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数尿里的泡沫了 尿的这种颜色更需要你警惕
(本文由一点号“精诚名医汇”原创,经一点资讯平台全网首发)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诊断学》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列位看官,最近几年,“尿中泡沫”一事,多令人们关注。一时间,有太多人。见自己泡沫一多,就担心有了肾病,惶惶不可终日,以至于每次便后都要悉心数泡泡。
尿中泡沫异常,作为蛋白尿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应该重视的。但如果要想探个究竟,就必须到医院做个检查。另外,蛋白尿所致的泡沫异常,多具备泡沫细小、大小相差无几、经久不散的特征。如果尿中泡沫大小不一,很快破散,就无需过分担心。
其实,就亚健康管理而言,与其关注尿中泡沫,普通人其实更应该关注尿的一种颜色。这种颜色,在生活中常见,不算病态,但很说明问题。关键是,有太多人对其不重视。
这就是尿黄。
对,尿黄。看官,你几时在意过你的尿液发黄呢?
尿液长期、明显发黄,说明什么问题?看官若翻阅《中医诊断学》,会发现里面明确记载一条因由,这就是湿热蕴脾。
什么是湿热蕴脾?说白了,就是外感湿热,或者经常吃肉喝酒、疏于运动,造成湿热不化,内蕴脾胃。如果把脾胃比喻成不停旋转的人体中枢,那么这湿热之邪,就是一股黏黏的胶液,困阻中枢的旋转,令人体气机不得顺畅。湿热之邪一旦下注膀胱,人们就会尿黄。
其实,湿热蕴脾的症状,不只是尿黄。它更有恶心欲呕、腹胀、口苦口黏、便溏、身体困重、身上发热的表现,严重的,甚至会双目发黄,舌苔黄腻。
更为重要的是,脾主运化,主人体之代谢。如果脾被湿热所困,缠住手脚,势必造成一系列运化、代谢方面的问题。高尿酸、高血脂、高血糖等等问题,都会接踵而来。这些病一来,心脑血管受损,诸如心梗、脑梗等疾患,也就随之而来了。
这是定论,不用怀疑,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因此,我们说,尿液发黄,伴随其他湿热蕴脾之症,作为重要的亚健康征象,是绝对需要重视的。
那么,一旦尿色发黄了,我们该怎么办呢?在这里,“精诚名医汇”为您介绍一个小小办法,供您参考:
冬瓜200到400克,薏米30到60克,煎汤,加少许糖。代茶饮即可。此法,由“精诚名医汇”选自《中医食疗方全录》一书。
这里面的冬瓜,虽然是一种常见蔬菜,但是在《本草经集注》里面,它是一种药材。它性味甘淡,凉,入肺、大小肠、膀胱经,功在利水,消痰,清热,解毒。《随息居饮食谱》谓之“清热,养胃生津,涤秽治烦,消痈行水……”。其中的薏苡仁,善于健脾、利湿、清热。它和冬瓜,都可以清热利水,对湿热二邪恰好形成治疗之势。同时,薏苡仁健脾,增强运化之能,杜绝湿热产生之源。如此一来,它对于清散中焦以及下注膀胱的湿热之邪,就有了很好的调节作用。
这是一个简单的小方法,介绍给看官,希望能对您产生帮助。
总之,对于尿来说,我们不要忘了观察其色泽。这是祖国传统医学给我们的启示,自有一番价值所在。
全文完。不知列位看官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因为原创,所以精彩。往期内容推荐:
肾脏有病的十三个信号!据说,这是最齐全的总结
十个信号,说明肾精快用光了!明朝有人出招救急,确实高
三味药熬水,“洗净”风湿病!宋代神秘小方到底什么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