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展厅】青年艺术家熊开波陶瓷作品清赏

陶艺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师从韩美林教授,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陶艺系,师从刘正教授,现为浙江理工大学陶艺工作室主持。

现代陶艺的实力派人物,对陶艺精湛技术的演绎,传统造型的借鉴,现代理念的诠释,使得作品浑厚雅致,有古韵遗风又不失现代感。著名作品有古风系列,厚重系列和方正系列,多次获得韩国,日本等国内外大奖,并收藏于中国美术馆、浙江美术馆、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等地。

重要展览

2013年 《古风系列》参加上海艺术博览会 上海

2012年 《方正系列11》参加中国现代陶艺大展 北京

《古风系列》参加第八届中国陶艺家双年展 杭州

《古风系列》参加维度--中日韩陶艺作品展 武汉

2011年 《方正系列15》应邀参加东亚青瓷展 台湾 新北市

2010年 《古风系列165,120》参加第七届中国陶艺家双年展 杭州

2009年 《古风系列15》应邀参加中日韩陶艺交流展 日本

《厚重系列器皿之一》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厦门

《古风系列之一》入选浙江省第十二届美展 杭州

《厚重系列之一》入选浙江省第十二届美展 杭州

2008年 《青铜系列器皿1、2》参加第六届中国陶艺家双年展 杭州

《古风系列36》入选08日本美浓国际陶艺展 日本 美浓

《方正系列15》应邀参加三国演义—中日韩陶艺展 佛山

《青铜时代系列》参加上海艺博会现代陶艺提名展 上海

《厚重系列器皿5》参加中国第十一届工艺美术艺博会 杭州

2007年 《古风系列器皿》参加中国第三届现代手工艺展 北京

2006年 《古风系列器皿3》参加中国美术馆中国陶艺作品邀请展 北京

《古风系列器皿27》参加第五届中国陶艺家双年展 杭州

《古风系列器皿11》应邀参加中国工艺四十名家邀请展 北京

2004年 《童子系列》参加中韩陶艺交流展 上海

获奖

2010年 《古风系列85》参加第九届全国陶瓷设计与创新评比 金奖

2009年 《古风系列56》获中国第十二届工艺美术博览会 银奖

2008年 《厚重系列器皿5》获中国第十一届工艺美术博览会 金奖

2007年 《古风系列器皿》获中国第三届现代手工艺展 银奖

2005年 《古风系列器皿》获第二届陶瓷艺术展 银奖

2005年 毕业创作《古风系列器皿》获中国美院毕业创作王嘉廉奖学金

收藏

2006年 作品《方正系列器皿27》 浙江美术馆收藏

作品《古风系列器皿2》 中国美术馆收藏

2005年 作品《古风系列器皿3.6.12.43.51》 中国美术学院收藏

2002年 作品《茶具—竹韵》 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

主要作品

远古的回响  现代的旋律

——当代陶艺创作浅谈

熊开波

日本著名建筑家安藤忠雄讲过一句话:“拥抱过去,你需要分析;拥抱未来,你得创意。”对于一个当代陶艺创作者来说,辉煌的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留给我们丰厚的传统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继承传统陶瓷艺术文化,并从中吸收养分。当代陶艺的创作,不是对传统的否定,相反,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去创新和发展,使传统的精髓通过新的创作理念和手法呈现出来。可是,传统艺术的传承不是传承一种样式,而是传承气韵和精髓。这就需要我们主动地去认识传统,吸收传统,并从各种既定的模式中走出来,把握其有生命力的精神内涵。做到“走的进,出的来” 。然后运用现代艺术的创作理念,突破旧有形态的承载表现方式,超越传统,才能再造属于当前时代的陶瓷艺术。

例如:当代陶艺作品《古风系列》就是吸收了上古时期的传统陶器和青铜器的气韵和精髓,把源自中国古代器物的那种 “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的朴素和大拙之美在创作中表达出来。这样去创作有两方面意义:一、可以学习传统文化艺术,体察其精神(含蓄、质朴、自然而不雕琢、静穆的美感),让作品生“根”,不至于在现在五花八门的艺术中被其它艺术形式完全异化,失去最后一种人类对大地,对自然、诉说的语言。二、在把握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脉络和领悟古代陶瓷文化精神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为现代陶艺开拓新的表现形式与领域。这一系列作品创作时本人把握住传统鬲、洗、鼎器物的气韵和美感,用紫砂壶的成型方法造型,在发展中打破传统紫砂工艺品(精工细巧、体量小轻薄、好用)的约束,做的很大、很随意,粘接的痕迹常不去处理,让它保留下来。虽然是器物,但制作的时候不完全关注它好不好用,而把它看作是一件有空间、体量的形体来创作,它的形体的每个部位都是根据作者的艺术追求和整体空间需要来处理。

