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成自己的十年计划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电视连续剧《大江大河》宋运辉台词

我们经常听到老一辈和过来人说这么一句话:“十年磨一剑。”十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怎么修炼是一个非常难落地的问题。那么这十年中分别发生了什么事情,我需要在第几年做什么事情,我如何考核自己每一年的成绩?如果我落后了一两年,那么在接下来的几年如何补救?

在时间管理领域,有两个非常棘手的话题:一个是时间太长怎么订计划,另一个是时间太短、变化太多反而懒得执行。科技变化日新月异,自己光是适应社会快速发展就已经很累,更何况是制订自己的未来十年计划了。如何设定适应自己、拥抱变化、对接未来的发展计划难上加难。因为无法设定具体计划也不知道如何考核,所以无论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都无法得到未来十年后的正面反馈,这是让人非常沮丧的一件事情。

那么怎么做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渐进明细的十年规划,这个计划既可以“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还能拥抱各种变化?其实是可以的。我是试着用比较长的篇幅,给大家分享这个“十年规划”的拆解步骤。

01

用“三条命”的维度思考自己的生命

我相信不少时间管理的老师都会和你讲过这样的概念:人的一生只有30000天左右,或者人的一生只有900个月,来让你无比紧张。

那既然自己余生不多的话,那就赶紧在有生之年用完,是不是只要认真过好自己的每一天,用养生的方式不折腾自己,呵护自己,好好活着,让自己活得开心就可以啦?

于是又出现了另外一个流派来教大家如何通过美颜、养生、美体的方式,保护自己的“皮囊”,让自己如何50岁看上去像30岁一样年轻,还真会有不少人趋之若鹜,然后感慨自己在努力珍惜自己的时间。

其实不管有多少种“如何对待时间”的经验技巧,其实都停留在“我只有一条命”的局限性上来做文章,要么疯狂消耗自己,要么拼命爱惜自己,其实都不是很好的办法,倘若我们站在“我有三条命”的维度来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就会一下子豁然开朗。

这三条命分别是生理意义上的生命、行业范畴上的天命、人类范畴上的使命

生命的范畴,在于你的心脏何时停止跳动;天命的范畴,在于你是否把你自己的最大价值发挥出来,造福行业;使命的范畴,在于你是否带着不少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改变社会,造福人类。

因为人这辈子活三次,所以也会死三次,你只有明白了自己是怎么死的,你就明白自己会如何活下去。这三层死亡的意义分别是:生命意义上的生理死亡,行业意义上的社交死亡,以及被人遗忘的精神死亡

第一层死亡是你的心脏停止跳动,脑子停止活动,那么从生物的角度来说你死了。因此这一个层面,是可以通过参加运动和锻炼的方式,提升免疫力和自身活力来延缓衰老的,但是你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死亡。

不少凡夫俗子在做的事情,是以偏激养生的方式,来养自己的情绪、心情,只要自己开心就好,我才不管其他人如何,如何延缓衰老,其实是有方法和技巧的,但是再怎么提升免疫力,提升自身活力,那也是个体生命意义上的长远,孤独地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当你像一个粒子一样,做着无规则的“布朗运动”,表面上在忙,却没有人知道你在忙啥,没有人承认你忙的事情的成果,你也不会对社会有重大的贡献。

第二层死亡通常在你的葬礼上,你的家人、朋友、认识你的人都来为你最后送行,那么你在社交圈上的地位和角色就死了,你下葬的那一刻,就代表你在社交圈中的消亡。这有点儿像人生的最后结算,多少人愿意停下自己的手头工作,来参加你的葬礼,其实等你活到一定程度,自己心里面多多少少是有数的。

不少人因为自己的任性,自身利益必须最大化,所以绝大多数人无法练就协同作战,成就他人的能力。因为团队协作的底层代码是遵守大家一起默认的规则,而一旦这样的时候,是需要约束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牺牲小我,成就大家,所以大家才会记着你。

