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丁字湾畔的“百里”村,参观一座清代的蓝氏祠堂 2024-06-15 11:03:39 如果以青岛市即墨区的“即墨古城”为起点,沿着蓝鳌路、鹤山东路出城,转到滨海公路上一直向东走,到了田横镇的地界之后,再穿过几条县乡小路,就可以来到一个叫做“百里”的地方。“百里”,顾名思义,就是一百里的意思。在导航地图上,上述的这条线路走起来大约是53公里(106里)。而在古代,按小路来计算,从这里到即墨县城差不多就是一百里。因此,先民建村时,就以此作为村庄的名称。 (南百里村的位置示意)现在的“百里”,共有三个村庄,分别名为南百里、东百里和西百里。而根据《即墨县地名志》的记载,其中的南百里建村较早,起初就叫做“百里”。只不过后来周边又有了其他村庄,为了区分,它们就各自加上了方位前缀。在即墨姓氏文化领域,“百里”是一个知名度比较高的地方,因为这里是即墨蓝姓四大分支之一的“百里支”的聚居地。蓝姓,为古代即墨望族。根据即墨谱牒研究会的考证,蓝姓先祖于南宋末年由昌阳舁山迁至即墨,此后开枝散叶,逐渐繁衍为盟旺山、瑞浪、石门、百里等分支。其中,盟旺山一支名气较大,明清时期考中多位进士,有蓝章、蓝田等代表人物。 百里支蓝姓在科考方面的成就虽不如盟旺山,但人丁也比较兴旺,家族文化传承也比较好。在南百里村,保存有一座清代修建的“蓝氏祠堂”,很有历史价值。前段时间,笔者曾慕名前去南百里村,参观了一下这座蓝氏祠堂。虽然当时没有开门,但在外面观摩也很有收获。根据祠堂大门牌匾上的时间落款记载,这座祠堂是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十一月修建,距今已有将近150的历史。祠堂后来虽然有过修缮,但总体还是保持了原来的样式,古风仍存,现在已经被列为青岛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百里村的布局比较整齐,横平竖直,有如棋盘一样。这座祠堂位于南百里村的中部偏东处,周边的老宅比较多。而村西、村北、村南,大多是比较新的房子。根据《即墨地名志》的记载,百里建村的时间相当早,应在蓝姓宋末迁到即墨不久后。不得不说,先民在建村选址时的眼光非常独到。百里村的西、南、东皆有大山,而村庄的位置就相当于群山环绕的一块谷地(比较类似南方的坝子)。因为有山的阻挡,百里村虽然距海不远(丁字湾),但也不容易受到海风的袭扰。而山间的平地又为先民们提供了耕作的土壤。数百年来,蓝姓人世居此地,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规模比较大的村落。以此来看,这里的底蕴也是很深厚的。下面的图片,都是南百里村以的实景。现在这个时间还有点冷,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等到夏天去丁字湾畔游海时,顺路也来这里看一看。 赞 (0) 相关推荐 南芦“孝慈完贞”碑与山东巡抚张曜 2021.03.08 星期一 周怡 王振安 山东巡抚张曜"孝慈完贞"碑(王振安摄于2018年). 1 南芦村的"孝慈完贞"碑 南芦村现属于青岛市即墨区田横镇 ( ... 安平深州带疃字的村庄都有哪些,你知道吗? 由于爱好地域文化研究,我写过一溜十八屯,一溜十八岗的两篇文章,其实,这些带屯带岗的村庄不全是一个县的,有的属于深州,有的属于安平,有的属于饶阳,还得加上蠡县等等一些村庄才能凑够数目. 昨天看了深州杨维 ... 看图:参观一座老式的吕氏祠堂,在莱西的吕家泽口村 在莱西市东南部的姜山镇一带,"九泽口"是一个常被提起的概念.所谓"九泽口",就是九个名称中带有"泽口"字样的村庄,除了"泽口集&q ... 胶东隋姓村庄有不少,这个村保留一座老辈的隋氏祠堂 "隋"是胶东半岛的常见姓氏,也是迁来相对较早的姓氏之一.介绍明代之前胶东人口结构的文章,常以"隋姓"举例,<莱阳县志>也称"隋氏" ... 