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导读(四)——第1卦《乾》卦文言(上)

乾卦第一:乾下乾上(乾为天)

自强不息,与时携行

原文】

《文言》曰:“元”者,善之(cháng)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注释】

(1)文言:“文”,饰;“文言”,《乾》、《坤》德大,故特设文饰两卦之言,为《十翼》之一,又称《文言传》。

(2)善之长:元者,生物之始,天地之德莫先于此,故于时为春,于人则为仁,而众善之长也。

(3)嘉之会:亨者,生物之通,物至于此,莫不嘉美,故于时为夏,于人则为礼,而众美之会也。

(4)义之和:“义”者,宜也;“利”者,生物之遂,物各得宜,不相妨害,故于时为秋,于人则为义,而得其分之和。

(5)事之干:“干”,树木的主干,而枝叶所依以立者也,即根本。“贞”者,生物之成,实理具备,随在各足,故于时为冬,于人则为智,而为众事之干。

(6)体仁:以“仁”为体。“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得之者尊。故曰“体仁足以长人”也。

(7)合礼:“礼”,交接会通之道,故与通配,“五礼”有:吉、凶、宾、军、嘉,故“嘉”合于“礼”也。

(8)和义:“和”,合;利者,裁成也,君子体此利以利物,足以合于五常之义。

(9)贞固:知正之所在,而固守之,所谓知而弗去者也,故足以为事之干。

【译文】

《文言》说:“元”,是众善的首领;“亨”,是美好的汇合;“利”,是义理的统一;“贞”,是事业的根本。君子履行仁义就足够可以号令大众;众美结合就足以符合“礼”;利人利物就足以符合“义”;坚持正道就可以成就事业。君子身体力行这四种美德,所以说:“《乾》卦象征天,具有“元、亨、利、贞”这四种品德。

原文】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注释】

(1)龙德而隐者:以人事释“潜龙”之义。

(2)遁世无闷:道虽不行,达理无闷也。谓逃遁避世,虽逢无道,心无所闷。

(3)不见是而无闷:“是”,赞许。世人虽不己是,而己知不违道,故无闷。

(4)乐则行之,忧则违之:指对某事该不该施行有独自的主张。心以为乐,己则行之;心以为忧,己则违之。

(5)确乎其不可拔:身虽逐物推移,隐潜避世;心志守道,确乎坚实其不可拔。

【译文】

初九爻辞说“潜藏的巨龙,无法施展才用”,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指出:“龙是比喻有才有德而隐居的君子。他操行坚定不为世风所转移,不求虚名;隐居避世而不感到苦闷,言行不为世人所赏识而没有烦恼。称心的事就付诸实施,忧患的事就小心避开,具有坚定不可动摇的意志,这就是潜龙的品德。

原文】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注释】

(1)正中:指九二居下卦之中。九二居中不偏,然不如九五居尊得位,故云“龙德而正中者也”。

(2)庸言之信,庸行之谨:“庸”,平常。从始至末,常言之信实,常行之谨慎。

(3)闲邪存其诚:“闲”,防止。既处无过之地,则唯在闲邪;邪既闲,则诚存矣。

(4)善世而不伐:“善”,名词,指美好的行为;“世”,大。此为善于世而不自伐其功。

(5)德博而化:德能广博,而变化于世俗。

(6)君德:指九二虽未登君位,却有君主的品德。

【译文】

  九二爻辞说:“巨龙出现大地上,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指出:“巨龙是比喻有德行而立身中正的君子。他的日常言论讲究诚信,他的日常行为讲究谨慎有节;防止邪恶的侵蚀,保持忠诚真挚,引导世人向善而不夸耀,德行广博而能感化人民。《易经》上说:'巨龙出现在大地上,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因为民间出现了有才德的君子”。