你帮助过多少人,你影响过多少人改变命运?人毕竟是社会的人,你的社会地位,也是由你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及在行业中的认可度,自己的社群圈层深度和广度决定的。这也解释了不少人活得像行尸走肉一般,更有甚者被整个所在行业唾弃,活得比死去还难受。

第三层死亡是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也死掉后,在地球上,关于你的所有信息都不再被任何一个人知道,传承,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死亡。有一个玄孙理论,会让你想明白被人记住的意义:从未亲眼见过你一面的你孙子的孙子,因为你为家族的努力奋斗而得到庇护,因为你在社会上的贡献而感到自豪,因为家族中有你这样一个长辈而感到敬佩骄傲的时候,你这一辈子基本上就没有白活。

绝大多数人非常在意第一层死亡,却往往忽视了第二层的深远意义,虽然有些人死了,但是因为曾经帮助过他人,因此被他人所记住。很多人自然也不会去做第三层的努力。为社会做出杰出贡献,影响世人,自然会被世世代代记住。

我们经常在新闻中看到各种夫妻反目、手足相残、为了利益同室操戈的消息。因此,当你琢磨明白:用一辈子的时间,投入两辈子的精力,去成就一个可以影响三辈子人的事业,最后让第四辈的玄孙都引以为傲的,那么这辈子就值了。可以活至少三辈子时长的时间管理,是不是没有人和你说过?

维持生命”这个命题,只要随便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就可以做到;“维持天命”这个命题,得找到自己的能力发挥最大值,光是这一层就要深耕一个领域10年以上,然后再一起影响周围的人;而“维持使命”这一个范畴的思考深度得深耕一个领域30~100年,甚至更长,当你想明白了这个事情之后,你就可以站在更高的维度来考虑问题,很多事情就不是事情,很多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了。

02

用十年维度思考自己的发展

你的规划思考能够到达多远呢?

是10天的规划,还是100天,还是10个月,还是10个季度,还是10年,甚至是100年呢?为什么很多人的计划只能是短期计划而不是中长期计划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短期计划靠自己,中期计划靠他人,长期计划靠家族。

三年为一个公司小规划,你的年度规划得以专业知识和交付效率为主。

五年为一个公司大规划,你的年度计划修炼得结合公司部门发展。

十年为一个经济周期,你的人生修炼得结合经济发展周期,必要的时候得学习行业知识。

二十年为一个行业周期,你的人生修炼得看得懂行业变迁,并得到家人的全力支持。

三十年为一个产业生态链周期,你的人生修炼得看得懂公司的兴衰,然后培养自己孩子的未来。

五十年为一个城市的发展周期,你的人生修炼已经涉及整个家族的兴旺和开枝散叶。

百年为一个国运周期,你的人生修炼涉及怎么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国效力,报效国家,并且让家族成员也可以前赴后继参与进去。

所以当你站在30年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时候,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很多困难都不是困难。无论是科技、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放在30年内来看,其实就是一代人的认知差,如何将30年前的知识体系、经验教训,以及财富积累和资产传承,都已经涉及“传承”的级别了,如果不去传承、经营的话,就会验证了老祖宗的一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不为自己积累经验值,你的下一代就有可能会错过下一个时代的机会。

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心无挂碍在某一个领域深耕细作,成为这一领域非常有影响力的人?但凡我们能够看到出版人物传记级别的名人,都是在人类文明史上,用自己的精力和热情刻下自己为社会贡献的一丝痕迹。

当你明白了传承背后的意义,你就可以明白了:另一半的重要性,另一半在做家庭稳定器时的重要性,配偶的言行举止,以及精神世界和认知观,对家庭,对长辈,对下一代的思想构建至关重要。

