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场人家(五十三)

串场人家(五十三) 
作  者:乔 永 星
图  片:选自网络
车过洋河闸大桥,久违了的咸城即将在眼前展现。冯明放慢车速,到了既是闸又是桥之上。下得车来,同吕芳一起,相依相偎,驻足良久。冯明感慨万千,望着滚滚东去的河水,激浪翻腾,由西向东,奔流不息,不因世间任何变化,总是把西来的一河清水,送向远方,而后入海。北闸大桥乃咸城一景,始建于何时,众说纷云,莫衷一是,闸有两座,一大一小,以墩为闸,以闸为墩,闸墩合一,皆为菱形,西向者迎风破浪,劈水分流而雄视西方。东向者,送激流远去。皆为褐色巨石,人工凿而成。东流不远,水合而为一。西眺远方,咸城最大的发电厂映入眼帘,那高达近百米的砖砌烟囱,白烟滚滚,直入云霄。随风而去,青黛色的耸入云天的庞然大物,不但是咸城工业发展史的见证者,又见其古老而沧桑的挺拔之姿。
冯明低首沉思,在校就读五载,来来往往,凭着那尚还稚嫩的双脚,不知在大小闸间,留下多少足迹,曾经的他,一头担着思念农村故乡的真情,一头扛着求知的强烈欲望。冯明自小性格执拗,从仅有几幢草房的小学走出,不听老师和家长的劝说,一定要报考咸城最好的中学。苦心人,天不负。冯明居然榜上有名。自此以后,来往于家校之间,此地是必经之路。向北,即为出城,向南即为入城,五年的喜怒哀乐,幸福追求,梦的抱负,都一路走来,一路播撒。今日又过此处,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吕芳则生活在城中,家住老市区里,本是走读,上学放学都与桥闸无关。只是偶尔来人民公园游玩,可远观电厂烟囱。从未到闸桥上来过。只是插队以来,此处成了必经之路。原先也从未介意,听冯明一说。倒也思绪纷来。噢,离家不远了。
人民公园东首的小路,与公园隔一小河而相望。路呈马脊形,中间高如馒头顶,两边行人道狭而平,过了公园。市区南北通衢大道已在眼前。二人在车上谈笑风生,转眼之间凌桥已到。说是凌桥,其实仅为地名而已,未见有桥。学生眼中,最有名,也最具诱惑力的,是那座西面东的凌桥烧饼店。店面不大,曾吞噬了我们无数的钱币和粮票。那烧饼诱人的香味,激活多少人的食欲、味蕾。那黄灿灿的油条,脆而带点咸。若用刚出炉的饼包之。任何人间美味,不若之也。读书期间,结缘最深者凌桥烧饼店和稍南一点的双龙饭店。口咬烧饼,端阳春面碗,是最惬意的事儿。当袋中有几枚角子在蹦跳的时候,下了二节课,避开课间操,以百迷速度,似离弦之箭,向凌桥饼店奔去。
冯明放慢车速,向东遥望,母校的大门,又在眼前。他俩均深情一瞥。再见了,亲爱的母校,再见了,亲爱的老师、同学们!1968年一别,同学们各奔东西,音讯全无。后来方知,母校的同学,大多遍布城周围的公社。曾记大家在一起时,亲如兄弟姐妹,有时亦有小矛小盾发生,甚而至于,几人一伙,而应对其他一伙。男生同女生,不讲话,不交流,视同路人。一旦分手,各奔东西,方知友谊珍贵。同学情在心中的份量。
电影开映,一片漆黑,静得让人窒息,毕竟它是咸城最大的电影院,且独此一家。设备座椅,皆为一流,一人一座,对号入座。冯明与吕芳仗着黯淡无光,二人靠得很紧,手牵着手,无声的交流,尽在互握互动之中。二人血脉喷张,第一次的零距,紧张中蕴着甜蜜,疲劳中衍生亢奋。一切都感到新鲜。其实,这独此一家的影院,在校时也时常光顾的,一有新片,学校便安排观看。如曾经的巜野火春风斗古城》、巜迎春花》等,都曾在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而今,据说都已被打入冷宫。今日的巜白毛女》,是经改编的歌舞剧。二人毕竟过了一场瘾。时间飞快,不知不觉间,场内灯光亮起,二人如梦初醒,惶惶然站起,被人流裹挟着出了影院。冯明从袋中掏出二分硬币,取了车,抬眼望街,已是华灯初上。一车在手,任意驰骋,莫说这小小的十几里路,即使再远,也不在两个年轻人的话下。吕芳未提回家,冯明也不便发问。似漫无目的地向前走去。
大街上人影稀少,到了晚饭时间。冯明提议,一人一碗阳春面,外加炒盘肉丝。不知不觉,又来到双龙饭店。二人不约而同,坐了下来。
吕芳情绪不错,对冯明说道,时间说快也快,转眼之间,我们已插队二年。全国上山下乡一片红。凭心而论,这二年中,真的吃了不苦,尤其农活关,卫生关。很不适应。但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小地方的知青,比那些到新疆,黑龙江,兵团的知青又不知强了多少遍。这里虽然偏僻落后贫困。但民风还算淳朴,老队长待我们知青不错,未拿我们当外人,尤其是去年春节前,不但放我们假,还赠送农产品。派你送我们回城。当时,从交谈中,我就认定你好学上进,乐于助人,有一股男子汉的凛然正气。我钦佩你的人品,也感受到你对我的好,之所以我一直未挑明自己的想法,是因为,现在农村普遍有一种说法,即本地农民,切不可以娶知青为妻。一是他们对农活一窍不通,过不起日子。根生不下来,心留不下来。城里人,终究要到城里去,娶知青为妻,必定竹篮打水一场空。我想人家的顾虑有一定道理。你虽是知青,却是回乡的,家在这里,对城里无牵无挂。所以,我反复考虑,我俩的关系,是不是应该继续走下去?况且,前两天二凤子来找我,要什么扁担,似有兴师问罪之势。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乔永星,1949年出生在上海,10岁随母亲下放回到盐城新兴公社。1966年盐城中学初中毕业回到农村,在农村生活二十余年后,随知青妻子返城。喜欢写些散文,小说之类,大多是农村生活题材。已完成《串场河畔》、《串场故事》两部系列小说和《学书》中篇小说以及几十篇短篇小说。累计近七十万字。