走进游埠镇祝家村:择子塘塍叶氏为叶公后裔 走进游埠镇祝家村:择子塘塍叶氏为叶公后裔 祝家村位于游埠镇政府驻地东北6800米处,村民委员会驻祝家自然村,村以驻地得名.地处三江平原,区域面积0.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45亩.下辖祝家.杨埠头和择 ... 胶东古迹:参观两座清代的功德牌坊,在李沧的大枣园村 在古代,宣扬功德或旌表贞节常以建牌坊的形式体现.过去各府州县的牌坊数量都不少,可惜随着历史的变迁,多数都不传于后世.以胶东半岛为例,笔者暂时只在两个地方见过古牌坊,一个就是烟台蓬莱的"父子总 ... 胶东古迹:参观一座老辈的高氏家庙,在海阳市矮槐树村 地处烟台海阳市徐家店镇辖区内的矮槐树村,此前曾给大家介绍过一次.上一次介绍的主题是"楸树",这个村山上的楸树资源丰富,有"万亩楸树林"之称.实际上,在楸树之外, ... 【走进乡愁】走进马涧镇东方何村:东江畈徐氏清代自浦阳迁来 走进马涧镇东方何村:东江畈徐氏清代自浦阳迁来 马涧镇东方何行政村由原来的东江畈行政村.寺方行政村与社何行政村3个村合并而成. 原东江畈村位于马涧镇政府驻地东北3500米.村民委员会驻山脚沿,因主村东江 ... 袖珍村的巨变——走进丁庄 '到袖珍村看看吧,那里变化大着哩.'邹城市北宿镇党委宣传统战委员孙海燕提议道. 孙委员口中的袖珍村就是丁庄村,由于村里仅有230多口人,相对于动辄几千口人的大村庄来说,称其为袖珍村名副其实. 这是邹城 ... 【山西】刘云霞丨散文/走进丁村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刘云霞:大学学历,军转干部,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侯马市作协副主席.先后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山西文学>.< ... 胶东游记:参观即墨金口天后宫,曾见证丁字湾辉煌的地方 "天后宫",是一种在沿海地区很常见的传统建筑.大凡渔民和商船较多的地方(港口),古代一般都会建设"天后宫"供奉海神妈祖,以祈求出海平海.在胶东半岛,青岛.即墨金 ...
如果以青岛市即墨区的“即墨古城”为起点,沿着蓝鳌路、鹤山东路出城,转到滨海公路上一直向东走,到了田横镇的地界之后,再穿过几条县乡小路,就可以来到一个叫做“百里”的地方。“百里”,顾名思义,就是一百里的意思。在导航地图上,上述的这条线路走起来大约是53公里(106里)。而在古代,按小路来计算,从这里到即墨县城差不多就是一百里。因此,先民建村时,就以此作为村庄的名称。 (南百里村的位置示意)现在的“百里”,共有三个村庄,分别名为南百里、东百里和西百里。而根据《即墨县地名志》的记载,其中的南百里建村较早,起初就叫做“百里”。只不过后来周边又有了其他村庄,为了区分,它们就各自加上了方位前缀。在即墨姓氏文化领域,“百里”是一个知名度比较高的地方,因为这里是即墨蓝姓四大分支之一的“百里支”的聚居地。蓝姓,为古代即墨望族。根据即墨谱牒研究会的考证,蓝姓先祖于南宋末年由昌阳舁山迁至即墨,此后开枝散叶,逐渐繁衍为盟旺山、瑞浪、石门、百里等分支。其中,盟旺山一支名气较大,明清时期考中多位进士,有蓝章、蓝田等代表人物。 百里支蓝姓在科考方面的成就虽不如盟旺山,但人丁也比较兴旺,家族文化传承也比较好。在南百里村,保存有一座清代修建的“蓝氏祠堂”,很有历史价值。前段时间,笔者曾慕名前去南百里村,参观了一下这座蓝氏祠堂。虽然当时没有开门,但在外面观摩也很有收获。根据祠堂大门牌匾上的时间落款记载,这座祠堂是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十一月修建,距今已有将近150的历史。