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老北京歇后语您知道吗?接接老北京的地气儿,赶紧学起来吧
我在这里活着,也在这死去。
歌手汪峰的一首《北京北京》道出了北京人对北京的深爱。这种爱植根于灵魂,掩映于历史,也令人不得不昂首向前。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因此北京人说话方式也有着其独特的地方特色,不同于南方人说话方式的细腻婉转和其他地区北方人说话的直截了当。
北京人的言语方式往往让人感觉初听直白,细想有趣,而且如果配上几句老北京的歇后语就更是让人觉得文化积淀满满且耐人寻味。那么您都知道哪些北京歇后语呢?下面就看看小编为您盘点的这些有趣的歇后语,是否能让您在会心一笑之时,也感觉到些许亲切呢?
一、老北京歇后语杂句列举
话不多说,先举几个老北京歇后语的例子过过瘾,再分类盘点。
西直门到海淀-拉啦!这是老北京旧时候拉人的车夫传出的一句谚语。说的是小孩排便时没有事先告诉家长,光图自己舒服了。意思是说旧时西直门到海淀的距离不远且是市里到达颐和园的必经之路,车夫做这一路的生意非常舒服、自在。
天桥的把式-净说不练。旧时老北京天桥耍杂技的人很多,但多数是都不是真功夫,是以表演来博人眼球为目的,所以北京人给了这么一个形象的总结,并且越传越广。
二龙坑的鬼-跟上啦!二龙坑在在民国时期是一片“烂葬岗子”。穷人家那时候死了人没钱厚葬就在这里草草安葬。 这种混乱的埋葬之所经常被人们谣传“闹鬼”,所以经过这里的人时常三五成群又喊又叫,说白了就是害怕,所以虚张声势壮胆,自己骗自己。这个歇后语总结起来就是用诙谐的方式形容一些自欺欺人的人。
打磨厂的大夫(医生)-懂得帽(董德懋)。 “打磨厂” 是北京阳门外的一条街名,旧时有个叫董德懋的阆中在这里给人看病,但是他医术不怎么好,所以人们给说了这样一个谚语。意思是说某个人虽然挂职但是职业水平差,透着一种鄙视轻蔑的味道在里面。
门头沟的财主-摇头。门头沟是旧时北京产煤的地方,当时不少人在这里开煤窑发了财,被百姓和矿工称为“窑头儿”。这句歇后语就是“摇”借“窑”的谐音产生的。
北京人口头上的歇后语,非常多,有的数百年而不衰,内容丰富多彩而趣味盎然,始终为人们津津乐道。下面小编为大家又分类盘点了一些更加全面有趣的歇后语,您接着往下瞧。
二、老北京与宛平城有关的方言俚语有哪些
宛平城位于北京西南方向,是捍卫京城的重镇,属咽喉要道,在明清时是管辖京师城区一部分,而且在其管辖范围内有一个地方,叫先农坛,有一块专为皇帝春耕而设置的地方。这样一个有着特殊位置的地方,有着两个俗语。
宛平城的知县-一年一换
您一定会纳闷儿,为什么如此频繁地更换呢?其实这都是因为宛平城管界内的先农坛的皇帝的一亩三分地。每年春季,皇帝亲自做出表率,来到这里耕耘,以告诫臣民不要误了农时。等到秋收之后,当任知县照例找皇上要税钱,代表皇帝以身作则垂范天下。
但是小小的七品知县敢收皇帝的税钱,多少有些犯上的意味,按律法斩了他都不为过。但是皇帝念其为国家收税,所以免了死罪,但是活罪难逃。怎么个活罪难逃呢?每年秋季皇帝交税后,宛平知县就被罢免,久而久之遂成定例,便有了宛平城的知县-年一换的说法。
宛平城里做知县-跪着的差使
本来宛平知县任期就不长,而且还冒着被杀头的风险,这又来了个跪着的差使,这知县当地也够窝囊的,又是怎么回事呢?明清两代时,上至皇帝下至朝廷重臣,凡是到西南各省办事者,都要经过宛平城。
每逢京官出城时,朝廷都在此为其饯行,这七品知县必须要跪迎跪送;而且外埠封疆大吏进京的第一站就是宛平城,知县也是毕恭毕敬,也是跪迎跪送,所以有“宛平的知县-跪着的差使”一说。
看来这宛平城的知县真的不好当啊,任期虽有限,还不得不为这有期限的乌纱帽卑躬屈膝。而且似乎当这官儿还得有个好膝盖才行啊。
三、老北京与节日有关的方言俚语有哪些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例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等,老北京人根据这些节日,还创造出了许多有趣的俗语。
七月十五吃月饼-赶鲜儿