一旦涉及10~30年的长期规划,这已经不是一个人努力,而是几代家族的共同努力了,一个家族是否能够兴旺,是在这一个层面上下功夫的,试想一下如果你身边的家人或者另一半是一个没有长远眼光的人,那么光是日复一日的家庭内耗和年复一年的资金盈亏,就决定了这个家族很难持续兴旺,这一点我是有血与泪的体会和感受的。所以努力做一个好丈夫,努力做一个好妻子,努力让自己的家族持续兴旺,也是一个人一辈子需要修炼的技能。

我和我的学员说过这么一句话:不要以为世界很大,其实你只要处理好身边9个人左右的关系,就基本上能够搞定你的小世界了,而这9个人无非就是:你的商业合作伙伴、你的直接领导、你的工作同事、你的朋友圈、你的家人和另一半,以及你的内心世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外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一生绝大多数情况下的命运方向。

这就是我想分享给读者的“生涯规划”的格局观,这不是给自己家孩子找工作的简单规划,而是你和你家人全员参与进去,以及你下一代成长的总体规划。

03

十年内,我能做什么

我们在前几篇推文中中说明了自己的奋斗路线。我们用“先生存,后发展,再实现自我”的三步走的总体指导方针,来统筹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

如果你的年薪在15万元以下,基本代表你还在生存线上挣扎,建议你每月把70%的精力放在专业知识上,无论是在公司还是下班后。因为当你还没有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的时候,月收入一定没有过万,于是70%的精力放在专攻专业知识上,一定有用。

如果你的年薪在15万~30万元,基本代表你可以持续发力进入发展阶段,建议你把每月70%的精力放在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上,无论是在公司还是在下班后。当你夯实了自己的专业知识还没有学会驾驭团队的时候,你需要学习如何和专业以及非专业的陌生人相互协作来共创价值,于是70%的精力放在建立人际关系敏感度,以及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架构上的时候,一定有用。

如果你的年薪在30万元以上,基本代表你可以开始为实现自我价值做准备了,建议你把每月70%的精力放在商业论证和战略分解落地上,无论是在公司还是在下班后。当你已经成为管理者之后,你的下一步反而不是社交圈,而是退居二线,静下心来研读让你自己的思维能力高屋建瓴,能做到谋篇布局的战略思维,于是70%的精力放在提升自己的格局感上,一定有用。

这三个阶段分别可以参考对标为“家庭人均月收入1万元的生存关”、“家庭人均月收入2万元的发展关”以及“家庭人均月收入3万元的自我实现关”,你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条件,设定自己的十年计划以及自己当前处于哪一个阶段,两三年后处于什么阶段。

当你继续用“探索阶段、学习阶段、适应阶段、收获阶段、完成阶段”五个步骤在拆解成长路线图的时候,就会变得特别容易。假设你要花上10年时间,从年薪15万元逐步提升到年薪30万元甚至更高,对你来说,无非就是找到五个进度条一样的小里程碑记录点,那就是我所说的如下观点。

生存关冲发展关的20%进度:探索阶段;生存关冲发展关的40%进度:学习阶段;生存关冲发展关的60%进度:适应阶段;生存关冲发展关的80%进度:收获阶段;生存关冲发展关的100%进度:完成阶段。

即便你再怎么愚笨,花上两三年时间只专注努力打通一个阶段,都可以让自己逐步变强。当你以这样的方式来思考十年维度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十年规划、五年规划、一年规划合在一起,都是在讲同一件事情——改变人生命运。

03

用“十年日记法”设计自己的人生蓝图

我们在上文给大家推演了以十年的时间维度,如何逐步落地自己分别在哪些阶段得做什么事情。那么我们怎么把这些时间,一步一步落地到具体的年月日里面呢?答案就是:站在十年的维度,规划自己每一个阶段要做什么,就可以设计自己的人生蓝图啦!

