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回造化,起死回生!大承气汤功用不容小觑,仲景此方真是太妙了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本方之名称及作用,据陈修园引武陵陈氏云:“方名承气,殆即亢则害,承乃制之义乎?亢即反兼胜己之化(即反侮之义),承者以下承上也。夫天地一理,万物一气,故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物穷则变,未有亢极而不变者。伤寒邪热入胃,津液耗,真阴虚,阳盛阴病,所谓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急以苦寒胜热之剂,救将绝之阴,泻亢盛之阳,承气所以有挽回造化之功也。然不言承亢而言承气何哉?夫寒热流转,不过一气之变迁而已,用药制方,彼气机之不可变者,力难矫之,亦第就气机之必变者,而一承之耳。设其气有阳无阴,一亢而不可复,则为脉涩,直视喘满者死,何则?以其气机已绝,更无可承之气也。由是言之,圣人虽尽人工之妙,只合乎天运之常耳。不云承气而云何?”
又陈蔚云:“大承气汤有起死回生之功,惟善读仲景书者方知其妙,俗医以滋润之脂麻油(即蓖麻油)、当归、火麻仁、郁李仁、肉苁蓉代之,徒下其粪,而不能荡涤其邪,则正气不复,不能大泻其火,则真阴不复,往往死于粪出之后。于是感相戒曰,润肠之品,且能杀人,而大承气汤更无论矣。甚矣哉,大承气汤之功用,尽为那庸耳俗目所掩也。张隐庵曰:伤寒六经,只阳明少阴有急下证,盖阳明禀悍热之气,少阴为君火之化,在阳明而燥热太盛,缓则阴绝矣,在少阴而火气猛烈,无戢将自焚矣。非肠胃之实满也。若实在肠胃者,虽十日不更衣,无所苦也。仲师所云急下六证,若究省不到,不敢急下,且病此者,鲜有能生之。且予尝闻之曰,痞满燥实坚,五证皆备,然后可下。噫,当下者,全不在此五证。”
按:以上两段,颇有至理,学者必须熟读。惟其中“夫天地一理,万物一气,故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物穷则变,未有亢极而不变者”,此系自然界温、热、凉、寒,生、长、化、收、藏之正常变化,人身之生理亦然,至于病理之寒热转变则有不同,寒极绝不致变为热证,热极亦绝不至变为寒证。寒极只能变为内真寒而外假热,即阴极似阳之证;热极亦只能变为内真热而外假寒,即阳极似阴之证。故昔贤有“至虚有盛候,反泻含冤;大实有赢状,误补益疾”之训,在辨证上必须鉴别明晰,以免误人。
再按:三承气汤之功用略有不同,调胃承气汤主要是调和胃气而下邪热;小承气汤主要是微和胃气而下小结;大承气汤主要是急下救阴,热结皆下,其药力较猛,对亢阳灼阴,壮火食气之证,实有起死回生之功,但凡虚寒阴燥便结之证即当慎用。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大承气汤。
本条分三段解释。
第一段:“阳明病,脉迟……大承气汤主之。”本段脉迟,以《脉经》所论,迟则为寒,如汗出,身重,气短,腹满而喘,舌白滑,不渴饮,即渴而喜热饮不多,嗜卧无神而见脉迟,则属于阴盛阳虚而非下证,法当扶阳抑阴,如误下之,即易成坏证而转衰脱。本证表邪已罢,里热熏蒸,故汗出不恶寒;邪热内盛,肠胃燥结,致患者仰卧难以转侧而身重;壮火食气,邪热内壅,故气短腹满而喘;阳明旺于申酉二时,故日晡发潮热,表邪既解,里热已盛,故可攻里;热邪蒸蒸,手足濈然汗出,可知大便已硬。根据以上病情,阳明腑实应下之证悉具,自当舍脉从证,故以大承气汤主之。
第二段:“若汗多……未可与大承气汤。”是太阳在表之外邪未解,必慎用下法,且无日晡潮热症状,则病邪尚未入腑结实,故三承气汤均不可用,应以解表为主。
第三段:“若腹大满不通者……勿令至大泄下。”是言表证已罢,身热不恶寒,口燥渴饮,虽腹大满不通而应攻下。但尚无潮热,是里虽实而燥结不甚,故不用大承气汤,只宜以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以免过下伤正而致变证。
