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讲堂」第十九讲:诗与清通(上)
第十讲:诗与清通(上)
江南雨
我主张写诗要先学习和锻炼语言。诗固然需要才气和思想,但无论什么样的思想和才气,最后都要通过语言来体现。如果语言功底不够,会使好的思想不能够很好的表达,也影响读者的阅读。对于初学而言,不能要求一下子做到精美、精警、老到等等,但最起码的要求还是要有的,这就是清通。
我们说诗首先要清通,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清雅,二是通顺。
清雅者,风骚、骚雅、雅致也。无论从意境还是立意,都应该力求清雅,语言上更是应该如此。出语要美。有时可以通俗,但绝不能低俗、鄙俗和恶俗。恶俗的语言是不能登诗的大雅之堂的。有些语言虽然不粗俗,但形象不美,也是问题。比如有人写《新月》。
“微风起处夜撩人,一片遐思入碧云。想必嫦娥舒玉指,青石板上印掐痕。”
这首诗的构思可谓新颖,也很有趣味,可惜的是个别地方语言出了问题,意象不美。想象中的“嫦娥舒玉指”本来很美,而且生动,但结尾的那个“掐”字十分扎眼,让人不舒服。先不说嫦娥是否武功高强,是否能够掐得动青石板,单就想象中她狠呆呆的样子,就象一个泼妇了。诗是美的东西,是极致的艺术。不美,肯定不是好诗,因为它留给人的不是艺术的享受。
这里说的清雅不是指意境和境界,而是指语言。当然,语言的雅与俗源于作者自身境界的雅与俗。一个自身低俗恶俗的人,没有雅的思想,笔下怎么能雅得起来呢?有人说,诗人需要有雅骨,学诗要先学做人,没有雅骨就需要脱胎换骨,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所谓通顺,是指语言要准确、顺畅,没有毛病。
诗的语言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也不同于一般的书面语言。我们说话的时候,很少产生语病,但写成文章便不然,语病一不小心就冒了出来。许多人写文章可以没有语病,一作诗又毛病多多,这几乎是初学者的通病。原因其实很简单,大凡有一定语言文字功底的人,写文章的时候,自然知道主谓宾定状补这些基本的要求,也可以很随意地运用些简单的修辞手法。但诗歌就不同了,由于有固定的字数和格律的限制,文字有时需要缩略、省略甚至调整语序,还有时需要含蓄地表达,需要隐晦地表达,总的来说就是需要运用诗家语。从一般文学性的语言过渡到诗家语,是需要花费些气力的。有些人古文功底好,读书多,会快一些跨越这个障碍。而大多数人则需要慢慢地解决这个问题。多读多背古人的诗词,形成出语的习惯,培养语感,积累词汇,研究并掌握诗词的句法结构,时间久了,自然会有所提高。
有人写了新的作品,别人看不懂,作者就费力去解释。其实作品是不需要或者不应该由作者来解释的。你写得好,方法正确,一般情况下是可以读懂的。也许读者的理解和作者有些差别,但真正读得大相径庭的作品可能不多。如果多数人说读不懂,就要考虑下是否自己的语言存在问题,出了病句或是问题句。有个人写了个《旅途》的“诗”,其中有这样两句,就很有代表性:
“舟车卧海南,鸭香贵转馒”。
很多人读不懂,于是作者解释说:先坐汽车,又乘船,最后火车,因为太累了,所以买了卧铺票,终于到了海南。到了宾馆以后,烤鸭的香味很吸引我,可是口袋里没钱,鸭子太贵,只好吃馒头。如此解释,终于明白了作者的原意,令人不喷饭恐怕也难了。
很多新手未必都犯这样典型的错误,但错误的出现是各种各样的,大致归结起来是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最常见的是语法问题。比如有人写了一首《临江仙》,里面有这样一句:“纵断吴丝千万缕,湘江旧迹休提。”先不说吴丝与湘江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跳跃,最主要的是这里出现了语法错误。我们说旧事可以重提,旧迹只能再寻。旧迹与提之间出现了动宾不搭配。这样的问题初学者不易发现,但有一定诗词功底的人,是很容易一眼望到的。单凭这一句,就知道作者的语言基本功不够。
再比如我曾经读过这样一句诗:“脚底山川正堪磨”。诗人的本意是说虽然路途坎坷,但自己不畏艰险。那些山川正可以来磨洗自己的疲惫之履,大有豪情万丈的意思。但这里也出了问题,山可以磨,比较形象,水是不能磨的,倒是可以踏,因为有踏浪的说法。遇到山川这一类并列词组后面跟着一个谓语的,就需要注意是否同时都能够搭配。如果把山川改为山峦,就没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