喜欢电子记录的读者,可以立刻用Excel表格给自己DIY一套电子版本的《十年日记》表格文件,只要开12个sheet作为12个月,然后每一个sheet中画上10列作为10年,31行作为每一天,然后以不同颜色作底色,来标记自己的“发展周期”。

图1 十年日记

因为十年格局尽收眼底,所以第一阶段需要做什么,才能保证第二阶段做什么,我们就会心知肚明,那么哪些事情是不是一定得在今年完成,就不一定这么重要了。

同样的原理,设计当年的年历就更加简单,12列代表每个月,31行代表每一天,然后每三个月微调成一个背景色,于是一年四个季度的感觉就出来了。

图2 20××年年度计划

当你以一张A3纸张的表格来重新审视时间流逝的时候,你会不由得感叹:

天哪,原来把一年的每一天放在一起看,居然是这样子的!

天哪,原来今年已经过去了这么长的时间了啊!

至于你要不要高亮标记第几周、节假日、周末,其实不重要,你如果有时间,可以去认真地微调和设计这一份电子表格到多美观真的不重要,我要做的所有目的无非是让自己开启上帝视角的全局感。

如果不受资金限制的话,作为读者的你可以去海淘日本进口的《石原十年日记》,大概价格在450元左右,当然也有另外一个版本的《十年日记》,价格在100~300元不等。

至于你用哪一本类型的手账记录,写的字好看不好看,并不是我们的重点,我们想要得到的是:通过这些年的记录,我会察觉了什么,我发现了什么?我来分享一下十年日记的十年规划怎么用,怎么做才能够开始看得清自己十年的成长轨迹。

如何计算自己值多少钱?简单!

这个真的很好算出来,拿着自己的工资卡,到所在银行免费打印近三年即36个月的收入流水证明,顺便把近三年的消费记录、转账记录也打印下来,这是一项不要钱的银行服务。

只要静下心来算出每一年的工资收入和非工资收入的总和,就是你一年的年收入了。连续三年记录,就可以计算出来,你这只“股票”的成长走势喜不喜人,当然我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诉大家,50%以上的人是横盘状态,年收入几年都不动。

这种对自己收入的不满意,一旦拉长到时间维度,痛苦系数就会被稀释掉,于是自己的感知能力就会被慢慢钝化,最后不得不趋于频繁,所以当你用上帝视角开始统筹复盘自己近三年的收入变化,赚取工资收入和非工资收入积极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清楚你的命运会如何。

如何知道自己忙得有没有价值?简单!

反向录入自己最近三年,将近1000多天前的自己都在干什么事情,而且把某一天的某一个行为,都看作是改变自己人生剧本的一个小小事件,如果你记录不了近三年,那么今年一年,或者今年上半年也可以。

如果你说你找不到自己前半年在做什么事情,其实只要通过上文提到的翻查数码软件和社交App等方式就可以不断细化自己的生活轨迹、工作轨迹,以及社交轨迹和购物记录、读书笔记、心情变化,等等,这样的工作推荐你手动完成来练习一下手感,原因我后面会详细讲。

当你开始连续记录上一两年的历史痕迹的时候,你会看到自己的一些行为定式,以及年度习惯,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当你在今年的年计划中写“我要减肥,我要读书,我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你的第一时间反应是:我不是在一两年前也干过这事情了吗?!为什么还需要重复去做啊,难道去年失败了吗?

如何监督自己的目标?简单!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当你在某一年的1月2日对天发誓,接下来的时间内,你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请你先郑重其事地将自己要做的事情记录下来。于是你可以去反查去年在做同样事情时候的起心动念,以及准备行动之后,自己第二天,一个礼拜,半个月,一个月之后的表现,是不是这件事情,真的值得你对天发誓?

