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心斋法

【题解】

心斋,是庄子的道家思想用语,语出《庄子·人间世》,谓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而明大道。

【原文】

颜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释义】

颜回问孔子,“心斋”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你应该把心里的念头集中在一处,不要胡思乱想;等到念头归一之后,就用“听”字诀,但不是用耳听,是用心听,这还是粗浅的说法;就深一层工夫讲,也不是用心听,而是用气听;到了这样境界,耳听的作用早巳停止了,神和气两者合而为一,心也不起作用了。气的本质是虚的,它要等待一件东西来和它相集合,只有“道”这个东西常和太虚之气集合在一起,工夫如果做到心同太虚一样,就算是心斋。

【具体操作】

以上是孔夫子告颜回所问心斋工夫的做法。这种工夫是一连串做下去的,中间本无所谓阶段,但为学者容易入门起见,不妨在整个工夫中划分几个步骤,再详细的加以说明:

第一步

“若一志”。“若”字作“你”字解,“志”就是思想,也可以说是念头。当起首做工夫的时候,心中思想要专一,不要有许多杂念在里面打搅,杂念如果不扫除干净,工夫很难做得好。

第二步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无”等于“毋”,也可以作“勿”字解;“之”字是代名词,指所听的对象而言;“以”字作“用”字解。

念头归一了,就开始做工夫,用“听”字诀。普通所谓听,本是用两个耳朵听各种声音;此处所谓听,决不是听声音。

人们就要发生疑问了:既说是听,必有所听的对象,不听声音,又听什么?这个问题,在各家注解上都找不到明确的回答。今日特为指出,初下手就是听鼻中呼吸之气。

凡呼吸系统正常而不发生障碍的人,鼻中气息都没有声音,所以说 “勿用耳听”:虽是没有声音,但自己却能够知道鼻中气息一出一入,或快或慢,或粗或细,纵然是聋子,也会有这个感觉,所以说“听之以心”。

第三步

“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此处又引起问题了:心是有知觉的,还可以说得上一个“听”字;气是没有知觉的,如何也能够用它来听?

心所听的对象是气,气所听的对象又是什么?若说用气来听气,这句话在理论上讲不通,究竟怎样解释才好?

答曰:听息的工夫做得时间长久,心和气已经打成一片,分不开了,气不能作为心的对象了,不能再说用这个心,听那个气,所以说“无听之以心”。

此时身中的神和气虽然团结在一起,尚未达到混沌境界,还稍为有点知觉,继续做下去,并不需要很多时间,自然就完全无知觉了。

从有知觉到无知觉这一段暂时的过程中,与其说以心听气,使心和气相对立,不如说以气听气,使心和气二者之间泯去裂痕,所以说“听之以气”。

此处虽仍旧说“听”,实际上就是不要再着意于“听”,成语所谓“听其自然”。“听之而已”,“听他去罢”,这几个“听”字是此处最好的解释。

第四步

“听止于耳心止于符”。

初下手做工夫,注重在“一”字诀;等到念头归一之后,就注重“听”字诀;假使长久的抱住一个“听”字不肯放松,也嫌过于执着,再后就要用“止” 字诀了,所谓“听止于耳”,就是教人不要再着意于听。

此时工夫已渐渐的入于混沌境界,身中是神气合一,心的知觉已不起作用,所以说“心止于符”(符即是符合之义)。

这种神气合一的状态是无知无觉的,外表上看来和睡着了一样,但内部的情况是不相同的。

第五步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

以前由浅而深的境界,一步一步的都经过了,最后到了“虚”的境界。这个“虚”是从无知无觉以后自然得到的,不是用意识制造出来的,如果做工夫时候,心里常常想着要虚,反而不能虚了。

全部工夫原是由后天返还到先天,所以第五步工夫,应该就先天境界去体会。若问如何叫作先天,这件事已越出疗养法范围之外,此处不必深谈。普通用静功疗病;只要做到身中神气合一的境界(即心止于符),已足够了。

(0)

相关推荐

  • 【庄子心斋法】

    <庄子>第四篇"人间世"当中,使用颜回和孟子的一段会话,表明了中华民族道教"心斋"的高妙义谤."听息"就是在其中的一种方式 ,使 ...

  • 第14章庄子的养生功夫

    庄子养生之道包括养生观念与养生功夫两部分内容,其道理是后世继承者论证养生理论的基础,本章综合庄子多篇有关著作,学习和研究庄子养生功夫的理论. 一,庄子最早提出神.气沿着督脉运行的修养方法 <养生 ...

  • (50)庄子心斋法

    说明: 本文综合网络上几篇文章而来,由一兵整理. [题解] 心斋,是庄子的道家思想用语,语出<庄子·人间世>,谓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而明大道. [原文] 颜回曰:"敢问心斋 ...

  • 只传有缘:庄子心斋法

    庄子心斋法 静功要做到使大脑绝对安静,排除一切思想杂念.这是下手做静功的首要原则,也是治疗疾病最为有效的良方.但是人们的思想习惯,大脑总是在不停地考虑问题,即使睡觉也会做梦,要让它一下停止不动,很难办 ...

  • 『JT叔叔讲庄子』心斋法

    JT叔叔文库 JT叔叔资料库 昨天 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 仲尼曰:『斋,吾将语若.有心而为之,其易邪?易之者,皞天不宜.』 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 ...

  • 庄子: 心若简单,人生便宁静了

    庄子曰:"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瓦尔登湖>中写到:"我们每一天努力忙碌.用力生活,却在不知不觉间遗失了什么.我们需要一颗能 ...

  • 庄子 |“心如枯槁之木”是何境界?

    心如枯槁之木,观天地之大美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天地不言语,它只是独自美丽着,而一个人能否沐浴在天地万物中,感受到美无处不在,这关乎于他的内心. 人心复杂多变.< ...

  • 木心:中国哲学家只有老子一个,庄子半个

    春秋战国的哲学黄金时代,奇就奇在出了一批天才--三百年出十个哲学家,以西方概率论,不算太多--不幸,中国从那时以后不再出哲学家了,吃老本吃了两千多年,坐吃山空. 一穷,穷在经济上:二白,白在文化上:三 ...

  • 庄子:大隐隐于市,“心隐”是对灵魂最好的喂养

    庄子:大隐隐于市,"心隐"是对灵魂最好的喂养. 在这世俗间,大多数人只顾及自己的身体,却忽略了对于灵魂的喂养,导致灵魂空虚和乏力. 对于人生来说,真正能让自己感到富足和有趣的,并非 ...

  • 庄子:安神定气的有效方法,心伏则群魔退听,气平则外横不侵

    庄子:安神定气的有效方法,心伏则群魔退听,气平则外横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