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肝病的32个经典方剂
1.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组成:黄连 栀子 黄芩 黄柏
功用:清热开窍,凉血解毒。
主治:三焦火毒热盛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身热下利,湿热黄疸;外科痈疡疔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中医治疗肝病的25个经典方剂,都在这了,收藏起来吧
2.葛根黄芩黄连汤(《伤寒论》)
组成:葛根 甘草 黄芩 黄连
功用:解表清里。
主治:协热下利。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
3.左金丸(《丹溪心法》)
组成: 黄连 吴茱萸
功用: 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主治: 肝火犯胃证。症见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4.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功用: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主治: 脾胃气虚证。面色咣白,语音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中医治疗肝病的25个经典方剂,都在这了,收藏起来吧
5.六君子汤(《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陈皮 半夏 大枣 生姜
功用: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证。食少便溏,胸脘痞闷,呕逆。
6.香砂六君子汤(《古今名医方论》)
组成: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陈皮 半夏 砂仁 木香 生姜
功用:益气化痰,行气温中。
主治: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呕吐痞闷,不思饮食,脘腹胀痛,消瘦倦怠,或气虚肿满。
组成:柴胡 当归 白芍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薄荷 烧生姜
功用:滋阴收涩,化瘀止带。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往来寒热,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
中医治疗肝病的25个经典方剂,都在这了,收藏起来吧
8.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
组成:当归 芍药 茯苓 白术 柴胡 牡丹皮 山栀 甘草
功用:养血健脾,疏肝清热。
主治:肝郁血虚生热证。或烦躁易怒,或自汗盗汗,或头痛目涩,或颊赤口干,或月经不调,少腹胀痛,或小便涩痛,舌红苔薄黄,脉弦虚数。
9.四逆散(《伤寒论》)
组成:柴胡 枳实 白芍 炙甘草
功用:滋阴收涩,化瘀止带。
主治: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身微热,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痛,或泄利,脉弦。
10.柴胡疏肝散(《证治准绳》)
组成:陈皮 柴胡 川芎 香附 枳壳 芍药 炙甘草
功用: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或寒热往来。嗳气太息,脘腹胀满,脉弦。
中医治疗肝病的25个经典方剂,都在这了,收藏起来吧
11.金铃子散(《素问病机宜保命集》)
组成:金铃子 玄胡索
功用:疏肝泄热,活血止痛。
主治:肝郁化火证。心胸胁肋诸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12.小柴胡汤(《伤寒论》)
组成:柴胡 黄芩 人参 半夏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功用:滋阴收涩,化瘀止带。
主治:1.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13.大柴胡汤(《金匮要略》)
组成:柴胡 黄芩 芍药 半夏 枳实 大黄 生姜 大枣
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郁郁微烦,呕不止,心下痞满,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者。
中医治疗肝病的25个经典方剂,都在这了,收藏起来吧
14.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组成: 黄芪 炙甘草 人参 当归 陈皮 升麻 柴胡 白术
功用:益气健脾,和胃渗湿,消食理气。
主治: 1.脾胃气虚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咣白,答辩稀溏,脉大而虚软。
15.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 白术、白茯苓、山药、炒甘草、白扁豆、 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 大枣
功用:益气温阳。
主治:脾虚夹湿证。饮食不化,肠鸣泻泄,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16.痛泻要方(《丹溪心法》)
组成:白术 白芍 陈皮 防风
功用:养血健脾,疏肝清热。
主治:痛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者。
中医治疗肝病的25个经典方剂,都在这了,收藏起来吧
17.越鞠丸(丹溪心法》)
组成:香附 川芎 苍术 神曲 栀子
功用:化痰开窍,辟秽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郁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等。
18.玉屏风散(《医方类聚》)
组成:防风 黄芪 白术
功用:益气升阳,清热除湿。
主治: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于感冒。
19.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小茴香 干姜 元胡 没药 当归 川芎 官桂 赤芍 蒲黄 灵脂
功用: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寒凝血瘀证。少腹瘀血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期腰酸,少腹作胀,或月经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有瘀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等。
中医治疗肝病的25个经典方剂,都在这了,收藏起来吧
20.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当归 生地 桃仁 红花 枳壳 赤芍 柴胡 甘草 桔梗 川芎 牛膝
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
21.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秦艽 川芎 桃仁 红花 甘草 羌活 没药 当归 炒五灵脂 香附 牛膝 地龙
功用:活血行气,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主治:瘀血痹阻经络征。症见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者。
22.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五灵脂川芎牡丹皮赤芍药乌药延胡索当归桃仁红花甘草香附枳壳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瘀血阻滞膈下证。治瘀血在膈下,形成积块,或小儿痞块,痛处不移,卧则腹坠者。
中医治疗肝病的25个经典方剂,都在这了,收藏起来吧
23.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组成: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
功用:补肺肾,定喘逆。
主治:营血虚滞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妇女月经不调,或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舌淡,脉细弦或细涩。
24.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
组成: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 桃仁 红花
功用:养血活血。
主治:妇女经期超前,血多有块,色紫稠粘,腹痛等。
25.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黄芪 当归
功用:补气生血。
主治:血虚发热证。肌热面红,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亦治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26,茵陈连翘汤
原料茵陈、丹参各15克,陈皮、连翘、红花各10克,板蓝根30克败酱草、车前草各20克,生大黄6克(后下)。
做法将以上诸药置于锅中,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肝功能恢复正常后改为隔日1剂,继服1个月以巩固疗效。
功效:清热解毒,泻火退黄。主治急性病毒性黄痘型肝炎。
27、.治疗“乙肝肝硬化”中药配方
犀角(水牛角)、生地黄、白芍药、丹皮、胡黄连、黄芩、连翘、紫草、羚羊角粉、茜草、碧玉散、丹参、鳖甲、女贞子、早莲草。治疗乙肝肝硬化伴有牙龈出血,掌心红,口干,舌红等症状者。
28.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白术、白茯苓、山药、炒甘草、白扁豆、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大枣
功用:益气温阳。
主治脾虚夹湿证。饮食不化,肠鸣泻泄,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29、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中药配方
黄芩15g,黄连10g,砂仁10g,枳实15g,厚朴15g,半夏15g,陈皮15g,知母15g,泽泻15g,干姜10g,姜黄15g,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猪苓15g,甘草15g。治疗肝硬化腹水伴有腹部胀满,恶心,不欲进食,口干口苦,尿少色黄,大便稀,五心烦热,头晕等症状者。
30、.治疗“乙肝肝F硬化腹水”中药配方
白术25g,茯苓30g,猪苓20g,泽泻20g,木香10g,木瓜15g,槟榔20g,砂仁10g,紫苏子15g,陈皮15g,枳壳15g,党参20g,甘草10g。治疗肝硬化腹水伴有面色萎黄,进食少,腹部胀满,尿少或小使不利,手足不温,舌质淡等症状者。
31.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小茴香干姜元胡没药当归川芎官桂赤苟蒲黄灵脂
功用: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寒凝血瘀证。少腹瘀血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期腰酸,少腹作胀,或月经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有瘀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等。
32、治疗“乙月肝肝硬化腹水”中药配方
党参12g,炒白术30g,郁金15g,炮穿山甲10g,丹参12g,茯苓30g,猪苓30g,泽泻15g大腹皮30g,J厚朴15g,枳实6g,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各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