图3 20××年年度计划

假设我1月3日买了健身器材,或者某样学习资料,或者参加某个学习社团,那么我就会在十年日记上写下这样的话:“今天参加了×××活动,准备让自己有所改变。”

然后关键的就是记得画几根箭头,分别指向3天后,10天后,30天后,50天后,100天后,半年后,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够有所改变?或者在半年后的这一天事先标记一下:半年前的自己曾经发誓做什么事情,现在的我有感受到这个变化了吗?看看自己在持续行动,还是完全忘记自己在干什么了。

然后用定时闹钟分别给自己预定明年同一时间的提醒信息,并且给自己备注上相关的希望值,同时再设定3天后,10天后,30天后,50天后,100天后,半年后等提醒闹钟。也可以用Google Calendar或者QQ邮箱,写定时消息提醒,备注上自己的评论,循环5~10年提醒自己。

因为这预示着你现在的行动可以改变你未来的趋势,并且有持续的良性循环。这也是一个逐渐看清别人给你设定迷雾,自己戳穿自己谎言的识别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重新估算自己的风险把控能力和自律性,以及自己对时间、资源、能力的把控边界值。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对自己的风险边界把控值,控制在一个月内,一个月后的事情,我其实很难计算。

在这一个月中你预料会发生什么,一个月后再来复盘,实际真的发生了什么,没有发生哪些我预期的事情,以及哪些事情我居然没有预料到?试着持续记录12个月,你自己吓自己的紧张感,将会小很多。

记录下来自己在这半年中,学习了哪些知识体系,见了哪些高人,帮助了哪些朋友和陌生人,参加了什么样的活动,推进了什么样的人生主线任务。

再用信息记录软件和其他各类软件做交叉验证,我们会对每一天自己有没有对自己负责的感知度越来越清晰。当你站在现在,给自己的未来设定“加持砝码”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未来自己给现在自己的一种期待,而且10天后的自己和50天后的自己,以及一年后的自己对现在自己的各种殷切期望,这种自己看得起自己的感觉,会在一次又一次的正向反馈中体现出来的。

如果你用提醒软件,给自己的手机发短消息进行自我提醒的话,收到短消息的那一刻,就像是一个历史的我在警醒自己,一个未来的我在加持自己一样,特别有动力。

某月某日的早晨8点出门,你会收到系统设定的循环提醒短信。

【社交】【短信】去年的这一天,你见了某个人,聊了关于什么的人生话题,这会对你的未来有什么样深远的影响吗?今天的自己打算怎么过?

【培训】【短信】一个月前参加了某某培训,今天的你有没有内化吸收,一个月后是否开始学以致用,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呢?

【决策】【短信】半年前的自己决定开始做这件事情,当时的决定是绝不后悔,现在的自己状况如何,是不是依旧不后悔?

【技术】【短信】某某技术其实很难,重点是多写几遍,实现步骤是删除掉重新再来,反复做五遍以上,直到可以又快又好地完成,技术都是一点一点练出来的,别放弃,加油!

有些事情值得不值得?站在未来思考一下。

当你能够看懂五年历史的自己,这五年来的遗憾、纠结、不满、期许,以及资源配置、时间配置、技术支撑、实现步骤、经验积累,那么下一个五年应该如何发力,自己作为自己的专家,就能够对症下药了。

这是一种神奇的感觉,你可以同时和五个不同时空版本的自己对话,这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有时光隧道的话,你会不会立刻回去扇自己耳光呢?赶紧告诉过去的自己,你需要重构自己的人生规划,我过得这么惨,都是过去的自己不努力的结果。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给你省下很多焦虑的时间,你可以记录下来,然后等时光流逝,让10天后的你,100天后的你,10个月后的你,10年后的你去思考这事情重要吗?还能真的感同身受那一天你的感受吗?说不定第二天大脑自动清库存,又嘻嘻哈哈像一个没事人一样了,根本不知道昨天发生了什么。

美剧《西部世界》第一季里有这么一段非常富有禅意的对话,人工智能机器人梅芙和一个江洋大盗机器人说了这么一番话:你以为你的人生目标是抢银行,卷个保险箱和兄弟们一起分钱,然后从此过上逍遥法外的生活。很可惜的是,我看过你的人生剧本,你的人生没有未来,因为在接下来的一分钟内,你们会因为分赃不均而发生内讧,你会被同伴杀死,这就是你的最终归宿。而保险箱里面没有钱,里面其实是空的。

