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孩子用脚踹爷爷的脸,孩子小就能随便打人?

稍不顺心就打人,警惕孩子的“家暴”

提到家暴,很多人会想到家长的暴力。

事实上,孩子的“家暴”更值得被关注。

之前,地铁上一幕,看怒不少网友。

爷爷奶奶带孙子坐地铁,小孙子一直大吵大闹,爷爷让孙子安静,别影响到别人。

小孙子却突然暴怒,伸脚去踢爷爷,奶奶赶紧扶着孙子,怕他摔倒。

小孙子踢完了,又开始捶打爷爷。

奶奶说:让你说咱孙子,挨打了吧。”

颇有一种幸灾乐祸和得意在。

这时候,有乘客来劝阻,告诉他打爷爷是不对的,要道歉。

奶奶说:他还只是个孩子,打大人几下怎么了,又不疼。”

没多会儿,小孙子又过来抠奶奶的嘴。

在嘴唇这么脆弱的地方这样抠,真的不疼吗?

他打大人,大人不疼,如果打别的小孩儿呢?

他现在打你们,不疼,长大了呢?

也许很多人觉得,小孩儿现在小,不懂事儿,长大了就好了。

可是,这种暴力不一定会随着长大而消失。

甚至可能变本加厉。

前两天,看到一个视频。

儿子带同学来家玩,太晚了,父亲去劝说。

结果,儿子突然情绪爆发,对父亲大吼“去死吧!”、“你滚!”。

不但如此还非常粗暴的掐着父亲的脖子,扯着他的衣服,把他的头往墙上撞。

期间,妈妈、爷爷奶奶,同学出来劝架,都被他推进房间里。

整个过程将近五分钟,父亲没什么反抗。

看的人心里很不是滋味。

网友们愤慨地认为,对孩子就要“以暴制暴”。

事实上,“以暴制暴”,可能正是孩子从家庭中学会的。

为什么孩子会有暴力行为?

暴力,是一种攻击性行为,目的在于让别人受到伤害,或引起痛楚。

包括打人,骂人、嘲笑人和说坏话、造谣污蔑等等。

攻击性为分为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两类

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行为是敌意性攻击,为了达到非攻击性目的,无意伤害他人的行为是工具性的攻击。

比如:安吉故意拿扫把追着小鱼儿打,看小鱼儿哭,就乐得哈哈大笑,这就是敌意性攻击。

但如果安吉打小鱼儿只是为了争抢玩具,就属于工具性攻击。

攻击性,是伤害,也是生命力的象征。

客观关系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指出,人的攻击性有三个来源:

1.来自本能冲动和生命活力;

弗洛伊德假设,力比多和攻击性,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且相互交织,持续一生。

婴儿生来就有攻击性,他们的大哭、抓咬、抠挠都是攻击性的表现。

他们能量非常充足。有一个需求,能持续折腾半天。

2.来自反应性,环境/客体不满足婴儿的需要;

科胡特说:攻击,是对无反应环境的愤怒。

当婴儿发出信号,没有得到回应,或者回应不够充分和共情的时候,婴儿会产生一种绝望感和愤怒,进而产生攻击性行为。

3.来自他自身的持续存在被打断。

环境/客体向婴儿发泄情绪,或者强加给婴儿一些不是来自于他自发性需要的东西。

也就是说,外界强加的情绪入侵,会导致孩子的愤怒和攻击。

不同年龄段,孩子攻击性的表现不同,在整个0到6岁的期间逐步增加。

学龄前儿童男孩的攻击行为要明显高于女孩,4到5岁是攻击行为的高发年龄,在此之后会逐渐减少。

减少的原因是,在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在父母和其他人的帮助下,孩子的攻击性逐渐能够自我控制、疏导和调节,但绝不能被消灭

一般来说,0-6岁的孩子常常因为以下这些原因而表现出攻击行为:

1、需求没有被满足,渴望得到关注和照顾等等;

2、语言表达能力和情绪表达能力尚未发育完善,或能力不足,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只能用暴力表达自己的需求和不满;

3、保护个人空间,有些孩子触觉比较敏感,如果和其交往的时候距离过近会使他们不舒服,就会表现出攻击行为。

4、保护个人物品:1岁半至2岁半这个期间,孩子刚开始有物品所有权的概念,开始发展自我边界,不喜欢被他人侵犯,

这个阶段,孩子很容易因为被抢东西而攻击别人,作为父母要给孩子更多的理解。

5、模仿与创造:影视剧、动画片或者周围人的暴力行为或暴力倾向,比如家长有家暴行为,孩子容易模仿。

孩子有暴力行为,该怎么办?