按语:阳明下证,脉迟尚属少见。盖邪热亢盛,肠胃既已燥结,其脉应洪数,或洪实,或沉数,甚则沉伏。据《脉经》所论迟脉属寒,故本证脉迟,疑有错简。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为阳明腑证之攻下药,然胃实可攻,胃虚不可攻。本证胃实,下之当愈,但如下之不得其法,或药力较轻,无力推荡胃肠之燥结,以致下后邪热与燥屎未净。邪热灼心,致心中懊憹而烦;再如腹中硬满,按之实痛,口燥舌干,渴喜冷饮者,则胃肠仍有燥屎,乃可用大承气汤攻下之。若腹微满,按之濡而不痛,口虽燥而不渴饮,实非燥结,纵大便初头硬,后必溏,亦不可攻之。再若仅见心中懊憹而烦,并无燥屎内结之实据,又属于阴虚热烦之栀子豉汤证。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阳明腑证,大下之后,其病当愈,但因邪热与宿食未净,经过数日,邪热与宿食又复结聚于胃肠,六七日又不大便而致烦不解、腹满痛等胃肠结实之证,故仍以大承气汤下其邪热与宿食结聚之燥屎。
按语:此即吴又可《瘟疫论》“疫邪入腑,余邪未尽”“里而再里,一下、再下、数下”之义,特提供参考。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阳明腑证,燥热灼阴,津液枯涸而小便不利,若津液还入胃中,则大便自下而愈矣。今邪热耗伤阴液,大肠失润,则燥粪结聚不下而乍难,结者自结于中,未结者旁流而乍易。邪热熏蒸,有时微发潮热,内热与燥屎阻遏胃肠,热气上冲,故喘冒不能卧而头昏重,如有物覆冒之状。以上病情,皆为燥屎阻遏之征,故以大承气汤下之。
按语:本证必见舌干口燥、渴喜冷饮、脉滑而数,始可下之无疑。如舌苔白滑,或口燥舌干而不渴饮,或渴喜热饮不多,脉沉缓涩无力,又属于阳虚,里寒凝滞,气不运化之证,则大承气汤即不轻试。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二阳并病,太阳证已罢,病邪全归阳明燥化,邪热入肺内蒸,但见发热、不恶寒、日晡发潮热、手足汗出;肠内津液涸竭,故大便难;邪热扰乱,神明不安而见谵语。除以上症状外,必兼见口干,舌苔黄而燥,甚则舌生芒刺,烦渴饮冷,脉洪数或洪实,则阳明腑实下证悉具,下之则愈,应以大承气汤主之。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伤寒六七日,为一经已周,病邪深入阳明化燥,其悍热之气上走空窍而循目系,肝开窍于目,证见“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是胃火伤及厥阴,血燥木枯,目系干硬,是以目睛呆直而不活动,视物昏乱而不识人。无表里证者,是外无寒热头疼之表证,内无腹满实痛之里证。身热虽微而腑热则剧。大便虽未结硬而大肠液燥只觉便难。真阴将竭,水枯无以滋木,此为壮火食气之实证。故应以大承气汤急下,釜底抽薪以救真阴,缓则无济也。此与“少阴自利清水,色纯青,急下之”一条义同,可以互参。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肾主五液,入心为汗。邪入阳明化燥,邪热蒸蒸,津液迫出,故发热汗多。心液耗伤以致木枯土燥,伤及少阴。亢阳亡阴,缓则无济,故当急下,以大承气汤泻阳明之亢阳,救少阴之真阴。此与“少阴口燥咽干,应急下”之一条义同,可互参。
按语:此条应见腹满,按之实痛,始可急下,否则发热汗多、烦渴,恐是白虎证。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太阳病发汗则解,阳明病忌发汗,今发汗不解,则非表证,乃胃热实也。汗出过多,愈亡其阴,致燥屎结硬阻其胃火,伤及太阴,故腹满而痛。阳亢阴亡,则成死证,故当急下以救真阴。此与“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一条义同,可互参。
按语:以上阳明三急下证,与少阴三急下证大体相同,均为阳明亢阳灼阴之证。邪热未盛而早下,则亡其阳;邪热已亢而下迟,则亡其阴。故有缓攻与急下之不同。此仲景立法之妙,学者应深入体会。
