网袋。

下面我们继续依次概念来谈自我觉察的概念。我们常说:先知先觉、后知后觉和不知不觉。这句话的出处(网上百度搜到),是孙中山先生根据当时的革命形势和需要,将人群分为三大类:先知先觉、后知后觉和不知不觉,主张革命应该以先知先觉唤醒后知后觉,从而带动不知不觉。

知,是指对中国需要革命,感受到这个迫切需求;觉,是找到方法并行动。而背后的语境,是革命的一个时间序列。

在革命开始的时间,群众(其实是革命者)感受到需要革命并付诸行动。称为先知先觉。

在革命结束后,群众(后加入的革命者)感受到需要革命并付诸行动。称为后知先觉。

在革命结束后,群众感受到需要革命并付诸行动,称为不知不觉,

觉悟,其实是感受到需要革命并付诸行动的人。

如下图,横轴是觉悟(感受到需要革命并付诸行动的人),纵轴是事情的时间轴。

事情状态和觉悟状态

如上图,小球(人)可以在这个象限中处于一个位置。

在右上限,是孙中山先生所说的先知先觉。

在右下限,是孙中山所说的后知后觉。

在左下限,是孙中山所说的不知不觉。

然而,这个逻辑上的模型和现实中的并不一致,我们更喜欢说:先知先觉、做中觉、后知后觉。我们不谈不觉,是因为我们认为都没有觉,是对牛谈琴,忽略。

谈到这里,我们会发现,上图其实一个错误的。借用第一个话题,主观判断、客体路径和时间。我们所要讨论的是一个三维坐标。一个坐标轴是时间,一个坐标轴是主观判断、一个坐标轴是客体路径。

我们需要修正一下语言:

知,是发现客体路径,指革命是解决中国现状的客体路径;觉,是主观判断和行动,指主观判断和客体路径一致并行动。

先知先觉,是指主观判断和客体路径一致并行动的人,即在革命开始意识到革命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并付诸行动的人。

革命开始,是时间;意识到,是主观判断;客体路径:客体是中国问题,路径是革命。从这里我们更加清楚看到,这至少是一个三维:时间,主观判断、客体路径。

在时间轴上去分辨主观判断和客体路径。

知,是在时间轴前端客体路径的位置;觉,是主观判断。先知先觉,如上所言,即在时间前端意识到革命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并付诸行动的人。同理,后知后觉,是在时间后端意识到革命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并付诸行动的人。做中觉,是在时间过程中意识到革命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并付诸行动的人。

我们的思考,是去除了我们认为不利的“不觉”而做的思考。

器有利钝,人慧根有深浅。一般而言,大多数人都是做中觉。

我们再讨论另外一个话题,也就是我们常听说的: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第一个知道,是主体的主体判断吗?如果是,第二个知道是什么呢?

其实,第一个知道是抽离之外的主体判断的判断。也就是,所谓的高我。高我的主体判断。

第二个知道,是主体的主体判断。

这句话,要反过来解释。主体,主体判断且是否正确,而且这个主体判断中已然对应了一个客体,这个客体是自己掌握的知识领域。知道,是主体判断且正确,主体对应的客体是自己掌握的知识领域。不知道,是主体判断且结论错误,主体对应的客体是自己掌握的知识领域。主体判断是否正确,是主体。

第一个知道:是常驻的高我,主体判断且是否正确。

自我觉察和判断正确

知道自己知道,是指抽离出来的高我的主体判断且正确下是对主体掌握的知识领域的主体判断为正确的判断。

知道自己不知道,是指抽离出来的高我的主体判断且正确下是对主体掌握的知识领域的主体判断为不正确的判断。

不知道自己知道,是指抽离出来的高我的主体判断是不正确的条件下的对对主体掌握的知识领域的主体判断为正确的判断。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是指抽离出来的高我的主体判断是不正确的条件下的对对主体掌握的知识领域的主体判断为不正确的判断。

这个判断的逻辑,是包含高我,高我的判断,本我,本我的判断,知识领域的客体。高我是主体,本我是客体;本我是主体,客体是本我的知识领域。判断的判断的客体讨论。

如此啰嗦的论辩,我都不想再讨论了,休息一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