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企不易,国企尤甚︱阿法牛

航企不易,国企尤甚︱阿法牛AlphaBull

香港航运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王春林

几个月没写东西了,本来8月初答应朋友写一篇关于油轮市场的文章,但香港渐渐有点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的意思。拖到今天,写几句,算是交差吧!

虽说这几天VLCC 涨得厉害,甚至看到Suezmax也有过10万美元一天的成交,昨天招商轮船的股票,涨得厉害。就我而言,其实油轮市场也没什么好写的了。因为我们去年8月份发了一篇文章,预测当年10月份市场会回升,2019年市场会好转。市场情况后来大家也看到了。

其后,我们一直维持判断。今年春节后,我们帮一家证券公司去给他的客户巡回讲解油轮市场,推荐两家公司的股票。当时市场很低,但我们对VLCC的判断是全年平均每天4万美元,第四季度会大幅回升,也不排除有超出预期上涨的可能。换句话说,我们对原油轮市场的判断至今基本没有改变,也就写不出什么新意来。

3月份与我交流过的分析员,甚至拿过我们资料的,应该感到高兴。

也许有些人会说,你这是歪打正着,这几天租金暴涨,是因为有两个突发因素:一是中远海能两家公司被制裁,Lloyds list 说,直接受影响的有21条VLCC,间接可达48条;二是Exxon Mobile 暂停租用过去一年挂靠过委内瑞拉港口的油轮,受影响可达89条VLCC。两项相加,市场上有约15%的运力受到影响。这还没有包括小一些的Suezmax, 所以市场才会这样高。

但是我也不同意。我们还是坚信是基本的运力供求关系、季节性因素和IMO 低硫油规定的因素,在发挥最重要的作用。所以你看前天中远海把一些船撇清关系了,大约有17条船,会回到市场,但市场这两天运费下降吗?事实是没有。

有人问我对明年市场的判断,我认为会继续好下去,而且会好过今年。累了,也就不准备图表说明了。

由这次制裁事情,想说两句的反而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做航运企业不易,航运国企就更难。船东现在摆在眼前的,是烧低硫油,还是安装一个脱硫塔,脑袋就够疼了,而中远海能的这次事情,就说明了国企更难。

道理大家都明白,国企除了要做一个企业所有要做的事情,还要做党和政府让你做的事情。中远海能,招商轮船,如有需要,你的船想不跑伊朗,能行吗?

但更惨的是,航运这个行当本身是个服务行业,处在价值链的低端。服务业的根本就是要让客户满意,比如说货主。虽然按船型来说奉承人的程度不同,但本质一样。即使集装箱班轮公司有时候店大欺客,面对成千上万的小托运人有时可以牛一把,但最终他们还是拿出种种手段,讨好托运人。油轮船东就不灵了,那些大油公司和油商,是真的牛。你要想运他的货,你得拿到他的Major approval,即使船级社说你这船可以,那也不行。烦人的是Exxon Mobile 说ok了,BP的Approval你还得重新去再验一回,你得一家一家的去拿。

这次Exxon Mobile说挂过委内瑞拉的船,我们不租,不想有瓜葛。轻轻一句话,市场震动却很大,无人拦得住,发动大家喊口号也没用。问题是从租船量来讲,他们只是全球第10大的租家,影响已经如此。

所以国企航运还是要定好位,自己到底怎样做才符合自身的特点?

我一直觉得中国的航运国企值得搞大的是集装箱班轮,因为这个行当已经到了不讲道理的程度了,只是看谁肌肉够强。你效益再好,经营管理再好,块儿不够大也得被人盯上,被人干掉。OOCL是个例子,虽有些特殊情况。至于其它以体量来说,处于second tier的班轮公司,个人瞎猜,他们时时背脊发凉,总觉得有人盯着他们吧。

剩下的两大块干散货和油轮,说一个取巧的话,要搞适度规模。

干散货不适合搞大规模的,规模越大反应越慢,风险越大。

油轮由于石油生产、贸易及其金融和战略物资性质,有其特点。我觉得适度规模可介于班轮与干散两者之间。

国企有时强调自己的战略作用,关乎国家安全,但国民经济的哪个行业都可以说自己关键的,现在我看养猪都不可或缺。油轮看起来是最具战略性质,鉴于多年来油是战略物资,所以油轮运输也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从这一次制裁事件看来也是多么的脆弱。美国整你,货主不够意思。同是国企,海能的船一受制裁,马上转向招商,哪天其它情况出现,是否马上转用外轮?说起来,航企也没什么好办法。这个世界,少了谁都不行,少了谁也都行,国家的整体实力才是根本。

航运企业不易,国企更难,因此我赞成现在一些航运国企的做法。油轮业务,由货主做股东。干散货跟大货主,签长期合同,以此为基础订造船。把自己定位成一个运货的服务企业,听起来不够高大上,不去普渡众生,不去划时代,但却是不忘初心,否则太累,也累不起。

注:本文为阿法牛公众号独家稿件,转载请事先经过原作者王春林先生的授权。欢迎转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