孩子有攻击性并不可怕,但,更不值得骄傲。

家长千万不要觉得孩子有力量,能保护自己是好事,就故意纵容。

要知道,如果一个孩子真的成长的特别好,他绝不会用攻击表达自己。

就像《少年的你》中的魏莱,她内心的痛苦,不比陈念少。

那些,都是她自己理解不了,也无法消化的攻击性。

面对孩子的攻击性,重要的是,找到一种办法,帮助孩子学会驾驭这些攻击性力量,

并把它们导向生活、爱、游戏,以及(最终的)工作任务中。

第一、帮助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这时候,孩子的情绪往往处于一种极其暴躁,甚至濒临崩溃的状态。

父母当务之急最需要做的,不是指责呵斥孩子,而是先帮孩子发泄自己的愤怒。

可以问问孩子怎么了。是不是很生气啊?是不是很难过啊?帮助孩子疏导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如果孩子无法平复,可以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用其他的方式,

比如跑步、大喊、大哭、拳击等方式来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如果孩子确实能量比较充足,平时可以带孩子多运动,健身,或者报跆拳道、拳击班等等,转化孩子的负面能量。

第二、理解并接纳孩子的情绪

孩子的攻击背后,一定有大量的愤怒在,甚至有很多的恨。

这不意味着孩子就变成一个恶毒、糟糕的孩子了,很多孩子正是无法接纳自己的情绪,才会有暴力行为。

作为父母,不管孩子因为什么想要攻击,父母对于孩子的理由、情绪一定要接纳和理解,

“妈妈知道你真的很生气”“我理解你的这种恨”“我明白你确实是太愤怒了”“你实在不想忍下去了”……

第三、温柔而坚定地拒绝孩子的行为

无论我们多么接纳孩子的情绪,对孩子的行为都要制止和拒绝。

不管孩子如何哭闹,生气,暴躁,也要温柔而坚定地告诉孩子,他的行为,你是不接受的。

这个行为是不可以的,不被允许的。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用这样的方式。

当然,家长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则,不要以暴制暴,用暴力的方式拒绝孩子。

第四、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需求

孩子的暴力背后,往往有不被满足的需求和渴望,

也许是被尊重,也许是被理解,也许是其他的。

但要尝试引导孩子表达出自己的需求。

问问孩子,你这样打奶奶,是不是因为你希望奶奶更信任你,别总是怀疑你?

你摔东西,是不是因为你期待爸爸能对你温和一些,不要因为你考得不好就生气?

第五、角色扮演。帮助孩子提升同理心

在家暴行为中,有一句话,让人毛骨悚然:

家暴的时候,我从未把她当成一个人。

没有把对方当成一个人,你就不会想到对方也会疼痛,也会受伤,也会痛苦。

这是暴力者缺乏同理心的表现。

父母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比如扮演“强者”“弱者”,从中教导孩子,看到别人的痛苦,提升自己的同理心,

而不是一直纵容孩子,让他以自我为中心,觉得自己做什么,别人都无所谓。

否则,孩子就会像地铁上那个小孙子一样,认为打别人都是“打两下又不疼”。

当然,如果孩子出现以下这几种警告性迹象,家长就应该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了:

1. 脾气爆发的频率逐渐增多,或者攻击性表现明显持续时间长达几周,家长完全不能应对;

2. 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了身体伤害,如咬痕、擦伤、头部创伤等;

3. 开始攻击父母或者其他成年人,且行为严重;

4. 被邻居或学校送回家或者禁止玩耍;

5. 影响到他周围人的安全。

对于孩子的优点,作为家长要学会鼓励、引导,对于孩子的不足,也要帮助他们改正和克服,才能让孩子更加健康地发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