听到这一段的时候我浑身一哆嗦,背后的汗毛都竖起来了,我怎么知道说不定我自己就是某一个高维度造物主的实验剧本,他在戏谑我的人生剧本,我只是他众多角色线中的某一个支线小人物而已,自己以为每天都很努力地为了目标而奋斗,其实一直在原地打转毫无成就。每每想到这一段,我总是浑身起鸡皮疙瘩。

如何检查自己的“人生剧本”有没有被写死呢?试试看花上一两个礼拜的时间,在十年日记上还原出来自己近三年的生活轨迹和学习轨迹,以及社交轨迹,你自己就会豁然开朗。

05

我是如何用十年日记来规划自己人生的

我曾经一度得了轻度抑郁,看什么都是灰蒙蒙的一片,有两三年怎么也提不起精神,感觉自己的人生已经完蛋了。

当我将自己近五年的时间日志中的轨迹,整理到十年日记里之后,我整个十年中一半时间在干什么,基于前五年的所作所为和资源限制,后五年我还能做什么一览无遗。这种感觉,就像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自己得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自我求生,而什么时候是终点我自己也不知道。当我觉察到悲剧还会持续之后,整个人精神就垮掉了,大病一场。

病好一礼拜之后,我告诉自己,那既然都已经这么糟糕了,我还能用什么样的资源,盘活自己的人生?

我修改了我的时间观,不再用一年考虑问题,而是在十年的时间维度上思考以下这些问题。

哪些是徒劳无用特别费时间的事情?

哪些才是隐藏的主线任务?

明天的自己是否会变得更加强大?

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让明天的我变得更加强大一点点?

如果今天状态不好,我能为后天的我准备哪些修炼材料?

10天后的我是不是变强了一点?

如果今天只能做一件改变我命运的事情,那么这个待办事项是什么?

我现在做的这件事情,对我未来的一个月有用吗?

一年前的我做了哪些蠢事?

于是,我不再纠结时间的流逝,不再有“明天就是礼拜几”,以及“几月几日一定得干什么”的时间压迫感,而开始了“基于当下自己”的现状,开始积极自救的自我耕耘工作。参考时间坐标系之后,我不再用绝对坐标系的“年月日”逻辑,而是改用参考坐标系的百分比进度条逻辑,来对抗我暗无天日的灰暗人生。

刚开始我很不习惯,因为还是在周计划的认知逻辑中,到后面我开始慢慢无视周历制度,首先切换到“今天,明天,后天待办事项清单”,不断获得自己人生的三天自我控股权;其次不断用压力测试自己的能力上限和能力下限;再次保持节奏,让自我指挥权变得越来越强,逐步去做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事情;最后盘活自己的人生。

当你开始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来不断修行自己的时候,你就开始慢慢校正自己的人生轨迹了,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自我救赎的过程,但是一旦当自己想明白了之后,就进入不可逆的行动方向了。

我在我的十年日记上少量摘录了我自己在不同年份的“人生闪光点”,这是需要遍历一年的所有行为之后,放到后面几年来检验是不是能够改变人生的关键“人生节点”,以此为评价标准检测出来的。

2013年,在看了上千本书之后我迷茫了,什么都没有做,我只是有一个想法,我觉得我不能再过这样的人生了,但是想要做点什么呢,自己也不知道,而且也没有新动力。

2014年,我开始通过斜杠青年的方式,赚到一部分非工资性收入,然后报名参加了新精英的培训课程,全部学了个遍,大概对生涯规划有了认识和了解,但是又产生了新的困惑和疑问,这些疑问萦绕在我心头,因为有很多事情解释不通。

2015年,我在沪江网校的CCtalk试水录制免费直播课程“如何优化自己的一天”,开始对自我成长、系统思考,以及知识管理有相对深度的思考,连着直播2个月,没有做任何广告,沪江CCtalk也没有做直播位介绍,但是还是达到了累积播放量3.79万,好评度95%的正向反馈,虽然有很多网友我都不认识。

