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蒙止观》基本段

我有多久没有认真背书了。

暄桐教室最近一直在读《童蒙止观》,最近布置的一项作业,要背诵一段文字,称之为基本段,内容如下:

童蒙止观是天台宗智顗的一本书,用余秋雨老师的话总结,天台宗就是十二个字:

圆融三谛、止观双修、一念三千。

我已经没有了机械背诵的能力,又深感自己语言理解能力的匮乏,因此,这真的是非常困难的一次作业。

我是怎么背下来的呢?

那天,带着娃去颐和园闲逛,然后她们就磨磨蹭蹭,我实在催不动她们的脚步,于是干脆拿出手机里这张图片,开始和尚念经一样地念,然后终于背会了。

然而, 我深深感觉到自己记忆能力的下降。

我试着用自己的话,把上面这段文字翻译一遍:

“过去的早已消散无踪,现在也从不为我们停留,未来却总在或有或不会有的远方,穷尽三世轮回,我们也无处寻找时间的踪影,拥有的便只是此刻,一霎那。

建立在时间之上的一切,便只是因缘和合的呈现,我们内心的执念,便也无处依托。

没有了执念,反观万事万物,便明白了生灭的道理,也就没有永恒与绝对的正确,由此产生对于人世间一切内容的全新观感,路并不只有一条,空并非无,而是孕育在可能性当中的“一时即圆满”。

然俗世中人,无从远离尘嚣,依旧还有许多一霎那的选择,这些选择才是我们人生的方向,这份真实也值得重视,人生终归要有所依托。

对于选择的郑重,是我们要修行的功课,是我们的一系列觉知塑造了我们的选择,是我们的眼耳鼻舌声意,产生我们独特的色声香味触法,这便是我们的觉知,我们了知了选择的根源,在于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思,便知修行即是在行住坐卧中下功夫,让我们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让我们看见自己,也看见他人,看见那个蕴藏无数解释和变化的宇宙法则,放下个人的执着,放下紧紧抓住某些事物不放手的贪心妄念,让你的心宁静如水,清澈见底,光明如日月,让你在这份宁静和止息当中,孕育智慧的种子,明心见性,一念三千。”

此刻,我终于了知弘一法师所写“悲欣交集”的含义。

不明白的时候,觉得记下来都是难的,记下来以后,觉得理解起来是难的,觉得自己理解一点了以后,发现真正难的是做。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这样的一套系统,它真的很像武林秘籍里的心法要诀。

你打通了任督二脉,对你来说就有用。

这个需要机缘,很多时候是外缘助力,所以,要感谢生活的多变,要有眼光识得变化的契机,要有深沉的自信,沉着的努力。


早上写了一段关于时间管理的内容,事后想想,所谓修行,不是那么玄妙脱俗的,从小事做起,每一天做起,假以时日,总会有所进益吧:

1、我们说自己没有时间,通常的意思是“我没有时间做这件事”,而与此同时,你一定有时间做了别的事。

所以,时间的背后是选择,而一系列选择就是你现在人生的模样。

2、了知无常,知道“人生实难,有生必灭”,很多选择都会容易,因为你一定会把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排在最前面,把计划放在未来是最不靠谱的,因为未来不一定来,这次疫情相信大家都有体会,只不知这种体会能持续多久不被日常掩盖。

这种对于无常的警觉才是产生时间小气鬼的意识源。

3、“休息”跟“日常节能”是同样重要的,我给孩子写了两句话

“有愿心无目的,有行动无情绪”,也是我自己做事想要的状态。

这就是做事的节能模式,远比纯粹躺着耍手机要好的多。

4、我目前每天的活动内容:

做家务(一般会听音频,或者娃在旁边给我念书),自己读书,练字,写日记或公号,跑步,给娃娃弄一些学习内容,不一定每天都能完成所有项,但基本上就是这几样事情循环。

每周问问父母的身体情况,每周有一次家庭成员的爬山或者徒步,这个是这一年养成的习惯。


昨天下午,家里唯一完整的一面白墙上,出现了下午阳光的投影,我一直想要把这面墙布置成作品墙,却一直在犹豫,如今,我大概无需再犹豫了。

放下一些必然,保留一些可能性,这便是答案。

这便是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