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河明珠:俊彩星驰袁坊村

在丰城东北部,抚河之畔,便是三市四县交汇的袁渡镇。由于便利的水路交通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袁渡镇自古便商贾云集,人文荟萃,是名副其实的抚河明珠。宋元时期,陆续有袁姓居民迁入,到明末清初时已形成商贸重镇。由于紧邻抚河,集镇居民和外地商贩多靠水路沟通,在集镇处形成较大规模渡口,故有“袁渡”之称(也称袁家渡)。袁渡的袁姓人才济济,俊采星驰,可算是丰城诸姓中的佼佼者。而袁渡袁姓中,袁坊袁姓又独树一帜,各领风骚,为人杰地灵的袁渡镇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古村入口的古樟树,已有800年树龄。老树新叶焕发,郁郁葱葱。

袁坊村位于袁渡南约三里,人口1600多。袁坊村始建于北宋时期,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据说袁坊的祖上最早是以做生意起家,后来生意做得大了,便开始兴办学校,鼓励子弟参加科考。此后人才辈出,鼎甲一方,据袁坊《袁氏族谱》载:“自宋以来,进士诸科及诸辟召仕,为卿为大夫、为郎吏百执事,或以宦业,或以经术文艺,或干略知名当世者,代不乏人。而凡在考槃含章履素者,更未暇悉数也。”要是耐着性子细细阅读袁氏族谱,更会发现袁坊村古今名人简直不可胜数。袁坊自古人文鼎盛可见一斑,袁坊村民中也有“府台、县官不断”的说法。

去往袁坊村调研时,正是清明时节,风和日丽,春暖花开,古韵与清风作伴,说不尽的心旷神怡。袁坊村是一个古建筑保存完好的村庄。古村入口,是一棵近八百年的古樟树,古樟新叶初黄,巍巍如华盖,昂然挺立。古樟树下,原本是一个门楼,不知毁于什么年月。经古樟拾阶而下,走在平整的青石板小巷里,两旁是整齐的明清时期古建筑。入户参观,古屋雕梁画栋,森森巍巍,令人肃然起敬。古屋大多保存完好,而除了少数几幢新建的小洋楼穿插在古村之外,大部分新屋都做建在古屋的外围,较好地保护了明清古建筑群落。

青石板古巷、巷口以及鳞次栉比的老宅。

看过一幢老屋,再进入另外一幢老屋,穿过一条小巷,又进入另外一条小巷,便如行走在时空隧道,穿破岁月的阻隔,与袁姓先祖们进入一场灵魂的交流,心被深深地震憾了。老村主任袁任琪先生从家里拿出一本厚厚的《地理啖蔗录》,这本书的作者,便是袁坊人,清朝雍正著名文臣、堪舆学家袁守定。

袁守定 (1705一1782) ,字叔论,号易斋,晚号渔山翁,清雍正二年(1724) 入县学,两年后中举人,雍正八年(1730)中进士,颇受朱轼和杨锡绂等江西籍高官的器重。先发湖南参与撰修《通志》,继而任湖南会同知县,在任即有“除牛税”、“革小甲”、“免银工”3项改革。后又知洪江县、芷江县、楚阳州,断案如神。任上建义学,兴教化,被誉为“袁青天”。37岁时以终养老母故,辞官归里。乾隆十二年(1747)主豫章书院讲席,选拔优秀学子30余名。侍母12年以终,并习青乌书,会卜算。乾隆二十一年(1756)复北上任官。临行前撰文发誓:“一家衣食,仰给在官,外如持一钱归者,当获天谴。”委任为八沟(府)同知,办案出长城2000余里。后任直隶曲周知县等,升礼部主事。二十四年(1759),告病辞归。在乡20余年,造桥修路,施舍棺木,荒年赈济,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事迹。袁守定所著《地理啖蔗录》广录博辑,用各种例证,从阴阳五行与龙脉的关系、龙脉各穴的形状及其扦葬后的吉凶等方面,论述了堪舆风水原理,是堪舆“形派”中的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的集大成之作。

《地理啖蔗录》,袁守定所著。

而今,著述犹在,斯人却早已作古,教人感慨万端。袁守定不过是袁坊众多古今名人中的一个代表,这样的人物在袁坊村不胜枚举。而袁坊村村民崇文尚德、纯朴敦厚、乐善好施的品格,却是与生俱来的,完全继承了先祖们的基因。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深深眷恋着这个美丽的家园,即使历经多次社会变革,任无法改变他们对家园的守望。

“七星伴月”是一口半月形水塘,因塘岸砌有七个水埠,分布于水塘四周,以方便村民洗刷日用,故有“七星伴月”之称。七星伴月是村里的门前塘,也是村里很多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者。站在七星塘边回望,在一座古屋的外墙上,至今仍保存着“同心协力,驱逐日寇”的血红色标语。据村民回忆,这是1942年,国民党第三战区夏威兵团102师、预备军第9师驻扎在袁坊村时所写。虽然历经岁月沧桑,标语仍赫然醒目,激奋人心。村中另保存有数条抗战标语,如“把粮食给敌人者杀”、“保家先要保国”、“不受敌人欺骗”等,也是当时留下。

“七星伴月”塘、“老圃”花园门头及置放在村小的汉白玉石鼓。

袁坊村留下来的明清古建筑、古巷、古树及其他古迹众多。据袁任琪先生介绍,村中共有3口古塘,7条青石板巷道,36幢明清古建筑(其中20余户仍有人居住),2棵古樟树,花园(老圃)旧址1座,其他古物不可胜数。

岁月变成了往事,历史积淀成文化。当我们的心飘浮不定时,不如走出去,走进岁月的深处,去了解祖先们留下的厚重的历史和文化。这就是我们的根。而袁坊,是很值得去看看的。

(0)

相关推荐

  • 《诗路明珠:深深水澳 源远流长》专题片在浙江新闻频道播出

    8月8日晚9点20分 由桐庐县社科联负责工作对接的 <诗路明珠:深深水澳 源远流长> 电视专题片在浙江新闻频道播出 近日,由浙江新闻频道与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推出的文化节目<文 ...