再按:阳明急下三证,因文太简略,证据均不够充分,为便于临床辨证,特补充分析如下:上上条“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在少阴虚寒证,真阳欲脱时,亦有张目直视不能转动,视物不明之证,且本节之病,身不壮热,又无燥屎之确据,寒热虚实,殊难分辨。值此危急存亡、千钧一发之际,尤应于烦渴饮冷与否,其人有神、无神等处求之,以作处方用药之根据。上条“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必兼见不恶寒反恶热、舌苔黄而干燥、烦渴饮冷、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腹满按之实痛、脉洪数、日晡潮热、谵语等证,始应急下。如仅见发热汗多、烦渴饮冷,并无其他症状,则为阳明经之白虎汤证。又如发热汗多,舌苔白滑,不渴饮,即渴而喜热饮不多,其人倦卧无神,又属于真阳外脱之证,则白虎、承气绝不可轻试。本条“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必须兼见壮热、烦渴饮冷、舌黄而燥、大便燥结、小便短赤、口气蒸手等证,则急下之,始无疑义。倘汗后不解,腹满痛,并无烦渴饮冷,口气蒸手之病情,则为寒湿阴气内聚,阴盛阳虚,又当扶阳抑阴,如误下之,必有衰脱之虞。以上三证,均为阳明燥热过盛,亢阳灼阴,真阴涸竭,阴液将亡之证,此际必然引水自救而见烦渴饮冷,故以大承气汤急下,釜底抽薪以救真阴,实有起死回生之功,缓则阴绝而逝。如辨证不清,则生死反掌,不可不慎!故特详为分析,以供参考。
再按:阳明急下证,病到严重,昏愦不识人之际,已不知索饮,必须审查,如证见口气蒸手、唇舌焦燥、鼻如烟煤等情,则应急下之,不可迟延。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本条“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应接于上条“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之下,则较为合宜。盖阳明腑证,亢阳灼阴,燥结太盛,故当急下救阴。如初下药力薄弱,见效极微,下之后腹满不减,或仅稍减一二,原证仍在,此即所谓减不足言也,自应再下而使燥结肃清。观此,可知阳明腑证之燥结过实者,当有一而再,再而三之下法,务使燥屎下净为度,此即除恶务尽之义也。瘟疫入里,多有此法。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本条分三段解释。
第一段从“伤寒若吐、若下后”到“独语如见鬼状”,说明伤寒是太阳表证,邪未入里,应当解表,若误吐、误下之后,耗伤津液,复损中气,故病不解。表邪内陷入阳明化燥,身热不退,邪热灼阴,胃肠津液缺乏,以致五六日至十余日不大便,日晡更发潮热。表证已罢,故不恶寒。邪热内扰,神志昏乱,自言独语如见鬼状。表邪既罢,燥屎内结,胃实已盛,当以大承气汤下之。
第二段从“若剧者”到脉“涩者死”,是说明如上证因循失治,病势加剧,发则人事不知,并见循衣摸床,惊惕不安。邪热内壅灼伤目系,故微喘直视,此为热极津枯之危证。可从脉象判断生死,脉弦者正气尚在,阴气未绝,急下之犹有生机;脉涩则正不胜邪,真阴将绝,已属不治之证,纵下之亦难挽回,无法施治,故主死。
第三段从“微者”到“止后服”,是病情较轻,只见潮热谵语,未见不识人、循衣摸床、直视等严重病情,应以大承气汤下之。但服药后,应慎重从事,若服一次大便已通利,则停止后服,因吐下后,津液中气被伤,故不可尽剂。
按语:太阳表证误吐、下后,病不解,自属误治变证,表邪内陷,转属阳明化燥者固多,而转属少阴寒化者亦不复少,特分辨如下:本节各证,如兼见烦渴饮冷,脉洪大或洪数,甚则沉伏,舌苔黄燥,口气蒸手,自为阳明急下之证;若舌苔白滑或舌干口燥而不渴饮,即渴而喜热饮不多,口气不蒸手,脉沉弱无力,或浮大而空,又属于少阴虚寒证,甚则为阴盛格阳,生阳将脱之候,必须急于回阳收纳,缓则无救,若更误下之,下咽立毙。
再按:本条误吐、下后变证至严重时,倘应急下而反失之,或不应下而反下之,则虽能生者,亦必促其速亡。故于救治此项危证之过程中必须详细审查,处方施治为幸!