(0)

相关推荐

  • 曾经有位南京女孩叫吕惠珍

    4月10日,正值阳春三月,我们这些老知青,老姐妹又都来看你了. 55年前的那个夏天,全体知青和马坝的乡亲们为吕惠珍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吕惠珍坟前的青草枯了又绿: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 ...

  • 南通城的旧时回忆

    回忆起南通市旧城"点滴". 时间是解放至九九年止,部分参考资料是"中国共产党南通大事纪". 一九四九年二月二日,华中军区第九分区部队进入南通城.南通地区全境解放 ...

  • 四季皆景蚌埠闸

    -YE  YIN-  笔 绘 幸 福 蚌 埠 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 陪伴,是你我最美的相约 每周六21点整 <夜音>与您不见不散 蚌埠,一直很努力.蚌埠市委市政府把打造"幸 ...

  • 串场人家(五)

    串场人家(五) 作  者:乔永星 图  片:选自网络   艰难困苦的时候,喜欢回忆快乐的童年,饥寒交迫的时候,更引来童时常食的菜肴. 1961年暑假将临,祖父放出口风,只要我好好读书,多识字,写好字. ...

  • 职场中如何有好人缘?—“秦汉史与项目管理”之一百五十三

    职场中如何有好人缘? 汉哀帝时期,有一个人叫息夫躬,他很有才,是西汉时期的楚歌辞大家,作有<绝命辞>:"玄云泱郁将安归兮,鹰隼横厉鸾徘徊兮",诗中抒发了在黑暗的政治中所 ...

  • 串场人家(十五)

    串场人家(十五)  作  者:乔 永 星 图  片:选自网络   大表哥结婚.分家.生子.一路艰辛走来.亏得有大表嫂倾心相亲相爱,互帮互苦.他在队里用牛,已有十几春秋.自有记忆始,就从未见过他离开牛一 ...

  • 串场人家(二十三)

    串场人家(二十三)  作  者:乔 永 星 图  片:选自网络   开门六件事,油盐酱醋柴米.后被城里人加上了茶.成了七件事.生活水平提高,茶成了普通人家生活之必需,且成了茶文化.据说茶为生活之必需, ...

  • 串场人家(二十五)

    串场人家(二十五)  作  者:乔 永 星 图  片:选自网络   诸多男劳力的眼中,场头上的生活,是半养半做,养人的地方,老弱病残的聚散地,无非是翻翻麦子,稻子,晒晒草,最重的生活,就是脱粒,进仓. ...

  • 串场人家(三十三)

    串场人家(三十三)  作  者:乔 永 星 图  片:选自网络 过了清明,年越去越远,大忙即将到来,田里的麦子发了身,一天一个颜色,春暖花香,气候宜人,昨夜又下了一场小雨,春雨贵如油,润了麦根,松了泥 ...

  • 串场人家(三十五)

    串场人家(三十五)  作  者:乔 永 星 图  片:选自网络   没有被单一贫困的生活击倒,也没有被既脏又重的农活压垮.我们这一代,经岁月轮回,大浪淘沙,告别了肚大但瘦骨嶙峋,芦棒的身菜色脸的童年, ...

  • 串场人家(四十三)

    串场人家(四十三)  作  者:乔 永 星 图  片:选自网络 保管员算不上什么官,就是个管粮.财.物,而无半点权利擅自动支的人.我一出学校门,时来运转,被代理上了.交接工作完毕之后,羡慕者有之,讥讽 ...

  • 串场人家(四十五)

    串场人家(四十五)  作  者:乔 永 星 图  片:选自网络 身随心转,看到二凤子丢下一句话.在一支小小的桑树扁担上做起了文章.莫非我数次为吕芳挑水,她有所察觉,仅此而生醋妒之意?莫非她不见了我从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