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调经案例分享
经方思维:经方辨证依据症状反应。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亦即辨证的尖端,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其主要关键就是在于方证是否辨的正确。
方药的适应证,即简称之为方证,某方的适应证,即称之为某方证,如桂枝汤证、麻黄汤证、葛根汤证、大青龙汤证、柴胡汤证、白虎汤证等等。
简要背景:
今天是3月9日。
1月份她(家人骨折住院,她是陪护,听别的床陪护人员说我开中药可以调理月经,所以才来找我的)因为月经不调1年余找我开过一次中药,当时正是月经第2天,服用了7剂经方,从上次月经至今天,期间来过2次月经,经期正常,血量自己说也正常,今日陪家人复诊,仍有头晕、心悸、乏力,再找我来调点中药。我看了一下就诊记录,当时用的是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而且是患者处于经期用的,服用1剂后,血块消失,当月月经量比较大(在此之前3个月没有来月经)。
简要医案:
任某,女,39岁
初诊日期:2020年1月3日
月经不调1年余,现经期第2天。
患者从2018年8月出现月经不调,2~4月来一次月经,曾经接受过西药治疗,月经仍然不规律,近3个月没有来月经,现在处于月经第2天。
现症:月经第2天,月经量大,色黑,血块多,心悸,乏力,头晕,头沉,双下肢发沉,无恶寒、发热,二便正常。
脉数,舌淡苔白舌边紫黑瘀点。
腹诊:腹部平,腹力2/5,肚脐下左1点压痛。
辨六经为:厥阴病兼有瘀血
辨方证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
处方:
当归10克,赤芍20克,川芎10克
茯苓12克,泽泻15克,苍术10克
柴胡12克,黄芩10克,牡蛎12克
天花粉12克,桂枝12克,干姜10克
炙甘草10克
7剂 颗粒剂 水冲服 每次1袋 每日两次。
2020年3月9日复诊,疗效如上所诉,近2月月经正常,现有乏力、头晕、心悸,睡眠差, 无口干、口渴。
舌淡白舌边瘀斑瘀血点,脉数。
腹诊:腹部平,腹力2/5,右侧胸胁部按之抵抗,肚脐下左1、右1点压痛。
辨六经为:厥阴病兼有瘀血
辨方证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
处方(前方加茯苓量,加龙骨治疗失眠、心悸,加桂枝量,治疗心悸、脉数):
当归10克,赤芍20克,川芎10克
茯苓20克,泽泻15克,苍术10克
柴胡12克,黄芩10克,牡蛎15克
天花粉12克,桂枝20克,干姜10克
炙甘草10克,龙骨15克
颗粒剂 10剂 1袋 水冲服
简要分析:
跳出脏腑辩证的思路,应用胡希恕经方医学体系六经方证思维(半表半里证用排除法,除外表证、里证就是半表半里证,临床上表证、里证容易识别,半表半里证却是最常见的)。
1、六经的识别:
心悸,乏力,头晕,头沉,脉数,诸症看似没有六经归属,但总体属于不足之症,太阳阳明就不考虑了,至于少阳病是“血弱气尽腠理开”抵抗不足的状态,但是少阳是偏于阳性症状,我们也不考虑。排除完三阳,我们再看看三阴,少阴为表症,肢体、肌表的症状还是要有的,本患者不明显,可以除外少阴病,太阴病为里阴证,消化道的不足的症状,上吐下泻的是识别的核心点,本患者无,可以除外太阴病,应用排除法,指向厥阴病。
2、方证的识别:
厥阴病是判断到了,临床还得辨方证(方证是临床疗效的保证),厥阴病有诸多方证,本患者适合哪一个方剂呢,结合条文症状学描述,还是柴胡桂枝干姜汤最合适。也可以将柴胡桂枝干姜汤拆方分析,这样就更明确了。
临床除了重视药证,更应该重视方证,仲景医学属于神农一派,《神农本草经》是单味药证时代,《汤液经》是方证、药证时代,他们所用的理论就是八纲。至张仲景医学,将表、里之部位学内容,引入半表半里,再以部位为核心,将寒热虚实阴阳,纳入病位之中,形成了以病位为核心的六经概念,这个时候产生了《伤寒杂病论》,既有方证、药证,又有六经指导理论。如果只是方证、药证经验的简单记载,那么张仲景医学和汤液经、神农本草经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3、瘀血偏于虚症用当归芍药散,这是常法。
从中我们还要学习胡希恕经方医学体系里面的合方思维(实与实合、虚与虚合,业内说神合一方,神合二方,名也,临床还得求方证)。
二诊调整药物用量,已经说明,其中加大桂枝量有桂枝甘草汤之意,利于心悸、脉数,加大茯苓,因为茯苓可以治疗失眠、惊悸,加龙骨合牡蛎为强壮性镇静剂。(马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