“器以载道”,自古以来陶瓷器不只有使用这方面的功能,它还有文化承载的功能。一个时期的陶瓷作品能体现一个时代的审美和文化内涵。当代陶瓷器皿作品也能够传达和表现个人的审美观追求和理念。虽然一些当代陶艺家为了让自己的艺术显得更艺术,尽量让自己的创作远离生活,回避陶艺的实用性,感觉像是作品和“用”有联系,就仿佛会降低作品的艺术价值。但是,本人作为一个生长在传统文化语境中的陶艺创作者,出于对传统器物的敬意,出于希望回到陶瓷艺术出发的原点,重新认识它的真正内涵。在创作陶艺作品中,器物总是一个不断运用的形式。在艺术创作中,陶艺作品虽然是以“用”为形式的,但“用”并不是第一位考虑的,重要的是把它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来进行创作。因为,在我们这个物质极为丰富的时代,人们的日常用具已多得数不胜数,机器生产的器物已经进入我们所有生活空间,人们需要只有在手工时代的那种人与自然之间所产生的亲和力和拙朴之美,以及溶入许多情感在其中的器物。

当代陶艺作品是由生长在这个复杂变化时代的人创造的。艺术家生活的环境、成长历程、个人气质修养和水平高低各不相同,在作品表现上就有着千差万别。艺术家对于生活的真实感受与个人精神演绎在泥土的千变万化中体现无遗。众多当代陶艺家热衷于“求新求奇”理念从事陶艺创作,但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去创新和发展是本人从事陶艺的创作的理念。坚持自己的审美情趣并要让泥土与审美情趣和谐的统一起来,使作品弥漫着自己的审美情趣,寓道于器。例如: 《古风系列》在器皿造型方面,不用复杂的造型,而以简单干脆的方和圆形态作为主体和四个足角组成不同造型。在这简洁的形体上进行既自由又讲究的处理:如敲片成型制作中,粘接后不处理接头,保留清晰的自然痕迹;形体线型上把握住曲与直,软与硬,平缓与转折的对比和变化,使整个作品给人感觉到质朴、厚重、墩实、正气、稳重的气息,并富有一种饱满的生命张力;在表面和釉色上,为了使作品体现自己审美追求,用钢丝做出的有次序感的一排排线条,这种机械表面肌理通过釉色的覆盖,造成若隐若现的流动的视觉效果。不用太炫丽的颜色釉,而用亚光乳浊釉。这种乳浊釉不太亮丽,没有变化丰富的结晶和耀眼的光泽。但这种含蓄朴实的釉色正好符合自己追求的视觉效果(质朴、厚重、含蓄)。

运用传统创作材料的现代陶艺,在当代社会中的处境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它的挑战是以手工性个体创造为基本特征的陶瓷艺术,从本质上说是很难和当代工业化批量生产相抗衡。它的机遇是现代陶艺受到各种当代艺术思潮影响,陶瓷艺术也成为一种十分国际化的艺术语言,它和当代其他艺术样式并肩而立。陶瓷艺术已不仅是实用品的概念,而是整个现代艺术的一部分。现代陶艺创作面对这样的处境如何前行?本人认为陶瓷艺术在当代艺术中最具个性的优势是它的文化身份,以及它和本土文化之间内在的深层次的联系。我们应该继承传统陶瓷艺术文化的精魂基础上,运用现代艺术的创作理念,结合当代生活方式、当代科学技术、当代审美理念、视觉体验以及当代文化问题等,突破旧有的陶瓷艺术表现方式和手法,超越传统,使传统的精髓得到更深的活用,再造属于当前时代的又有传统文化底蕴的现代陶艺作品。从具体实践中要把握以下两点:一、陶艺创作要与时俱进 道器并重。陶瓷艺术伴随着整个现代艺术运动的发展而发展,创作者虽然以个体出发,但作品是对当前的生存状态、生存意义及生命价值的思考,创作者的艺术观念、审美意识反映在作品中。二、对作为精神载体的材料语言和形式语言不断完善形成各自的风格。因为艺术的创新和个性是艺术的生命线。当代陶艺只有以创新和独特的面貌出现,才能确立它在现代艺术中的地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