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流传千古的良方:黄金散

一个流传千古的良方:黄金散,只要学会用,可治10种病!

古代人们注重内科,轻视外科,但明朝有一位叫陈实功的医生,却以其高明的医术,让人们对外科不敢小觑。由他所著《外科正宗》,记录了很多实用方剂,让后世无数人受益,如意黄金散就是其中一味。

如意黄金散之名,一指其形为黄色至金黄色的粉末,二来其所用药物,包括了姜黄、大黄、黄柏这些黄性药材,加之其在治疗痈疡、疔肿、乳痈、丹毒、漆疮等方面起到的如意神效,名为如意金黄,实不为过。

组成:

姜黄160克,大黄160克,黄柏160克,苍术64克,厚朴64克,陈皮64克,甘草64克,生天南星64克,白芷160克,天花粉320克。

方中天花粉、黄柏、大黄为君药,苦寒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消肿排脓。血和则肿消痛止,辅以姜黄活血消肿止痛;白芷解表止痛,消肿排脓,使热毒从外而出,与君药合用,内外分消热毒之邪。佐以苍术、厚朴、陈皮,燥湿健脾,理气化痰,以杜生痰之源,且助气血生化,鼓邪外出。天南星生用,以毒攻毒,散结消肿。使以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缓和药物毒烈之性。

诸药相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非常明显。

制作:将上药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密封存放。

此方如今被制作成成药,为外用非处方药,在大的中药店或中医院一般都有售。

虽说原本是用于疮痈初起、红肿热痛、小儿丹毒、疮疡及无名肿毒等病症的治疗,但其实它有许多新用途,比如哺乳期堵奶,敷这个可疏通奶结,风湿性关节炎、流行性腮腺炎,甚至原发性肝癌疼痛等,也可用它外敷。

风湿性关节炎

取如意金黄散适量,加水调成稠糊状,摊于油纸上,厚约5-7毫米,面积略大于红肿处,外贴患处,每日换药1次。急性患者一般外用2-3天后即可见效,红肿热痛可大减,继而恢复正常。

流行性腮腺炎

取如意金黄散适量,用陈醋或凡士林适量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直至症状消失为止。《中成药新用途》一书记载,有人应用如意金黄散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患者189例,结果无一例发生后遗症。另据《陕西中医》报道,张清旺运用金黄膏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患者63例,全部获得治愈,且未见复发。

脓性指甲炎、甲沟炎

据《中医杂志》报道,用金黄膏治疗脓性指甲炎、甲沟炎患者39例,经用药1~2周后,全部获得治愈。与口服或肌注抗生素组相比较,疗程明显优于抗生素组。

治原发性肝癌疼痛

取如意散适量,用饴糖调成膏状外敷疼痛部位,每日换药1次。《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报道,方继立等用加减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原发性肝癌疼痛患者50例,分为晚期I、Ⅱ、Ⅲ级疼痛。总有效率为98%。

另有人用如意金黄散加冰片、乙醇治疗原发性肝癌疼痛患者71例,全部收到止痛效果。疼痛程度在前二类之间。

用法:取如意金黄散100克,冰片20克,乙醇(70%)50毫升,共调匀成糊状,外敷疼痛部位。每日1次,疼痛严重者每日换药2次。直至疼痛消失止。

还有一个让人惊掉下巴的内服法,据《河北中医》1981年第5期报道,刘蓝亭用口服法如意金黄散治疗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50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28例),治愈者45例,治愈率为90%。口服金黄散治疗糜烂性胃炎患者30余例,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4例,均获较好的疗效。

除了以上用处,黄水疮,脚气,跌打损伤等等,如意黄金散都可发挥效用的呢!

陈实功因写作《外科正宗》,很多人都认为他是外科方面的专家,内科可能不咋样。实则外之症必根于其内,许多体表疾患都是因为体内问题而发于外。故陈实功的内科医术相当高明,为清廷御医。

很多人都知清宫八珍糕,是颇有名气的补脾食疗方。自乾隆40年以来,历代皇帝、皇后、嫔妃、皇亲国戚、王公大臣等等,无不竞相服食。慈禧太后也喜吃八珍糕,直至晚年,服食八珍糕从未间断。其实这个八珍糕,正是陈实功的家传秘方呢。

八珍糕之取材,均是药食两用,被陈实功记录在了《外科正宗》,并夸赞其“服至百日,轻身耐老,壮助元阳,培养脾胃,妙难尽述”。生在古代,陈实功寿命却达到80多,应是和常吃八珍糕有关。

外科疮疡有一个好用的中成药——如意金黄散

导读:如意金黄散治疗阳性痈疖效果非常好,几天就可有脓液流出,文中又介绍了肝癌疼痛、跌打损伤、腮腺炎、痔疮……甚至不孕症,看来如意金黄散的价值还很可挖掘。(编辑/王超)

