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敬若神明的2位中国人:一个使日本崛起,一个是“军神”偶像

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极大,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儿。

今天要说的这两个人,既不是徐福、鉴真,也不是孔子,他们曾被日本人敬若神明,日本至今仍受他们的影响。

一、朱舜水

朱舜水原本叫朱之渝,日本人不敢直呼他的名字,就尊称他为朱舜水,因为他的故乡在舜水旁边。

朱舜水生活在明朝崇祯年间,被称为文武全才第一人,曾经被礼部推荐当官,但是朱舜水早已看透官场,坚决不肯出仕,只一心做学问。

崇祯上吊、清人入关后,朱舜水积极联络各路义军,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

在此期间,朱舜水不止一次被抓,但他宁死不降,拒绝下跪,清军将领反而被打动,没有为难他。

后来,朱舜水知道复明没戏,又不愿归顺清廷,索性东渡到了日本。

日本当时正在闭关锁国,朱舜水在海上漂流时,经常与日本友人安东守约等人通信。

安东守约佩服他的学识,不止一次前往幕府疏通关系,最终朱舜水成功登上了日本国土,成为日本闭关时期第一个定居在日本的中国人。

有真本事的人不管到哪儿都会被高看。

朱舜水到日本之后,立即被拜为国师,德川光圀尊称他为老师。

此后,朱舜水开始在日本讲学,并且亲自督造学宫。

当时的日本的达官贵人和学者都以听他讲学为荣,纷纷拜在他的门下,就连后醍醐天皇也自称是朱舜水的弟子。

朱舜水主张做学问要以实用为主,他的门生遍布日本,其中,德川光圀开创了有名的水户历史学派,山鹿素行则开创了武士道思想。

可别小看这两样,后来日本之所以强大,靠的就是这些。

在朱舜水到日本之前,日本史书大都是由佛教僧侣编撰的,对历史的连续性和准确性并不看重,他们的目的就是弘扬佛法。

比如说,某人原本被流放,但他在寺庙抄经,最终得到了好报,等等。

又比如,日本源氏和平氏两大武士家族曾经发生过激烈战争,僧侣们在评价其中有些人时,认为他们是因为没有理解佛教教义,才导致悲惨命运。

德川幕府建立后,领导人认为佛教文化的传播不利于维护国家统治和社会稳定,正在此时,朱舜水出现了。

因为朱舜水寄居在水户,所以德川光圀等人就被称为水户学派,他们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组织编撰了《大日本史》。

《大日本史》宣传的思想是“尊崇天皇、贬斥幕府”,认为全天下唯有日本最优秀。

这本书普及之后,日本的民族自信心迅速膨胀起来,到19世纪60年代初期,出现了尊皇倒幕的思想潮流。

紧接着,德川幕府就被推翻了。

自己编的书,最后把自己后代给掀翻了,这种结果,德川光圀一定想不到。

朱舜水也影响了日本武士文化。原来的日本武士大都是些雇佣兵,只崇尚个人实力,不讲原则。

山鹿素行将儒学的道德规范注入到了武士文化中,这才让雇佣兵文化变成了武士道精神。

总而言之,朱舜水在日本二十多年,可以说是将日本人的精神世界重新塑造了一番

二、王阳明

在日本维新派中,有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他打败过俄国海军,创下了东方打败西方的先例,被国外称为“东方纳尔逊”,被日本人称为“军神”。

这个人就是东乡平八郎。

打败俄国舰队后,日本天皇专门为他举行了一场庆功宴,席中,面对众人的一片夸赞,东乡平八郎默默拿出自己的腰牌,给大家看。

只见上面写着七个大字:一生俯首拜阳明。这个“阳明”就是“王阳明”。

其实不光东乡平八郎,当时的日本还有很多人都对王阳明顶礼膜拜。

东乡平八郎

王阳明主张修炼心灵,加强自身能力,进而改变世界。这种思想,正是日本人最需要的。

日本资源匮乏,国小地少,地理上的先天不足始终困扰着他们,因此急需精神上的激励。

“虽然我们地小人多、土壤贫瘠,但是只要我们不断学习,提升能力,就能超越客观限制,让国家得到更好的发展。”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日本出现了一大批试图推翻旧秩序、主张用实际行动变革社会的有志之士。

日本后来之所以能与欧美相抗衡,最主要的原因是明治维新的成功,而明治维新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参与改革的很多重要人物对王阳明心学推崇备至,将其作为自己的行事准则。

日本著名哲学家高濑武次郎曾说“......维新诸豪杰之伟业,无一不有王学所赐”

可以说,王阳明心学唤醒了沉睡中的日本,在无形中将明治维新推向了成功。

即使是现在,仍有很多日本人非常重视阳明心学,比如日本传奇企业家稻盛和夫,他就是将阳明心学应用在企业经营上,一手带起了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被称为“日本经营之圣”。

后记:

尽管日本人自尊心非常强、擅长用学到的中国文化对付中国人,但和我们相比,他们依然“底气”不足。

中国人固然有许多缺点,但和日本人相比,我们的缺点顶多算是枝叶上有瑕疵,而日本则是根部坏了。

枝叶坏了,修剪下就可以,根部要是坏了,那棵树早晚得换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