这是与中秋节有关的一句俗语。按照习俗,吃月饼应该在八月十五中秋节,七月十五就等不及了,就吃上了月饼,真是赶新鲜啊。现在这句话多形容那些赶时髦、思维或者行为比较超前的人。
三十晚上吃饺子-没有外人
这句俗语与春节有关。大家都知道,按照老传统,三十晚上一家人是要团聚在一起,老北京人很有意思,分局这个众所周知的传统形式中的“至理”,总结出了这么一句谚语。
别净顾着吃元宵-瞧灯
这是一句与元宵节有关的俗语。老北京的习俗,正月十五上元节是灯节的正日子,家家户户都悬挂花灯,这样大街小巷都是灯,就连小孩子手里都提着灯。在这一天,除了花灯,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吃元宵。因此看灯和吃元宵成了元宵节的两大事件。由此产生了一句歇后语“别净顾着吃元宵”,还有看灯的事呢。
在使用电灯之前,百姓人家大都使用油灯或者蜡烛,再加上家里的物件都比较易燃,这样如果油灯或者蜡烛倒了非常容易引发火灾,老北京提醒人注意火烛时,就会说“别净顾着吃元宵”,意思就是还要“瞧灯”。
四、老北京与灶王爷有关的方言俚语有哪些
腊月二十三日,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灶王爷是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深受百姓的尊敬和崇拜,旧时,几乎每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所以老北京关于灶王爷的俗语也流传得非常广。
外厨房的灶王爷-独坐儿
老北京人认为民以食为天,一家之中当应以灶王爷为最大,因此在过节的时候通常会粘贴灶王爷的神像供奉。旧时老北京的供奉的灶王神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灶王爷和灶王奶奶二人并肩而坐,这种的神像多在家里供奉。而另一种的神像则是单人的,也就是独身的灶王爷,身边并无配偶。
这种独身的灶王爷神像多用在外厨房和商店。由此形成一句歇后语,当出现几个人齐聚一堂但堂中只摆放了一个座位时,或大家都站着而只有一个人有座位的时候,北京话就说“嗬!真是外厨房的灶王爷!”下文就是只有一个座位或一人独坐之意。
灶王奶奶回娘家-苦了老头喽
人们根据是单座的灶王爷神像,说灶王奶奶回娘家了,就剩了灶王爷孤身一人了,可受了苦了。现在人们多用这句俗语形容那些单身汉。(单身汪们又多了一个自我调侃的梗……)
灶王爷不在家-没主事儿的人
灶王爷在一家之中是最大的,是一家之主,灶王爷不在家,那不就是没有主事儿的人吗?现在说的是这个家庭的主心骨没在家,或者是公司的领导不在,或者是在大事面前没有人拿主意。
灶王爷翻跟头-砸锅了
灶王爷神像都供奉在锅的上面,灶王爷要是翻起跟头来,那这锅还能不砸吗?这句俗语形容把事情搞得非常糟糕。
可见,灶王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地重要。可以说祭祀灶君,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非常广的习俗。
五、老北京与兔儿爷有关的方言俚语有哪些
兔儿爷是旧京中秋应节应令的儿童玩具,人的身体兔子的头颅,手里拿着个玉杵。后来手艺人将其一番大胆改造、把兔儿爷做成金甲武士,骑着各种不同的猛兽,或者飞禽,变成了孩子们喜欢的玩具。
据《燕京岁时记》记载:“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人们想象月宫里嫦娥怀中抱着的玉免,将其进行艺术化的包装塑造之后,用泥巴塑造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免儿爷,有的制成玩具,有的制成逗趣的小摆件。
旧时每年农历八月,北京街头就出现免儿爷摊子。特别是东四、西单,鼓楼前之类的闹市,均有人摆出兔儿爷摊子,兔儿爷摊子那是琳琅满目,色彩鲜艳,吸引不少孩子们围观购买。这么多的兔儿爷聚一个地方,形成一个非常大的摊子。如果要是爷与爷打起架来,众爷们那就是一哄而散,最后散了摊子。后来就有了“兔儿爷打架”一语,隐含下文“散摊子”。
