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手巧捏非遗

“电掣风驰过太行,轻车一跃上吕梁,扶贫科技助收官。//走马观花得益浅,基层深入获知详。庙堂应解县乡难。”2020年10月19日至21日,中国科技馆与山西省科技馆共同组织开展“老区科普行”活动,奔赴山西省岚县、临县,给当地中小学捐赠科普图书及教具,表演科普小品,演示科学原理,调研乡镇脱贫攻坚,慰问贫困户和老党员,看望中国科协两县挂职干部。有感于县乡两级干部直面基层错综复杂矛盾,工作十分不易,特填这首《浣溪沙》,以表情怀。
说县乡两级工作不易,是因为每做一件事都必须求实效,真正解决问题,让老百姓满意。这不,2020年7月16日,岚县建成的面塑一条街正式启用,旨在“传承非遗文化,助力脱贫攻坚”,不仅吸引当地16户面塑合作社入驻,使“岚县面塑”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发扬光大,还带动500余名搬迁贫困群众就业,使脱贫攻坚落到了实处。
面塑是用面粉制作,既可食用又能观赏还可用于喜庆、丧事、祭祀、装饰、馈赠等场合,是一种由民间习俗积淀而成的极具代表性的地方民俗文化。据悉,岚县面塑兴于明代,盛于清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乾隆版《岚县志》中就有“岚县冬长,人喜蒸花”的记载,故面塑又称面花。在岚县,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家家户户都会把自家精心制作的精美面花摆出来,以“供会”形式举行礼祭活动,并作为当地一种特有民俗代代传承。
我们在考察位于城区易居苑小区的面塑一条街时,与入驻的当地面塑艺人交流,了解岚县面塑非遗保护情况以及在脱贫致富中所发挥的作用。袁建华、刘四连都是当地面塑领军人物,两人不仅年龄相差不大、经历十分相仿,两家的店铺也比邻相依,袁建华的女儿刘丽丽、刘四连的儿子史凯文也都成为岚县下一代面塑传承人的代表人物。
今年56岁的袁建华从小就喜欢看奶奶捏面花,那时候因家里穷,大人不让她用白面捏,她只好跑到野外挖红胶泥学着捏。长到十几岁后,逢年过节,或遇红白喜事,她就跟着奶奶和妈妈免费帮助邻里乡亲捏面人;爬孩孩、蛇燕燕、罗汉汉、鱼鱼、十二生肖、财神爷……个个惟妙惟肖,煞是可爱,她的面塑技艺由此突飞猛进。改革开放后,袁建华嫁到岚城镇,为了让家人每天都能吃上白面,过上好日子,她开始捏面塑挣钱,起初一套面塑能卖四五十元,后来卖到五六百元,随着技艺提高、名气渐大,行情涨到一套能卖一两千元。如今,袁建华已成为岚县面塑艺人的杰出代表,制作的面塑一套可以卖到一两万元。
“县里特别重视保护面塑非遗,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入驻面塑一条街还能享受很多优惠,我家的面塑生意也越做越大,一年能有四五十万元的收入。”自小家富起来后,袁建华和女儿刘丽丽开始帮助大家,经常给留守妇女、残疾人和困难户传授面塑技艺,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袁建华、刘丽丽、刘四连面塑作品

刘丽丽是袁家第八代面塑传人,在传承长辈传统的基础上,她的技艺不断创新、题材不断拓展、特色更加鲜明,引入花木兰、灰太狼、超人、花仙子等卡通人物形象,赋予面塑时代特征。她还给作品增加防腐功能,制作的面塑牡丹花可软可硬,花瓣伸缩自如,作品不会开裂、变形,便于长久保存,更加彰显工艺价值。
刘四连已从事面塑创作30多年,2019年,她制作的“龙凤呈祥”面塑作品代表岚县参展第四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展会现场,省委书记楼阳生听说她用八斤白面制作的面塑作品竟能卖出上万元钱的价钱,不禁感叹道“岚县面塑把白面竟然卖到了黄金的价格。”经营面塑生意20多年,刘四连从当年村里的小作坊已发展到如今在县城繁华街段开设大作坊,作品远销太原、天津、上海、甘肃、内蒙、宁夏等地,成为远近闻名的面塑大师。
让刘四连感到欣慰的是,今年30岁的儿子史凯文心疼自己一个人操劳面塑家业,2013年辞去在太原一家企业开数控机床的好工作,回到岚县和自己一同做面塑,开创了史家男孩从事面塑事业的先河。干了7年的面塑,如今,史凯文打心眼里喜欢这门技艺,在他看来,一碗面粉,经过成百上千次的搅、拌、搓、揉,配合使用剪刀、梳子、竹签等家常小工具,巧用裁、压、捏、推、穿、缠等手法塑造成形,然后再经蒸熟、晾干、上色,竟然能变身为一件件鲜艳夺目、活灵活现的手工艺品,仿若世间万物百态,人生苦辣酸甜,个种的况味值得细品。刊
有感于袁建华、刘四连两家为代表的岚县面塑传承人巧思妙作、勤劳致富,特填《破阵子》词一首,以表敬佩、赞叹之情:“岚县婆姨手巧,面团捏就非遗。百态千姿芳兽艳,妙展红白喜事仪。塑彩贺寿祺。//建华四连丽丽,传承发展帮依。致富脱贫期旺健,孔雀牡丹呈瑞吉。创新民艺奇。”

苏青有关文化艺术的文章推荐如下   点击下面蓝字即可跳转

咀嚼中国传统居住建筑文化
本以为(诗)
故乡情(诗)
院士姓名制灯谜
悬念美--对联创作中的极致美
古代诗词中的“信息”
井冈山抒怀(诗)
明月山游吟(诗)
感受诗歌的美好和科学的魅力
毛主席当年为什么挖“红井”
边塞烽火图(诗)
夏日的夜晚(诗)
庐山云雾(诗)
初心不忘怀(诗)
人生四部曲(诗)
西点军校的女兵
我骄傲(诗)
品味密云水库的水
春天四部曲(诗)
诚实的孩子(诗)
生活中的误区
观天平有感(诗)
简体字与比基尼
钱学森谈“花鸟虫鱼”
想起了马雅可夫斯基
大学轶事:“不要脸”的家伙
大学轶事:“不要脸”的家伙(续)
大学轶事:奇特的干浴
爱的花束(组诗)
古崖居探秘
比喀纳斯更为神奇的是“呼麦”
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既种白云又种田
看一个理工男对汉语诗词美学的建构
日落西山彩云随(组诗)
中转巴黎(组诗)
关于国际会议(组诗)
从巴黎飞往巴塞罗那
粥煮天下
粥和天下
粥香天下
走进摩洛哥(组诗)
西班牙一瞥(组诗)
桂林山水颂(诗)
侠女田力传
手谈(组诗)
诗话围棋哲理(组诗)
叩谢高堂享欢颜
话说王婆马泊六
撷朵浪花做书签
奸目贼眉多上位
医务精心仁爱佑
读书有味成时尚
略技人间非游戏
神秘的阿丽娜
金穗编织鲜少女
北坞公园:无盐捂嘴也觉萌
百鸟林中奏交响
点缀芬芳情景融
注:本文将刊载于2020年10月30日《科普时报》“青诗白话”栏目。欲阅读本人更多原创文章,请关注以下微信公众号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在右下“在看”处点一下,推荐给其他人。谢谢鼓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