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人,七八个胃不好,中医如何认识治疗?

西医将胃炎分很多类型,常见的有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等,在中医多属于胃脘痛范畴。

脾气主升,以健运为主,胃气主降,以通为顺,脾气盛则胃肠吸收的精气能够输布于全身,胃气降则污浊之气能顺利从肠道排泄而出。

如果脾胃的运转功能失常,胃气不能化水谷,精气化生无源,不能输布于全身,或胃气不降,则污浊痰湿浊气壅阻胃肠道,所以便会发生一系列胃肠道的症状。

肝和脾关系也非常密切,如果肝气横逆,所谓木克土,就会影响脾胃的运转消化,胆气主降,和胃气相通,如果胆气和胃气不下降,将便容易发生气机上逆的现象,很多反流性胃炎出现口苦、反酸、嗳气、呕吐等症状,都跟这个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所以胃肠道的疾病病位虽在脾胃,但是跟肝胆关系也非常密切,可综合发病,或表现为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症状,虚主要指的是脾虚,可表现为脾气虚,脾阳虚等,其他的胃气不降、胆气上逆、肝郁、气滞血瘀、湿阻等等都属于实证的范畴,上面些情况经常相兼存在。

伤寒论有半夏泻心汤,就是以辛开苦降的方法,解除寒热互结导致的痞满疼痛的症状,实际临床上也可以灵活加减,根据每个人的证候不同,比如偏气虚为主的,可以在这个方法的基础上增加黄芪、党参、白术的用量;热结明显的可以适当的应用苦寒药,比如黄芩、黄连、蒲公英,但个人建议不宜过量,不宜常用;气滞明显的可以加入木香、香附、乌药等药物,增强理气止痛的作用。

关注我

更多的中医养生文章的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