咽炎久治不愈,十之八九是脾虚
临床数据显示,60%~70%的中国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咽炎,其中,慢性咽炎发病率已达30%~50%,且仍有上升趋势。
慢性咽炎,中医习称「阴虚喉痹」或「虚火喉痹」,是现在很常见的咽喉病之一。
症状看起来轻浅,但是缠绵难愈。病程短则数月,长则数年或数十年。
注意一个字,那就是“虚”。大家知道,很多病一摊上“慢性”两个字,都会出现虚。虚是什么呢?它指的是某方面的过度消耗。
比如教师讲课多容易耗气就是一种典型。慢性咽炎也是“虚火”的存在。
慢性咽炎会引起喉咙痛、痒,很多人误认为是热气、上火,于是自己去买凉茶来喝,或者用鱼腥草之类清热解毒。
但其实多数慢性咽炎患者体质偏寒,而喉咙处的火为虚火,并不适宜用凉茶来灭火,且凉茶多选用寒凉之品,容易败脾伤胃,虚火更旺。
脾虚型的慢性咽炎
治疗慢性咽炎,中医大多认为是阴虚火旺,常用滋阴降火,养阴润肺,滋肾等方法。
已故“国医大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中医界著名医师干祖望教授曾指出,“真正属于阴虚者,十无二三;而脾虚者,十居八九”。他的“从脾治喉痹”治愈率达89%,有效率达98%。
大部分慢性咽炎患者的病根在于脾虚。《素问·阴阳类论》也讲到: “喉咽干燥,病在土脾” 。
虽然慢性咽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环境污染,抗生素滥用,急性期治疗不当,不合理用嗓习惯等,但最关键的还是与饮食失节有关。
过食高热厚味,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劳逸失当,都会损伤脾胃元气,脾主运化,主升清,消化运输水谷精微。
咽喉粘膜是肌肉的一部分,需要津液的濡养,如果脾虚了,消化吸收和运化的能力就会减弱,生成的津液就会减少;
同时,升清、运送能力下降,没有足够能量把津液运输到咽喉处。当然就会出现口干,咽喉干燥疼痛,有异物感等症状。
脾虚型的慢性咽炎,除了咽干咽痛、灼热、咽痒、异物感这些普遍症状外,还可能有:
胸闷(胸前有闷塞感);头晕乏力;大便稀溏;颈部两侧有牵引性疼痛(严重的可能误以为是落枕);容易恶心呕吐(晨起漱口刷牙,容易出现恶心呕吐)。
这些症状不一定全部都会出现,可能只会出现1-2项。
对于脾虚型的慢性咽炎,治疗上自然是补脾益气升阳。代表方就是补中益气汤和参苓白术散。这两个方剂现在都有中成药,大家要对证选用。
参苓白术散组方: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白扁豆,白茯苓,人参,甘草,白术,山药。
每次服用时,最好用枣汤送服。
功效为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由于它的组方为四君子汤加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因此同时还兼补肺气。
在咽炎发作的急性期可以点刺少商穴,缓解不适。
点刺出血可以清泄肺热,能缓解咽喉肿痛。如果不会刺血,用力掐上3-5分钟也可以.此外,我们还可以按揉列缺穴和照海穴,治疗慢性咽炎,效果不是一般的好。
列缺,通任脉;照海,足少阴通阴跷脉。系络在肺系、咽喉、胸膈之间,对肺系、咽喉、胸膈的病变有治疗作用。
照海穴是八脉中的一个代表性穴位。属足少阴肾经,通阴跷脉,是八脉要穴之一,有滋肾清热,通调三焦之功。
可缓解胸闷、嗓子干痛、声音嘶哑、慢性咽炎等症状,对肩周炎、失眠有辅助作用。
在按摩这个穴位的时候,要闭口不能说话,感觉到嘴里有津液出现,一定要咽到肚子里去。
一般来说,点揉3到5分钟后就会感觉到喉咙里有津液出现,疼痛也会马上随之缓解,升发的津液易于滋润喉咙,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吞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