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强溪到沅陵(第8篇)
2011年9月23日,我从沅陵五强溪大坝乘坐机动船去沅陵。
其实,我写作这个标题已经是第二次了。第一次是2004年的春节前夕,那是一个隆冬的日子,机动客船在库区里行驶,见到两边的青山及积雪,体验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沅水,别有一番情趣。
顺便说一句,五强溪镇到水库大坝乘船,实际上还有3—4公里的路程。五强溪镇三面青山拥抱,一面面临沅水,在沅水对岸也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可以说五强溪镇是山水中的一颗明珠。青山绿水,真是太美了。如果是大城市的游客初次来到这个小镇,当见到她的美丽时,一定会十分惊讶。可这样美丽的小镇,环境却十分糟糕,主要表现是垃圾太多,“白色污染”严重,在沿河或是流经五强溪镇的小河(或小溪)里到处都是丢弃的垃圾。小镇的建设不错,但商业气息太浓。无论是菜市场或是粉面馆,其价格与县城相比,不差上下。
这次,我是与家人及其侄儿同行的。在五强溪坝址前上了机动客船,先是侄儿坚持要坐快艇,坐快艇仅一个多小时的水路,可我想再次看看沅水蓄水以后的情况。对沅水以前的了解那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印象。那时的沅水汹涌澎湃,一泻千里,船工们在沅水河行船,充满了艰辛和危险。对这段心酸的历史,一般年青人体会不到,但你只要读一读沈从文先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写就的《 湘行集》,就可一目了然了,沈从文先生从桃源乘小船(划子)到沅陵就用了足足6天的时间,而现在坐机动客船也就3—4个小时就到了沅陵县城。(从桃源到五强溪大坝大约100公里水路,五强溪大坝到沅陵县城约140公里。)
库区今天的天气很好,风平浪静,但我的衣服穿得很少。晚秋的天气,阵阵寒气袭人,加上机动船的快速行驶,河风吹进船舱里,更增添了一丝凉意。我怕感冒,没有走出船舱,只坐在窗边观看外面的景色。只见水天一色,库区的水面与山头仅隔一二十米吧,有的房屋建在山顶上或是傍临沅水,沈从文笔下的吊脚楼房屋却很少见到了。记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沅水中旅行,两岸的青山以及山边的吊脚楼房屋美极了,在船上看山顶,要仰起头来,船在河中行,纤夫们在岸上背着纤绳,一步一步艰难地走着,在滩上,还要匍匐在地上爬行,使尽全身力气才能将人工驾驶的船只拉上滩去,如遇高山,在悬崖峭壁上拉纤,船一张头,纤工们不小心,就会被纤绳拖下悬崖,摔成重伤或是死亡,那是常有的事。而飞流直下的船只有时也会被滩上的礁石撞得粉身碎骨,幸运的船只也会遭受重创。这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船工们在沅水中航行的真实写照。
我心中牵挂着一件事,那就是儿时对沅水沿途一些熟悉地方的记忆,如雷回、洞庭溪、横石和九溪。这些地方,在沈从文笔下都有详尽的描述。雷回却是我儿时跟着祖母在那里生活过的地方。当我走出船舱,来到船头,问船老大,才知这些地方却已经走过了,真遗憾。我又向船老大打听,壶头山在什么地方,也就是20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名将马援征五溪蛮,最后兵败壶头山,马援也因此病死在壶头山,实现了他“马革裹尸”壮举的地方。船老大说,壶头山并没有靠近沅水边,还须从沅水边进去数里,才能到达,又是遗憾,在壶头山靠近沅水边的地方也没有一个写有进壶头山的路牌,我想可能去壶头山旅游,另有路径吧。
至于沈从文笔下的那些险滩。如横石、九溪、青浪滩再也见不到它的丝毫痕迹了。沿途只见到平静的水面以及两边的青山,至少我认为,从五强溪到沅陵的这段沅水旅游,可能没有什么意义了。
当机动客船接近沅陵时,见到了离沅陵不远的河涨洲。其实这个洲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洲上除了一些树木外,就是那座巍然挺立的宝塔,显得格外的耀眼。
船近沅陵码头,船老大告诉我,上了码头就有“黑的”前往怀化,要去什么地方下车都很方便。我们一行上得码头,果然有一中年妇女前来问我们是否去怀化,有“黑的”可乘,很方便,我为了避免麻烦,说我们不去怀化。几人将沉重的东西驮出码头,在栅拦外等“漫漫游”或是“的士”车去汽车站,等了许久,才来一辆送客的的士,将我们载往汽车站,在车上,一打听才知今天是卫生检查日,码头不许停放“漫漫游”,才明白今天一上码头就没见到载客的“漫漫游”了。
2011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