原文】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注释】

(1)进德修业:九三所以终日乾乾者,欲进益道德,修营功业,故终日乾乾匪懈。

(2)忠信:推忠于人,以信待物,人则亲而尊之,其德日进,是进德也。

(3)修辞立其诚:言能修省言辞,便是要立诚,若只是修饰言辞为心,只是为伪也。修辞立其诚,正为立己之诚意。

(4)居业:“居”,蓄、积。谓业以积而高大也。

(5)知至至之:“至”,达到。前“至”为名词,指要达到的目标;后“至”为动词,指努力达到这一目标。知时节将至,知理欲到,可与共营几也。此谓九三居下卦之极,有“知几”进取、审慎“无咎”之象。

(6)几:微。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

(7)知终终之:前“终”为名词,指事物的终了;后“终”为动词,指结束。此谓九三为下卦之终,有事物发展到一个阶段而暂告终之象。

(8)存义:“存”,保留;“义”,适宜。或使之欲进知几也,或使之欲退存义也;以九三入进退之时,若可进则进,可退即退。

(9)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上位”指九三居下卦之上;“下位”,指九三居上卦之下;以其“知终”,故不敢怀骄慢;以其“知至”,务几欲进,故不可忧也。

(10)因其时:“因”,沿;“时”,一天中的各个时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是自朝及夕,无不乾惕也,故曰“因时”。

【译文】

九三爻辞说“君子始终是白天勤奋努力,夜晚戒惧反省,虽然处境艰难,终究没有危害”,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指出“这是比喻君子要增进美德、营修功业。以忠诚信实来培养品德;以修饰言辞来建立诚信,从而积蓄功业。知道进取的目标而努力实现它,从而努力去捕捉一瞬即逝的事机;知道应当终止就适可而止,从而保持行为的道义。因此能处于尊贵地位而不骄傲,于卑微的地位而不忧愁。所以君子能够恒久保持勤奋努力,随时警惕慎行,即使面临危险也没有危害。”

原文】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

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注释】

(1)上下无常:与“进退无恒”为互文。上谓承五,下谓应初;进者,弃位欲(qú)躣,是进德之谓也;退者,仍退在渊,是修业之谓也。指第四爻处于可上可下之位,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决定上下进退。

(2)非为邪:与“非离群”为互文,上而欲(qú)躣,下而欲退,是无常也;时使之然也,意在于公,非苟欲离群也。指九三的上下进退,是顺从形势,既非私自欲望,亦非脱离众人。

【译文】

九四爻辞说:“有时腾跃上进,有时退处在渊,没有危害”,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指出:“比喻贤人有时处在上位,有时处在下位,本来就是变动无常的,不是什么行为邪恶的缘故。有时奋进,有时退隐,本来就是应时变化的,不是什么喜爱离群索居的缘故。君子致力于增益道德、营修功业,随时准备抓住时机进取,所以没有危害。”

原文】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注释】

(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气”与“声”相对,“求”与“应”相近。因大人与众物感应,故广陈众物相感应,以明圣人之作而万物瞻睹以结之也。以下诸句均为举各种现象说明事物的互相感应作用。

(2)圣人作而万物睹:“作”,起;“睹”,见。圣人有生养之德,万物有生养之情,故相感应也。指“圣人”兴起,天下光明,万物呈现本色,各尽其用。

(3)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天、地”,即阴阳,本乎天者亲上,谓阳性上升顺行,本乎地者亲下,谓阴性下降逆行;天地氤氲,共相感应,和合二气,共生万物。然万物之体,有感于天气偏多者,谓“天产”;天体运动,是亲附于上也,为动物含灵运动之属。有感于地气偏多者,谓“地产”,地体凝滞,是亲附于下也,为植物无识不移动之属。此三句上承前文义,说明“圣人”兴起、治世清明,故阴阳判然区分,万物各从其气类。

【译文】

九五爻辞说:“巨龙腾飞在天,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指出:“比喻声息相同就互相应和,气味相投就互相求助。水向低湿的地方流动,火向干燥的地方漫延。云萦绕着龙,风追随着虎。圣人兴起,万物景仰。根基在天上的附丽于天空,根基在地上的依附着大地,万物都归属于各自的类别当中。”

