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贵阳深巷】一碗冰粉,撩翻夏天的味蕾
世间情动,不过盛夏时坐在贵阳老巷子里,喝的那碗冰粉,碎冰碰壁当啷响。
摆碗,舀粉,加佐料……每个简单动作,许萍重复了10来年。从食客下单到吃到口中,时长不足1分钟。
这家方寸不到20平米的店铺,名为“邓氏老奶冰粉”,深藏于贵阳新路口附近的遵义巷。
冰粉店已有30年历史,“创始人”邓奶奶3年前去世,许萍是她的儿媳妇。从婆婆手里传承手艺后,许萍又坚守了12年。
一碗冰粉,承载了无数贵阳人的味觉记忆
“吃了30年,还是老婆婆在世时,那年那月的味道。”
7月29日,食客张大爷说,退休后他家从新路口搬迁到了金阳。但一到夏季,他便会从金阳打车到遵义巷,只为吃一碗老奶冰粉。
一碗冰粉,盛满时光和思念。
张大爷告诉记者,他今年66岁,女儿远在美国工作,每次女儿打电活,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很想念家乡的冰粉。
“我女儿说,美国人问她,你们家乡有没有冰浆?女儿就回答,我们家乡有冰粉,叫老奶冰粉,那是中国最好吃的冰粉。”张大爷感概说,每次来到遵义巷,就会想起小时候牵着女儿小手来吃冰粉的那些旧时光。
“几十年来,我们就想着法子做碗好粉。”来不及擦拭脸上的汗珠,许萍笑说,“这些年,她和很多顾客成了好朋友。
在贵阳工多年的王女士,前些年举家搬迁到了北京,因想念老奶冰粉,每到夏季,就托许萍给她寄去原材料。许萍则在电活里远程遥控教学。
花生、芝麻、冬瓜糖,都是我给她寄,她说,这才是贵阳的正宗味道。”许萍讲述说。
一碗冰粉,唯有匠心 不负光阴
清澈透亮的冰粉,让食客眼里满是光亮。
满口喊着“许姐”的何先生,吃着这碗冰粉长大。张姐每天麻将后,一定要来两碗冰粉,这一天才算过得圆满。
张姐说,老奶冰粉好吃,因有“三绝”看家本领。
30年传承,许萍牢记婆婆创始初心:手工制作。
在吃手搓冰粉长大的贵阳人心里,不“手搓”,无灵魂。
将冰粉原料手搓后,用纱布滤浆,再用石灰水点浆,点的过程中要讲究度,老了不好吃,嫩了也不好吃。点完后,还要镇浆,前后要经过4道工序,耗时数小时。
在搓与点之间,却有技艺炉火纯青。此为一绝。
尽管贵阳各大摊点冰粉种类繁多,但老奶冰粉只用花生米、芝麻、红糖、果脯等几种基础食材打天下,仍然顾客盈门。秘诀何在?原料必选用最好的食材,花生米市面上有200到300多一袋,许萍坚决只买最贵的一款。
食材可靠,冰粉不粘稠,甜度拿捏到位,先浓郁后爽口,将食客嘴巴照顾到极致。此为二绝。
店铺虽小,但一层不染,干净卫生。红糖水独家秘诀熬制4个小时以上,再搭配嚼劲的果脯,一勺冰粉颤颤巍巍滑下喉咙,瞬间爽翻!
最传统最原始的老贵阳冰粉制作方式,独步江湖。此为三绝。
“这辈子,也就只会做碗冰粉。”许萍感概说,客人们说好,我就知足了。
岁月悠长,唯有匠心,不负光阴。
一碗冰粉,藏着对贵阳这座城的情怀
“许姐,我要打包7碗带走。”
“许姐,先我不加冬瓜糖,许姐.....”
在贵阳,有人要去外地,在去火车站前也会拖着行李,先去老奶冰粉打包一碗带走;有人家住小河、花溪等地,也要叫跑腿外卖,不惜自己掏几十块的跑腿费;而有的人,家住花果园、乌当等地,也会开车、打车、骑摩托车前来吃上一碗老奶冰粉。
食客当中,还有外地游客。
“我们吃的是一种老贵阳老巷子气息的情怀,在这里,才能找到贵阳最接地气的一种感觉,也才能感受到老贵阳人坚守着朴实、厚道从商的情怀。”游客夏女士说。充满市井气息的遵义巷,让她看到贵阳这座城的文化底蕴和烟火气。
“随着时代的变迁,贵阳城的面貌日新月异,但来遵义巷嗦冰粉,一边吃,一边享受巷子里的古老气息”从不曾改变。”食客何先生感慨说。
和贵阳其他小吃比起来,冰粉属于小家碧玉型。但老奶冰粉即使位置藏于深巷、地方拥挤、环境普通,也阻止不了食客的念想。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来这里,吃的是贵阳老巷子的情怀,吃的是记忆中原汁原味不变的情怀。”冰粉店隔壁小酒馆老板娘马静若有所思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