那时候我准备录制付费课程,但是沪江因为要冲刺上市,所以在业务版块和课程版块中做了调整,我讲解时间管理、生涯规划的课程不符合他们英语课的需求,因此没有开成付费课。失望之余,我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还很弱小,需要进一步修炼和沉淀。

于是我开始内部打磨,同年学习了TTT培训师课程,开始对应该怎么上课有了框架级的认知,开始从经验丰富的游击队慢慢向正规军的思维方式进军了。

2016年,因为在沪江CCtalk上无法继续录制课程,所以我转战网易云课堂职场专栏录制课程,先从免费课程开始积累人气,然后慢慢开始构思录制付费课程,并在2016年的月中辞职,准备全身心投入进去,同年年底,我的“职器”课程录制完成。

2017年,我在网易云课堂上陆陆续续开设系列课程,并且花了两年时间遍历全国主要一二线城市,做了市场调研,了解生涯规划相关市场的基本情况。

2018年,我在上海市徐汇区开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工作室,开始给自己做压力测试,并且和其他各大平台合作做测试,开始静下心思考准备写书。

2019年,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思考认知和格局,社交断舍离,进入禅定状态认真写书,五易其稿,完成“出书三部曲”的第一本书。

这是其中的主要脉络,是我在整理我的十年日记的时候,用荧光笔复盘我自己过去1000天中每一个关键里程碑日期,筛选出来,然后通过实践验证和历史复盘,然后一点一点把这些点串起来,整理分析的时候才看得到的大体脉络。

其中每一个月发生的故事,每一天发生的细节,不必在这里详细展开,如果有机会和读者见面的话,我愿意分享其中的一两点感受。

当我开始重新将我自己的人生轨迹,一点一点呈现在十年日记里面的时候,突然间顿悟,这不就是我近期学习的产品生命周期,企业发展生命周期的基础模型吗?

我所要做的,就是去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对标,我每一个阶段发展到了哪里,如何相互验证,并且知道现有阶段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那么按照这个规律发展下去,我只要用心打磨好属于自己的核心产品,自然而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收益,让我能够养得起一个团队,同时一个团队也可以助力我加速产品的推广和传播。

当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逻辑之后,我在我自己的十年日记上,用高亮荧光笔画分了几个模块,分10年完成,分别是如下任务。

第一阶段:好点子。

第二阶段:最小可行性模型。

第三阶段:好产品。

第四阶段:好产品+附属产品搭建产品组合。

第五阶段:有全职团队为我助力。

第六阶段:建立公司的规章制度。

当然在这些不同阶段中,我很显然已经过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第三阶段还在打磨和实践修行状态,而后续的不同阶段的推进,也可以拆分成4.1阶段、4.3阶段等会更加形象具体,落实到每一个细节,我们的主要落实考核目标,就会变得具体可行了。

是不是一旦摸清了事物发展的脉络,自己的知识点学习侧重都会发生改变呢?这就是反向设计自己人生规划的规则和要点。

在独自修行的时候,是一个特别艰难的“至暗时刻”,憋着一口气咬牙熬过去,是特别不容易的,这时候鼓励特别重要。当没有人鼓励肯定自己的时候,试着给不同时间段的自己,发送一封时间胶囊定时邮件,可以时隔一个月,时隔半年,时隔一年,自己给自己写邮件,然后自我督促,自我鼓励,这样的实现方式和技术一点也不难。自己会在某一天不经意间收到自己的一条短信提醒或者邮件鼓励着不同时间版本的自己,在鼓励着自己一点一点往未来的方向努力。虽然知道是自己设定的,但是还是会后背发热,感动到情绪控制不住,眼泪怎么也止不住。

如果你自己也遇到了人生困境,并且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那么不妨试试看,用“十年日记”的方法,来设计自己未来的路线,逐步获得“自我控股权”,你一定可以走出人生阴霾。

转自公众号:HR菁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