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判与辨别智慧

编辑:筱燕

设计:小小

期数:第594篇

心之力 | 爱语言 | 爱沟通 | 正念力 | 悟书会
今天我们说说评判和辨别智慧。
评判性思维的方式在探究事物真理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然而,如果在人际互动中运用评判性思维,则会带来很大的挫败。
如果我们说一个人懒惰、没有上进心,那只是意味着对方没有按照你期待的样子表现而已,同时你也忽略了对方不是事事都懒,也不是事事都没有上进心。
评判把人分为好人和坏人,能人和庸人等,而辨别智慧恰恰能够看到这个人的整体性和发展性,换句话说是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在看这个人,在理解这个人。
而评判是用静态的语言去描述和评判一个人。比如:你这个人太不负责任了!这句话的背后就好像是:你一直、永远都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这是不是很绝对。
所以,当我们看新闻或者听到某些事情的发生。
需要具备辨别智慧,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去捕捉事物的本质。
比如你听到或者看到文章报道说某某地方有老师打小学生,你马上就会心生评判,甚至大骂:这些老师素质太差,什么玩意儿,根本就不配当老师!
我问过一个学员:假如打人的老师是你的妹妹或者姐姐,或者女儿,你会有什么反应呢?
她说:我肯定不会这么说她,我会理解她,也许她的情绪没有管理好,也许学生真的很调皮,也许她正在经历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老师才忍无可忍……毕竟我的亲人,我还是很了解的,她不是那样的人。
而最有意思的是,这个学员前面就是带有很大的情绪来评判“打人老师”的。
我说:你仔细体会一下这个前后不一致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她说:我第一次就是评判,后面你说假如是我的家人,我的态度就变了。这是不是辨别智慧呀?
其实,老师打人显然是不对的,我们也不是支持这个老师的做法,只是我们对这个老师为什么这么做(打学生)需要有更深的理解,而这种理解不是简单的区分好老师和坏老师,而是能认识到这个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也就是说,哪怕我们对一个犯错的人,也需要投以理解和关怀之心,而不仅仅是评判之心。
辨别智慧更容易让我们带着慈悲去关怀和理解一个人,而评判却是阻碍我们理解他人。
如果我们能完整地认识到这个老师的背景以及“打学生”的应激情景,或许就可以理解到这个老师的做法,让我们看到她在烦躁和难受时,选择了自认为满足自己需要的方式。
我想,当一个人不能选择控制自己时,本身也是痛苦的。
这个话题在“非暴力沟通”群里面,大家讨论的也非常热烈。
接下来,我们再听听“心之力”悟书会的会员王小珍的分享:
我的一点点理解是辨别智慧好像不是分别心,而感觉恰恰需要我们去看到整体性,无论是时间线上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共通性,还是整个人类的合一性和相互依存的整体性,对待他人与对待自己的态度的一致性。
因为一旦运用评判的思维方式评判他人,难免不会评判自己,唯有理解自己,也能理解他人的这种对生命态度的统一性,人类属性的共通性,所以感觉辨别智慧是需要合一,而不是分别。
但是,评判思维是分别,把人和事物分成好的,坏的,对的,错的,应该的,不应该的,应该得到奖励的,或者应该受到惩罚的,给动态的生命贴上静态的标签,忽略多样的可能性,直线型的简单,单一视角,而缺乏灵活。

我更理解了这句话:”不带评判的观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形式。"

评判,让我们远离了事物的真相和本质,而辨别智慧帮助我们一点点的看到人和物的全貌...
可是评判的念头,它以极其微妙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的念头里,有时候一闪而过,不易察觉,但却带来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导致了我们的愤怒,制造了分裂,割裂和分离,矛盾和冲突,一切的原始,尽然仅仅源于一个小小的评判...我当小心它的出现...评判,是未满足需要的悲哀表达...
看见它,转化它,非暴力沟通的神奇功效。

"心之力”悟书会—心理成长团体

“心之力”悟书会

线上读书会:

1、《释梦—梦里认识你自己》,线下学习100元/次。

线上微课:

1、《爱的语言—非暴力沟通》或线上非暴力沟通团体

2、学习费用:800元(一年)

3、学习时间:周六20:30

个体咨询:

1、咨询范围:婚姻情感、亲子关系、个人困惑、焦虑抑郁

2、个体心理咨询:500元/90分钟

2、地点:明园瑞昌大厦7楼706房间

3、咨询预约:13999989783 罗老师

心理 · 沟通 · 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