  • 抚河扬声

    饮长江之水,虑黄河之族.学诸葛鞠躬,效范翁优乐.      斌斌

  • 一颗镶嵌在深山中的明珠-----深澳古村

    浙江桐庐深澳古村落,始建于南宋.是申屠家族的血缘村落,凭借其古老的文化,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独特的地理环境,源远留存的文物古迹,成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深澳古村犹如一颗镶嵌在深山中的明珠,这里有始建于 ...

  • 孤岛上的“沧海明珠”

    --探访沙凤村兆年家塾去来 11月28日下午,经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的黄兰教授推荐,走访了位于白云区金沙洲沙凤村的兆年家塾. 下午将近十七时,从金沙洲横沙地铁站出发,登上自行车,凭籍手机导航,很快到达 ...

  • 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一批)江西省---吉水金滩镇燕坊村

    吉水燕坊古村位于江西省吉水县金滩镇的燕坊古村,是一个明清建筑群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名村,现存明清建筑160余处,包括宗祠.学堂.牌坊.民宅.古井.古塘.古墓等建筑. 古村房屋规划有序,各巷道均为青石板. ...

  • 怀念古樟

    这时光蹊跷,分明十多个年头瞬灭,可儿时的身影却时而恍惚,时而清晰.我所确信的是已逝去的童年并非定格不动的镜头,那时的玩伴早已风华正茂,那时的村庄早已水复山重,记忆里有这么一棵古樟树,似乎经年依旧. 鄂 ...

  • 探索千年古村

    山重村位于长泰县陈巷镇东边,距离漳州四十多公里.千百年来,重重叠叠的大山阻碍了山重与外界的交通,村中因此保留了众多风貌独特的古建筑,如古堡.古佛塔.宗祠等.在山间公路未开辟之前,这里的村民都是穿着拖鞋 ...

  • 牛年宝宝起名:俊采星驰、流光溢彩的女孩名字

    牛年宝宝起名:俊采星驰.流光溢彩的女孩名字 名字是我们每个人的一张名片,虽然只是个文字符号,起名字但它具有信息能量及文字的全息理念.古语有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一名.一个含义吉 ...

  • 全国第一个进村的星巴克——袁家村

    星巴克进村啦! 袁家村是星巴克 在中国乡村的第一个据点! 星巴克(Starbucks)成立于1971年,是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总部坐落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近21300间分店,遍布 ...

  • 富春三小 五(3)班 俞星驰 || 豆腐僧人(外一篇)

    富春三小 五(3)班 俞星驰 || 豆腐僧人(外一篇)

  • 虹恩莫忘 立志成才——袁坊一中感恩回馈活动纪实

    5月21日,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日子,这天一早,一中的校园里就站满了家长,早上8点,一中的孩子们搬着凳子有序的来到操场,爱心捐赠及感恩教育大会拉开了序幕. 大会第一项,由张永军校长对感恩回馈教育的爱心人士 ...

  • 国民之星,袁隆平

    这两天是举国悲痛的日子,因为国家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失去了四位国之栋梁,这是国家的痛,也是国民的伤. 本着娱乐作者的习惯,小编在网上冲浪的时候,特意关注了网友们对这些国之栋梁的悼念之词,猛然发现,对于袁 ...

  • 李慧珍龚俊追星成功,她没有遗憾,只等缘来缘去

    在美好的年华里,彼此遇见,将心寄予半世流年.李慧珍只等缘来缘去,淡看岁月如花,成功追星龚俊.温馨提示:本文约900字,阅读大约要一分钟左右. ~~分割线~~~~1~~~~乐了冷知识~ 因<山河令 ...

  • 【俊文赏析】文采与立意齐飞:巩义一高郑俊彩老师下水文集锦(一)

    夏已去,秋初至, 俊文赏析正当时! 关注遇语文,秋收好时节 郑俊彩老师专场来喽! 遇语文的小伙伴们,俊文共赏,可约否? 1 先来一封信吧,看她文采飞扬.看她情感真挚! 给原梦园的一封信 尊敬的梦园阿姨 ...

  • 纳雍彭俊枫:悼念袁隆平院士

    悼念袁隆平院士 彭俊枫 卜算子·悼袁隆平院士 风泣雨含悲,星黯云低布. 草木山川亦共哀,万里愁容聚. 大爱洒人间,壮志牵黎庶. 犹有高怀系稻香,何梦先归去? 沉痛悼念袁隆平院士 翻屏直遇恸悲声,始愿消 ...

  • 5天满算力交付,星驰云算首发Chia北斗超算矩阵

    Chia作为2021年的天王级生态项目,正在进行着野蛮生长,全网算力从1多月前的500PiB增长到了目前的13800PiB.随着项目的逐步稳定成长,生态建设也开始逐步走向正轨,为方便广大矿工入场,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