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读一遍《论语》(第30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子路第十三

13.13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身,是指自己。人,是指他人。苟,如果的意思。

如果能够做到品行端正,那么从政又有什么难的呢?其身正,不令而行嘛。

如果不能以身作则,又怎么能纠正别人呢?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3.14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孔子虽然在朝为官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他的名声大、影响力大。

孔门弟子在朝做官,有义务向老师汇报。有一次,冉有回来晚了,孔子问他怎么回来这么晚?(晏:迟、晚。)

冉有撒谎说:“有政。”即他在忙国君的公事。

孔子马上指出来说是“其事”吧?你是在忙季氏家的私事吧?

如果真是国君的公事,虽然我不参政,但我总有途径可以听说的。

13.15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

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鲁定公问孔子:“有没有什么金科玉律,'一言’就可以让一个国家兴旺?”孔子说:“话不能这么说。如果非要找这么一句话,就是大家说的'当国君难,当臣子也不易’。如果知道当国君的难处,这不就是'一言可以兴邦’吗?”

鲁定公又问:“有没有'一言’可以让一个国家毁灭?”孔子还是回答:“话不能这样讲。如果非要找这么一句话,那就是大家说的'我当国君没有其他的乐趣,唯一的乐趣就是没人敢违抗我’。如果他的命令是对的,没人敢违抗,不也很好吗?但如果他的命令是错的,也没人敢违抗,这不就是'一言而可以丧邦’吗?”

呵,所以不要老想着当一把手可以“说了算”,说得对还好,说得不对,执行下去是要犯错误的。当了一把手,更多的应该想自己的责任,自己肩上的担子,举轻若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13.16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悦),远者来。”

叶公询问治国之道。孔子说:“让国内的人愉快,让国外的人慕名投奔。”

换作一个学校,那就是让自己学校的老师工作愉快、有幸福感、有尊严,让外校的老师羡慕,想方设法想调过来。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教学有成绩,管理有人情,绩效多多发。

叶,shé是古音,作姓氏。

叶公,名沈诸梁,芈姓,沈尹氏,名诸梁,字子高。春秋末期楚国军事家、政治家。大夫沈尹戌之子,封地在叶邑。治水开田,颇具治绩。曾平定白公之乱,担任楚国宰相。因楚国封君皆称公,故称叶公。

13.17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莒[jǔ]为鲁邑,在今山东。

鲁国除了称家臣之长为宰,邑长也叫宰。

子夏担任莒地的长官,向老师询问应该如何施政。

孔子告诉他:“不要急功近利,不要贪图小利。急于求成,反倒办不成;眼睛只盯着蝇头小利,往往会因小失大。”

做事情站位要高,谋划要远,稳步推进,善始善终。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13.18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rǎng]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直躬”就是直身而行。“证”是检举、揭发的意思。

叶公跟孔子说,我家乡有这样一个直人,他爸爸偷羊,被他检举告发了。

孔子说:“我的家乡对'直人’的评价标准不是这样的:父亲要为儿子隐瞒,儿子要为父亲隐瞒。这是人之常情,仍不失为'直’。”

孔子是亲情至上主义者,他提倡为尊者讳,不单单是父母,还包括领导、老师。

13.19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樊迟问“仁”,孔子讲了三条原则:在家恭恭敬敬,在岗兢兢业业,对人诚实不欺(对上要忠,对友讲信)。就算去了夷狄之地,入乡随俗不假,但是这三点原则还是要必须遵守。

13.20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士”的本义是男人和武士,春秋以来,逐渐演变成不论出身,以读书习礼取仕,偏重文学方面的士,也就是后世的读书人。

君子重德,士重才。子贡问怎么做才能算是士,达到士的标准?孔子讲了三条:一是知荣知耻,注重名声,士可杀不可辱也。出使各国,能顺利完成任务,这可以算作是士。也不一定非得是出使外国,而是说领导交办的事情能办好,有这个能力。

二是在宗族乡党中有孝悌之名,这也可以算作是士。以前的宗族乡党是人主要的活动区,所以宗族乡党对人的评价是比较客观而准确的;而现在人的主要活动区是学校、单位或公司,所以对一个人的评价主要来源是他的同学、同事和朋友。

三是讲信用。言而有信、善始善终都是好的,但一挂上“必”字,不知变通就落了下乘,(就好像上一章,“直”是好的,但不懂得为亲者隐、为尊者讳就走了极端)。但勉强也能算得上是士。

子贡最后又问现在从政的这些人称不称得上“士”?孔子说你怎么能问出这样没水平的问题呀,他们都是些斗筲之人,器量狭小,哪里得上“士”啊!

“斗”是斗勺形的量器,可容10升。“筲”shao,1声,可容5升。

“斗筲”,是器小的意思。

(0)

相关推荐

  • 《论语》卷13子路篇诗解3欲速不达言信行果中行狂狷

    <论语>卷13子路篇诗解3欲速不达言信行果中行狂狷 题文诗: 叶公问政,孔子答曰:使近者悦,远者来附. 为政以德,仁至义尽,至服心服,心悦诚服. 子夏也者,为莒父宰,问政子曰:使无欲速, ...

  • 孔子“找工作”:周游十几年 差点当上小国君

    在毕业季找工作.入职,对于许多人而言,都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无论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勃勃雄心,还是挣钱养家糊口的小小梦想,几乎都要靠找到份工作才有机会实现.这句话当然是正确的废话, ...

  • 论语连载(335)《子路篇》第18章,“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rǎnɡ)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q ...

  • 正直孕育慈孝中——《论语》悟读【315】

    父慈子孝,直在其中. <论语>第十三篇第十八章: [原文] 叶公语(yù,告诉)孔子曰:"吾党(家乡,古代五百家为党)有直躬(以正直立身)者,其父攘(偷窃)羊,而子证(告发)之. ...

  • 孔子周游列国路线:他到底走了多远?

    本 文 约 7360 字 阅 读 需 要 18 min   孔子是春秋时代的人,说春秋时代是个礼崩乐坏的乱世,当然是对的.但春秋(取通行说法,前770-前476)大约三百年的时间跨度,具体到孔子生活的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41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阳货第十七 17.1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馈)孔子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22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乡党第十 10.1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21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子罕第九 9.24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23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乡党第十 10.7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 ...

  • 30个惊艳了人生的唯美诗句,读一遍,就记了一生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每每读到这一句,都感觉岁月静好,时光安宁,忍不住一再回味,细细品读. 在诗词中,还有许多惊艳了人生的唯美诗句,只读一遍,就让人记一生. 下面30个惊艳了人生的绝美诗句,有你喜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20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子罕第九 9.10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24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先进第十一 11.1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19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子罕第九 9.1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罕&q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18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泰伯第八 8.11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