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数 | 卞毓方

文/ 卞毓方

万物皆数。

从文学的角度看,每一个数学家都有他命定的数。欧几里得的千古之名在于几何。祖冲之的百代流芳在于圆周率。牛顿倘若不精通数学,即使被下落的苹果砸昏了头,也不会悟出万有引力。同理,高斯如果不是发明了高斯算法和高斯函数,焉能被誉为“数学王子”。今人想到希尔伯特,想得最多的,无疑是他的23个“希尔伯特问题”,以及数学般明晰的自信:“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书痴陈景润之所以成为家喻户晓的偶像,全在徐迟先生登高一呼的《哥德巴赫猜想》。

周从尧是为数学而生,这是天赋,是上苍的私相授受。

上苍不仅给了他天赋,还给了他相应生长的土壤。那是一个小地方,江苏省阜宁县东沟,名不见经传。

周从尧进的是东沟中学,学校小,资源差,但他碰上了潘秉杰,例外的奇才——放牛娃出身,小学没毕业,自学,一路从初一代课老师做到高三数学教员、东中的教导主任。

在潘老师的调教下,周从尧初中就崭露锋芒。1962年,北京举行数学大赛。参加者,限定为高二高三学生。最后一场决赛,是好中选好,优中选优。难度系数因此也特别大,华罗庚(竞赛委员会主任)预言:“谁能考进60分,就有希望夺得冠军。”

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高三学生唐守文,一举蟾宫折桂:考出了86分!华罗庚喜出望外,特意在家里宴请小唐,以示嘉奖。

华罗庚不知道,远在千里外的东沟中学,初三学生周从尧做此套试题,也能有60多分!

高中,整体起飞。当地土话讲:“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反之亦然:“学生强强一个,老师强强一班。”周从尧是六五届,他考进了清华,是七人之一。但是,进数学系,而且执着终生,步步踩在命定的数上,则是唯一。

天才碰上了“文革”,这是“无理数”。大学毕业分配到湖南西洞庭湖农场,人们领略了他的数,体力加毅力的数:吃饭,最多能吃十七个馒头;挑担,能挑三百六十斤;插秧,有同学戏称其为“插秧机”。

得其所哉!是在农场再分配之后,周从尧进入了湖南计算技术研究所。倘若把周从尧比作冰山,世人只晓得他露出海面的部分:获奖专业户。国家级的,有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的,六项,具体名称略;市级以下的,举不胜举。

世人不晓得的,自然是海面下的部分:理论数学研究。这是他的挚爱。那些年,他在纠缠华林猜想。

这是18世纪的老问题,祖父的祖父的祖父级的了。我国参与这一问题研究的,前有华罗庚,后有陈景润,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1982年,周从尧在陈景润的基础上又有突破。但在公布时间上,比印度学者晚了一步——科学研究没有亚军可言,他只有继续潜回水底。

那年月,我和周从尧俱分配在长沙,是以知之甚详。尔后,我回到北京。再尔后,是21世纪初了,周从尧退休,也搬来京城长住。我俩谈得最多的,是文学。维尔斯特拉斯说,一个没有几分诗人气的数学家,永远成不了完全的数学家,信然。当然也常常谈到数学,对我而言,是补课,是扩展,活用维尔斯特拉斯的话,则可写成:一个胸中无“数”的作家,也永远成不了完美意义上的作家。

光阴荏苒,我俩俱进入了暮年。听他说仍在与数学拔河,权当是惯性作用吧,我以为,就像我,尽管记忆衰退,文思枯竭,每天依旧写写画画,自得其乐。

直到有一天,那是2019年6月,周从尧告诉我,他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了一篇论文,关于同余数的,获得同行很高的评价。我问怎么个高法,他给我看原文:“作者首次发现并用初等方法证明了当今最实用的同余判否定理,而不用BSD猜想。证明过程新颖别致,在理论上具有很大的创新……是一篇不错的数论理论研究方面创新性科研论文。”这使我吃惊。

哈代说过,数学是年轻人的游戏,他说这话时已垂垂老矣,正在撰写不无伤感的回忆。也许有例外(那是上苍的特权),但大体不会错,所以菲尔兹奖有一项硬性规定:得主年龄不得超过40岁。

周从尧此时,已经年过古稀。

记起一个镜头:数学之外,周从尧喜欢绘画,继承的是他祖父的基因。也喜欢散步,出于健康的本能。他住在二环内,常常沿着大街小巷,边走边思考。某日,我乘车经过安定门,瞧见他在人行道上挺胸昂首、大步流星。其时,我盯着他的白发,那真是白,雪一般的白!而后,又盯着他快速远去的背影,那真是快,风一般的快!这不是绘画,不是摄影,而是——数学,是纯粹而明净的数学。

随后,好消息不断传来,他连续抛出了五篇论文。最后一篇,也就是第六篇,发表在2021年3月,题目是《费玛-管训贵同余数判别定理的重大改进及十个新算法》。他的六篇论文,包括了二十五个以上的定理、一个判别准则、一个新函数、两个公设、十个新算法。可以说,在这个方向上,他已攀登到了相对的高峰。他虽然一次找到十个新的算法,解决了众多类型的同余数计算;但是他也发现,更多的难解之题接踵而来,这个王国,好像是一个宇宙,无边无际。同行——自然也都遇到了新的烦恼——不知究竟要如何表达才好。