祠堂后来虽然有过修缮,但总体还是保持了原来的样式,古风仍存,现在已经被列为青岛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百里村的布局比较整齐,横平竖直,有如棋盘一样。这座祠堂位于南百里村的中部偏东处,周边的老宅比较多。而村西、村北、村南,大多是比较新的房子。根据《即墨地名志》的记载,百里建村的时间相当早,应在蓝姓宋末迁到即墨不久后。不得不说,先民在建村选址时的眼光非常独到。百里村的西、南、东皆有大山,而村庄的位置就相当于群山环绕的一块谷地(比较类似南方的坝子)。因为有山的阻挡,百里村虽然距海不远(丁字湾),但也不容易受到海风的袭扰。而山间的平地又为先民们提供了耕作的土壤。数百年来,蓝姓人世居此地,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规模比较大的村落。以此来看,这里的底蕴也是很深厚的。下面的图片,都是南百里村以的实景。现在这个时间还有点冷,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等到夏天去丁字湾畔游海时,顺路也来这里看一看。
如果以青岛市即墨区的“即墨古城”为起点,沿着蓝鳌路、鹤山东路出城,转到滨海公路上一直向东走,到了田横镇的地界之后,再穿过几条县乡小路,就可以来到一个叫做“百里”的地方。“百里”,顾名思义,就是一百里的意思。在导航地图上,上述的这条线路走起来大约是53公里(106里)。而在古代,按小路来计算,从这里到即墨县城差不多就是一百里。因此,先民建村时,就以此作为村庄的名称。 (南百里村的位置示意)现在的“百里”,共有三个村庄,分别名为南百里、东百里和西百里。而根据《即墨县地名志》的记载,其中的南百里建村较早,起初就叫做“百里”。只不过后来周边又有了其他村庄,为了区分,它们就各自加上了方位前缀。在即墨姓氏文化领域,“百里”是一个知名度比较高的地方,因为这里是即墨蓝姓四大分支之一的“百里支”的聚居地。蓝姓,为古代即墨望族。根据即墨谱牒研究会的考证,蓝姓先祖于南宋末年由昌阳舁山迁至即墨,此后开枝散叶,逐渐繁衍为盟旺山、瑞浪、石门、百里等分支。其中,盟旺山一支名气较大,明清时期考中多位进士,有蓝章、蓝田等代表人物。 百里支蓝姓在科考方面的成就虽不如盟旺山,但人丁也比较兴旺,家族文化传承也比较好。在南百里村,保存有一座清代修建的“蓝氏祠堂”,很有历史价值。前段时间,笔者曾慕名前去南百里村,参观了一下这座蓝氏祠堂。虽然当时没有开门,但在外面观摩也很有收获。根据祠堂大门牌匾上的时间落款记载,这座祠堂是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十一月修建,距今已有将近150的历史。祠堂后来虽然有过修缮,但总体还是保持了原来的样式,古风仍存,现在已经被列为青岛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百里村的布局比较整齐,横平竖直,有如棋盘一样。这座祠堂位于南百里村的中部偏东处,周边的老宅比较多。而村西、村北、村南,大多是比较新的房子。根据《即墨地名志》的记载,百里建村的时间相当早,应在蓝姓宋末迁到即墨不久后。不得不说,先民在建村选址时的眼光非常独到。百里村的西、南、东皆有大山,而村庄的位置就相当于群山环绕的一块谷地(比较类似南方的坝子)。因为有山的阻挡,百里村虽然距海不远(丁字湾),但也不容易受到海风的袭扰。而山间的平地又为先民们提供了耕作的土壤。数百年来,蓝姓人世居此地,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规模比较大的村落。以此来看,这里的底蕴也是很深厚的。下面的图片,都是南百里村以的实景。现在这个时间还有点冷,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等到夏天去丁字湾畔游海时,顺路也来这里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