如意金黄散临床应用

作者/陈中华、宋风珍、刘丽君

如意金黄散一方载于《清太医院配方》。由花粉、黄柏、大黄、姜黄、白芷、厚朴、陈皮、甘草、苍术、南星共为细粉(编者按:同仁堂有中成药),以上诸药配合具有活血化瘀、燥湿祛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原方用清茶或葱汤调敷患处,现在临床配成30%软膏,称如意金黄膏或金黄膏。

用于痛痈发背,妇女乳痈,跌打损伤,干湿脚气,诸般疔肿和顽恶肿毒、疮、疖等。

病案举例

1、陈城,男,60岁,颈后长一砍头疮,查体,红、肿、热、痛,面积2.5×3.5cm,用30%金黄膏三天后疼痛减轻,四天后有脓液排出,红肿逐渐消退,两周后痊愈。

2、李立红,女,55岁,颈后多发性疖肿,顶端部分已化脓,有脓栓,因患者有糖尿病,一方面控制糖尿病,另一方面全力应用抗菌素,同时外敷30%金黄膏,15天后红肿消退,栓子自行脱落。

3、陈强,男,17岁,左上眼睑麦粒肿,红、肿、痛。看东西受影响,用30%金黄膏三天后红肿现象明显消退,脓液排出,一周后基本恢复。

4、马鹏,男,16岁,臀部多个皮脂腺囊肿,并混合感染,反复发作,局部除红肿外,部分已有波动化脓,也未行切开,外敷30%金黄膏,口服一般消炎药,5至7天后脓液排出,自行消退。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并且历经漫长岁月而不衰,即在现代医药学迅速发展的今天,仍独树一帜,显示着无限的生命力,其原因在于中药有卓越的疗效,能够经受长期实践的考验,千百年来对维护我国人民健康一直起着重大作用。我们做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对于祖国这个伟大医学宝库,应该努力去钻研,挖掘,开发,发展,发扬光大。中西医结合提高疗效,造福于人类。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11卷第4期

如意金黄散的临床新用

作者/陶开国

如意金黄散始见于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由天花粉、姜黄、黄柏、大黄、生南星、白芷、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被明代医家张景岳誉为“止痛消毒之圣药”。一般用于痈疽肿毒初起,脓未形成,局部红肿坚硬,灼热疼痛者。临床治疗多种疾病均卓有效验,兹分述于下:

①痛风 用金黄散加水调成糊状,摊于纱布或油纸上敷于患处,隔月1换,能收到消炎镇痛,清凉舒适之效。

②疥疮 用金黄散适量加入精制硫磺粉10克,入猪油内调匀,涂擦患处,用药前应先用中药水或华佗消毒液兑水洗澡后擦药,每日2次,3日内不能洗澡,并禁食烟酒及刺激性食物可取得较好疗效。

③痔疮 取金黄散20g,生肌散1.5g(北京中药厂)冰片粉1.5g,凡士林250g,上药混匀调烂成软膏备用。敷药前必须坐浴后,将药膏敷于患处,敷料固定,间日1换。

④不孕症 症见小腹隐痛或腰骶胀痛不适,妇检无器质性病变而多年不孕者,用金黄散加水调成糊状,摊于纱布上贴于小腹中加TDP神灯照射1~2小时,每日1次,1~2月为1疗程,并配合中药内治,经治多能受孕。

⑤静脉炎及干性坏死 用金黄散加醋调成糊状局部外敷,每日2次,药后2~3天获痊愈。

⑥跌打骨折、扭挫伤 立即用金黄散与95%酒精或鲜猪胆汁调拌成糊状,敷贴于伤痛处,3日内消肿止痛散瘀。

⑦急性副睾炎 取金黄散、芙蓉叶适量调蜂蜜水敷于患处,可获殊效。

⑧关节型银屑病 用金黄散调茶叶水敷于患处,每日一换,可收到满意疗效。

@阑尾周围脓肿 采用金黄散加蜂蜜调成膏状敷于患处,每日1换,同时内服清热解毒、通里攻下,行气活血中药,能收到较好效果。

@肝癌疼痛 肝癌后期常出现肝区疼痛,口干、尿黄、舌边尖红绛,脉弦数者,用金黄散加水调成糊状,摊于油纸上约5毫米厚,敷于肿块上,周径略大于肿块,隔日1换。可收到止痛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总之,金黄散的临床新用相当于广泛,还可治疗麦粒肿、小儿前囟积液,急性淋巴结炎、急性腮腺炎,风湿性关节炎以及虫毒伤等多种疾病,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总结。