等待,唯有等待权威的裁判。周从尧没有空等,他抓紧写了一本小册子《千年难题同余数的前世今生》,意在科普。

我忽然想到了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这是个奇才,他破解了一个千古难题庞加莱猜想,并因此获得了菲尔兹奖。更奇的是,此公拒领百万美元的奖金,宁愿身居陋室,过着颜回式的日子,潜心于数学。有人说他傲慢。有人说他矫情。有人说他缺心眼。一家报社的记者前往采访,他闭门不见。记者只好在门外发问:“您为什么放弃巨额奖金?”此公透过门缝,悠悠抛出一句:“我应有尽有,什么都不缺。”

这故事是周从尧告诉我的。他当然不是佩雷尔曼。或者说,他还没有到达佩雷尔曼的“化境”。那么,他正处于人生的哪一个维度呢?


(0)

相关推荐

  • 数学之美,您见过吗?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曾...

    数学之美,您见过吗?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曾说过:"你认为数学无趣,是因为你站在数学花园的外面".的确如此,没有感受过数学之趣.之美,就容易导致对数学的错误认识. 数学的魅力需要深入 ...

  • 大揭秘《数学家华罗庚(上集)》

    大揭秘《数学家华罗庚(上集)》

  • 数学家华罗庚说:学习数学必须踏实,不能踏...

    数学家华罗庚说: 学习数学必须踏实,不能踏空一步. 要踏空一步,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踏空多步,就补不胜补,会使学习上不去,就会完全泄气. 学习数学就是这样,要坚持学习的连续性,也就是学习知识的连续性, ...

  • 大揭秘《数学家华罗庚(下集)》

    大揭秘《数学家华罗庚(下集)》

  • 印度一数学家仅活33岁,留下3900个公式,华罗庚老师给他打100分

    印度把圣雄甘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与这位年仅33岁的数学天才拉马努金并称为"印度之子". 印度之子拉马努金(剧照) 英国剑桥大学的利特尔伍德曾这样评价拉马努金,说:" ...

  • UC头条:万物皆“数”: 你最好学学微积分, 它是上帝的语言

    没有微积分,我们就不会拥有手机.计算机和微波炉,也不会拥有收音机.电视.为孕妇做的超声检查,以及为迷路的旅行者导航的GPS(全球定位系统).我们更无法分裂原子.破解人类基因组或者将宇航员送上月球,甚至 ...

  • 万物皆数,万物皆象,《周易》的生活应用

    作者:张延生 "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易传>中这段话象绕口令,其实是六十四卦实际应用的指导思想. 凡形于外者皆曰象,所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 ...

  • “毕达哥拉斯传”:万物皆数好蹊跷,千古传奇成就高!

    数学职业家 2020-09-04 当科学始祖泰勒斯,像盘古开天辟地一样,好不容易才把科学从神学中分离出来,哪知,紧接着却杀出了一位"共工氏",他像怒撞不周山一样,差点又把科学之天给 ...

  • 门外独白 | 卞毓方

    文/ 卞毓方 季先生--当然是季老季羡林啦--意在扶掖后学,某日面晤之际,为我写下两张荐条,一张给邓广铭,一张给汤一介. 我心里发虚,捏着季先生的荐条,想:这两位都是大家,名气大,年龄也大,我去访他们 ...

  • 万物皆“数”:你最好学学微积分,它是上帝的语言(二)

    微积分不只是一种语言 麦克斯韦的故事展现了一个我们将会反复看到的主题.人们常说数学是科学的语言,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在电磁波的例子中,对麦克斯韦而言,将他在实验中发现的定律转化为用微积分语言表述的方程, ...

  • 从《万物皆数》看数学的优雅(万物皆数)书评

    从<万物皆数>看数学的优雅 文/斯索以 看看我们的周围,喜欢且擅长数学的人有多少?还记得高中毕业.选择文科的那一刻起,我便认为自己摆脱了这恼人的数学,可以自由沉浸在文学的世界.然而事实并非 ...

  • 万物皆数——毕达哥拉斯

    作者:网编整理 丨 来源:网络 丨 发布时间:2019-12-23 17:10 丨 分享 万物皆数-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和它的学派 泰勒斯在哲学上有个对立面,这个人就是首先提出物质运动应该符合数学规 ...

  • 万物皆数

    杀功臣,照样江山稳固. 坑众人,照样安享晚年. 杀人放火照样能金腰带. 除了基础科学领域,整个世俗教育几乎全错,错误的教育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导致错误的人生. <1942>流亡路上,地主对长 ...

  • 万物皆数 遇见数学的美好

    3.14,是一个极具魅力与神秘的数字,它代表了圆周率的近似数,凝结着先人们的智慧:在华二,3月14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它是我们的数学节.因疫情原因停办一年的数学节,在众多数学迷们的翘首以盼之下,重回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