原文】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注释】

(1)贵而无位,高而无民:上九在上故贵,失正,不处九五帝王之位,故无民也。此谓上九处于有名无实的高位,即“太上皇”。

(2)贤人在下位而无辅:“贤人”,指下卦的九三。两阳无应,故无辅。此以三、上两阳不应,喻上九不得“贤人”辅助。

【译文】

上九爻辞说:“升腾到极限的巨龙,将有灾祸之困”,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指出:“比喻身份显贵而没有实位,地位崇高而管不到百姓,贤明的人压抑在下位而不能获得他们的辅助,因此一旦轻举妄动必招祸殃。”

(0)

相关推荐

  • 易经《系辞上传》译注(1)

    (2019-05-22 17:11:38) 转载▼标签: 易经系辞上传国学经典 (图片来自网络,向作者致谢)[原文]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 ...

  • 钱凤仪||鬼谷子相人三十六法的理论依据

    鬼谷子 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他提出的相人三十六法,对于认识人.评价人.选拔人.任用人而言,即使在当代, ...

  • 易经《系辞下传》译注(1)

    (2019-05-29 12:37:18) 转载▼标签: 易经系辞下传译注国学经典 [原文]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 ...

  • 《直方周易》乾。上九,亢龙有悔。

    声明:此译文由赵庚白原创,复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乾]上九亢⑴龙⑵有⑶悔⑷. [译]上九 将用于舞动的龙做得过分大,必产生悔恨. 注释:⑴"亢"超过:过分:太甚.<康熙 ...

  • 『国学』《劝学》原文、译文、注释

    『国学』《劝学》原文、译文、注释

  • 《易经》导读(四十九)——第23卦《剥》卦(上)

    剥卦第二十三:坤下艮上(山地剥) [原文] 剥:不利有攸往. <彖>曰:剥,剥也,柔变刚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顺而止之,观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 <象>曰:山附地上 ...

  • 《易经》导读(四十八)——第22卦《贲》卦(下)

    [原文] 六四:贲如,(pó)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gòu)媾. <象>曰:六四,当位疑也.匪寇婚媾,终无尤也. [注释] (1)贲如,皤如,白马翰如:"皤",白.素 ...

  • 《易经》导读(四十六)——第21卦《噬嗑》卦(下)

    [原文] 九四:噬干(zǐ)胏,得金矢,利艰贞,吉. <象>曰:利艰贞吉,未光也. [注释] (1)噬干胏:"胏",带骨头的干肉:此谓九四阳刚失正不中,当"噬 ...

  • 《易经》导读(四十五)——第21卦《噬嗑》卦(上)

    噬嗑卦第二十一:震下离上(火雷[shìhé]噬嗑) [原文] 噬嗑:亨,利用狱. <彖>曰:颐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 < ...

  • 《易经》导读(四十二)——第19卦《临》卦(下)

    [原文] 六四:至临,无咎. <象>曰:至临无咎,位当也. [注释] (1)至临,无咎:"至",极.十分亲近:此言六四居上卦之始,柔正应初,切近下体,犹亲近于所临之众, ...

  • 易经第一卦乾卦解义

    易经第一卦乾卦解义

  • 《易經》第一卦 乾卦

    乾卦乾是天,乾上乾下 開宗明義: 易經旨趣宗主孚佑帝君說:「易經是古代圣人的集體創作,也是第一部道書,經過尧舜禹湯,傳到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文辭章句才完備,意義更完整更明白,又經过孔子的继承阐述刪訂 ...

  • 易经第一卦乾卦

    乾卦:         卦象:天天乾 乾上乾下.         组合:事情有方向,有目的.事情有方向,有目的.(两个)         卦辞:乾,元,亨,利,贞.         卦意:不断的有方向 ...

  • 《易经》第一卦·乾卦

    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 乾(读音qián):卦名.象征天,含有"健"的意思,"健"也称为乾卦的卦德.<周易集解>:"言天之体以健为用,运行不 ...

  • 《易经》新解:什么是乾卦?

    算乎/ 杜启明 易经被儒学称为"六经之首",易学也成为中华文化的根基和源泉,对于这一本耳熟能详的古籍而言,我们普通人多半是疑惑和难解的,今天,我们就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逐一来了解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