——泸州医学院报1994年第6期

养眼睛,先补脾!清代林珮琴的方子,补脾,治眼涩眼红,值得一学

昨天,我写了一篇小文说,介绍了用健脾之法,治疗小儿假性近视的经验。

很多读者朋友看了以后,觉得深受启发,表示说,之前确实想不到,脾虚和近视之间,有如此密切的关系。

其实,翻开中医古籍,我们会发现,眼睛不好的时候, 以脾论治的经验,比比皆是。

这不,在《类证治裁》里头,就有这么一则小医案。

《类证治裁》,是一部清代医书,作者是林珮琴。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临床著作。

一次,林珮琴医治一个妇女。

这人啊,产后心情郁怒,估计也是婆媳关系紧张、夫妻关系不合所致。时间一长,这个人就犯病了。

什么病呢?一开始,眼睛发红、发涩,接着就开始肿痛,连睁眼睛都睁不开了。

怎么办?很多医家都觉得,肝开窍于目,再加上患者产后郁怒,所以肯定和肝郁化火有关系。于是,就用了大量的疏肝解郁、清热化火之剂。结果,效果不理想。

最后,患者找来找去,找到了林珮琴来医治。

林珮琴是怎么看的呢?他认为,患者的问题虽然在于肝,但是根源却在于脾。这是典型的肝强脾弱啊。

于是,林珮琴就写了一张配伍。药材用的是什么,医案里是一清二楚地记载了。至于用量,却没有记载。但见——

砂仁、陈皮、白茯苓、白术、天麻、炙甘草、菊花、川芎、山栀子、草决明、大枣。

与此配合,还有一个外用的熏洗方,用药蚕沙、夏枯草、冬桑叶、菊叶。其中的菊叶,现在很少用了,它是可以清肝明目的药材。

结果,患者用这个配伍,很快就控制了症状,到最后完全康复。

这里头到底怎么回事呢?

我们从林珮琴用的那些内服药来入手分析——

砂仁、陈皮、白茯苓、白术、天麻、炙甘草、菊花、川芎、山栀子、草决明、大枣。

这里头,很明显,是两队药材。其中一队,入脾经,是健脾的,包括砂仁、陈皮、茯苓、白术、炙甘草、大枣。很显然,它们在一起,共奏健脾益气、行气消胀之功。

第二队,很显然,是入肝经的,包括菊花、川芎、天麻、栀子、决明子。它们在一起,奏清肝去火、平抑肝阳之功。

也就是说,在传统的清肝解郁的疗法之上,林珮琴注重健脾益气。

这是什么道理呢?

熟悉中医理论的人都知道,脾属土,肝属木。木,能克土。木克土的状态,也会发生演变。如果脾土太虚弱,肝木对脾土的克制,就会变成所谓的“乘”,形成“土虚木乘”之态。所谓的乘,意思是就是,过分地克制,使劲儿地欺负你。

医案里的患者,产后想必是脾胃虚弱。在这个时候,偏偏又家庭不和,郁怒不堪、肝郁。她的脾土太弱了,肝木一看,好,我正愁没处发泄呢,那我就使劲儿欺负你,于是就形成了肝气过旺,木气乘土。也即是说,患者此时之所以肝火上炎,目赤肿痛,肝气横逆,原因之一,是脾土太虚弱。这就好比一个人比武打雷,他的对手太弱了,他就开始逞能,忘乎所以、飞扬跋扈。

另外,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能生化气血的脾土过分虚弱,令肝血得不到补充。脾作为气机升降之中枢,它的虚弱,也导致肝气升发不畅。所以,在肝血不足,肝气不畅的情况下,患者日久就肝郁化火,火势上炎。

总之,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脾。

我这么解释,你懂了吧?

因此,治疗的关键,不在于清肝去火,而在于健脾。这就是所谓培土制木。脾强了,对肝木形成了一定制约,它就会收敛一些锋芒和火气了。

这就是林珮琴,为什么在配伍中,大量使用健脾益气药的缘故了。

你看,眼睛的问题,说到底,又牵涉到脾土了。你说脾和眼睛之间的关系,密切不密切?

我为什么把这个东西详细写出来呢?

我就是想提醒您,如果你也是一个,眼睛干涩、红肿、涩痛,或者说视物不清,视线模糊,用眼之后感觉到十分疲惫的人,同时还脾气易怒、容易烦躁,我建议你反思一下,看自己的脾胃消化好不好。比如说,你在有上述问题的同时,大便不规律,便溏,总爱跑厕所,或者腹胀、食欲不振,那你就该从健脾做起。脾土强大,可以制衡肝木,培土制木,你的问题说不定就可以得到很好地改善。这是基于中医经典藏象理论,得出的建议。

当然了,诊断脾虚肝旺之候,是一个十分专业的事情。患者脉象,往往是弦脉,但可能偏弦缓、弦细。舌苔,可能是白腻的,也可能略黄。患者多伴随消化不良的症状。这些辨证,在专业中医人的眼中,不算什么难题。所以,非专业读者,最好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借鉴文中所述方药。

总之,中医里头的学问,说起来,都是很有意思的。中医是医学,更是哲学,也是人生之学。我们研究中医,就是在研究这个世界,研究人心和人性。你说是不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