这句俗语用得非常广,比方如几个人合伙做生意,如果没有办成就说“散摊子”,再比如聚会,结果没有办成,也用这一俗语,比较形象生动。
六、老北京与动物有关的方言俚语有哪些
一些动物是人们生活中的朋友,在北京有好多动物被当作宠物,比如小猫、小狗等,老北京关于动物的俗语也不少,为北京的方言俚语添了几分生趣,下面就给您举几个例子。
赶脚的骑驴-眼前快活!旧时,那些自备简单牲畜或车马用于经营个体运输的行业被人们称为“赶脚的”。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有时候骑在驴背上,暂时的来享受一下,可以说是“眼前快活”。这句话是说有的人做事没有考虑周全,只顾眼前的利益,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牛棚里的猫-进出自由。牛棚就是用木桩把牛围起来,由于牛的身躯比较庞大,木桩之间的距离也就非常大,这样既防止牛能够出来,也节省了木料,但是对于身躯娇小的猫来说,这个间隙实在是太大了,所以猫能够在牛棚里自由进出,后来就出现了这么一句歇后语,形容来往非常自由,没有限制。
出锅的烧鸡-窝着脖子别着腿。
吃过整只烧鸡的朋友打开包装时有没有发现这一现象?鸡的脖子、翅膀、爪子全别在鸡的身上,脖子窝着,腿别着。这一俗语形容那些处处委曲求全、胆小怕事的人。
七、老北京与植物有关的方言俚语有哪些
现在的北京人都讲究健康饮食,瓜果蔬菜在一日三餐中必不可少,可见植物与老百姓的健康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老北京的话语当中就出现了好多与植物有关的俗语。
小铺儿的蒜-零揪儿
北京的小铺儿,又被称为“杂货铺”、“油盐店”,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它们有着自己独特的经营方式:商品零碎卖。其中有一种商品大蒜,有杀菌的功效,深受北京人的喜爱,吃饺子也生食儿瓣,开胃增加食欲。买主到了小铺,随手掏出几个零钱购买,那铺主随手便从蒜辫子上揪下儿头给买主就算了事。所以,后来就有了“小铺儿的蒜-零揪儿”这句话,形容一个人说话办事不痛快。与“小铺儿的蒜-零揪儿”意思相近的歇后语还有“大衣柜不安拉手-抠门儿”,指一个人吝啬。还有“麦秸杆吹火-小气”的歇后语,麦秸秆儿又细又长,用它来吹火,出的气肯定大不了,只能是小气,这句话非常明了地形容一个人不大方。
水仙不开花-装蒜
水仙为南方花卉,不好养,温度过低水仙就不发芽,温度不能过高,否则水仙不开花,只长叶子,等到叶子枯萎的时候,根部就剩下了外形与大蒜差不多的球茎。所以养水仙的人常常大发脾气,觉得自己白忙活一场,养花儿不见花,也便有了“水仙不开花-装蒜”这句俗话,后来这句话用来讽刺那些装糊涂的人。
沙窝里的萝卜-脆甜
种庄稼的行家里手都知道,要想使萝卜又脆又甜,要选在含沙量大含水量低的地方种植。这句俗语就是从这里来的,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话娓娓动听,或者形容一个人的歌声非常甜美。
枣树下面站岗-早班儿
这里的“早”是“枣”的谐音。有的老北京的四合院里种着几棵枣树,每当枣子成熟的时候,为了防止被人偷,一些老太太便到枣树底下看枣。人们戏称他们是在值早班,便有了这一俗语。现在用来形容一个人喜欢起早。
结语:
老北京留下来的这些俗语非常准确恰当,听起来非常朴实。充分反应了北京百姓对北京这片故土的熟悉和热爱。旧城故人留给我们的这些经典歇后语,虽然很多,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是在被人们逐渐地淡忘。
或许有一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只有从典籍里才能再看到这些历史残片,因此小编在看到相关资料时,除了感到有趣也想保存一份那个时代独有的记忆,如果各位看官也喜欢的话记得点赞关注加收藏哦!
另外,各位看官如果还知道那些有趣的谚语也可以写在评论区,小编一定给您置顶,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