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人生难得几清明

“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有机联系。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道教不是生态学,但其生态伦理精神因其独有的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则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伦理认识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的喜乐、宁静、恬淡、朴素和心灵的充实与扩展为特色,关注自我与自然的协调,以人为本,内容简而深、博而约,具有无穷的趣味;在伦理实践上,道教致力于体玄修道,韬光养晦,淡泊名利,求得生命在情感、行为、自然、人伦与文化的互动中长存长立,因此它在对自然生态和人的关系的认识上,表现出开发生命活力的自觉能动性、与自然对象的同一性以及伦理认识的整体系统性。用道教的话来说,就是“自然之道不可违” 1 、“顺乎自然之道”。此自然所指是事物本质之自然、人生之自然、社会之自然。参悟事物、人生和社会之本质,求得生命与本性应有的风格、态度和气象,就是道教伦理追求的目标与精神支柱。

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体现在它的精致深刻的内容和吸引世人的内涵中,蕴涵在使它延续、发展久远的生命力中。具体而言,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万物一体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对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谓得道,就是通过修炼与大道一体化,因此,道教在中国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现实生命的宗教。在它看来,世间万物是一体的,自然万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应当以生为乐,重生恶死,使生命不断升华。人类也要以平等意识尊重自然万物的存在与个性。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 2 ,认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与各个层次的自然事物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世界。在道教思想家葛洪那里,万物一体的平等意识也非常明确和丰富,他认为人通过修炼可以实现“长生久视”、“肉体成仙”的理想,这个理想也就是与自然齐一或万物一体的境界。道教还有“生道合一,重人贵生”思想,老子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物我一也。”这表明道教注重从宇宙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的意愿。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精神告诉人们,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社会。

二是生而不有的精神。与万物一体的精神相关联,道教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准则是产生万物而不占有万物的道德。道教认为,人的肉体修炼、精神完满的最高境界是“道”。“道”是如何产生的呢?葛洪提出:“道起于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灵。” 3 并且自认为这是对老子智慧大道的发挥。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的要义是:“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由之,只有“道法自然”才符合道德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在于繁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导万物而不宰制它们。唐代道教学者、医学家孙思邈就是这种精神的实践者,他的医学理论以天人一体、生而不有说为基础,谓“天有四时五行”,“人有四支五藏”,“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4 孙思邈本人“学殚数术,高谈正一”,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品德高尚。道教的这种生而不有的精神具有相当的实践性和普世意义这种实践性和普世意义,提出了世间事物持续平衡发展的观念,揭示出人类要顺应自然,效法自然法则,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才能得心应手,取得成果;如果强行索取,则会适得其反,破坏和谐,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

三是曲成万物的精神。在道教以前,《周易传》有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里指出天道与地道是相对峙而又相协调的,其协调是由人来作中介的。老子将人提到重要的地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既然“人亦大”,那么人就不是仅依附于自然,受制于自然,而要驾驭自然规律。因为人要依靠自然而生存,要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道教于此进而提出:人要三思而行,审时度势,求仙问道而不强作妄为;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势必败坏心性,甚至危害人类自身。道教的修习者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的,感应的基础在于人和万物都有灵性,人与物资讯相通。宇宙演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为宇宙共同体中的一员,应该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完美为目标,而不应该以毁灭各种自然物的行为来扼杀宇宙的生机。因此,道教不仅给人以一种思想信仰,以安身立命或将注意力放在教义教规的完善和遵守上,求得祭祀、祈祷的肃穆和虔诚,而且将信仰或教义教规具体化为各种道功、道术,进而形成操作体系,引导众信徒去实践力行。可以说,道教是重视道、术、行的宗教,既重视“道”的提升,又积极提倡功法和炼养术。真正的道徒对道教真谛的切实掌握,在于不仅要懂得它的基本宗旨,或具备其虔诚的信仰,还要作道术的训练,努力积累道功,日进无疆,不断深化和纯正信仰。这样,就充分强调了人类活动的主体能动性,以及人与自然的适应性。人作为天地的中介与协调者,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制约自然变化,加以引导,以曲成万物。

四是合而不同的精神。道教合而不同的精神是与传统伦理学中的“和合”精神相承接的。道教《太平经》提出:“中和者,主调万物者也”,认为自然界与人间社会各层次的事物,皆包含阴、阳、和三种基本要素,合而构成一物,故名三名同心。“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 5 三名同心就是理想的太平世界。阴阳之道体现天意,所以人要顺应阴阳之理,从各个方面保持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顺,才能消灾去异,致力世界太平。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道教在信仰系统、丹术符箓、仪式规范中发展了和合的思想。合而不同的生态智慧,帮助人们认识到世间万物多样性存在的意义。保护了事物的多样性,就有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五是循环再生的精神。在关于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方面,传统的中国人确立了“大”和“久”的目标,并认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要有中正的德性,效法天地,用制度节制人的无穷欲望,不造成对自然与人类的伤害。《周易》指出了两个途径,其一是“九二贞吉,以中也。”其二是“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天下,不伤财,不害民。”道教也发展了类似的思想,强调对生命以及生命存在条件的确认是圣人之智、圣人之德,是圣人之业,人的理想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物我同一的美好社会,认为在那样的社会里,生命可以循环连续、周流罔停、生生不息。早期道教认为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卓然特立于一般人的本性之外,甚至化身异形,有似雀之化为蛤,雉之化为蜃。后来的道教吸收了更多的人伦日用思想,从生命循环再生的角度出发,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视,出入任意” 6 作为神仙之道。五代时期的道教学者谭峭以“化”的观点看待宇宙、人生和社会,提出:“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顾眄化揖让……” 7 整个人生和社会的兴盛就处在变化统一的过程中。道教在利用物资的观念上,主张人类要多多节制欲望,保持万物的生机与发展活力,这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依时令进山伐林,夏以前禁采樵,禁捕幼兽幼鸟、禁杀鱼蟹,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等观念是相当一致的。人与生物资源相处,要进行物质交换。进行物质交换不是强行占有,而是对自然作顺应与调适。

六是融通万有的精神。道教思想一向把大自然看作是一个充满生命的超巨大系统,其中的所有事物都相互有机地联系着,宇宙在其历程中运行,是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的交叉线。从老、庄之始便探其玄机,以揭示自然界中固有的整体关系。老子说:“大道泛合,其可左右。万物持之持生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8 也就是说,大道像广阔的河水一样滋润着万物,毫无私心,毫无偏意,像伟大的母亲一样爱护着所有的生命,所有的生命依靠道的养育而生。对自然界要善意对待,这是因为在根本上“人与天一也”。9 既然如此,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庄子曰:“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10 也就是说,万物都来自特定的物种,但在不同物质的物种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和转换,如同圆环一样,分不出始终和次序。这种自然的联系性,可以叫做“天均”。道教认为道为世界的本原,道是创造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是融贯万物生成的总动力。唐代道士吴筠说:“通而生之之谓道,道固无名焉。畜而成之之谓德,德固无称焉。尝试论之,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知其终。探奥索隐,莫窥其宗,入有之末,出无之先,莫究其朕,谓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纲也。” 11 这里立足于物象世界的固然之理,推理道德本体对于物象世界的意义,其中蕴涵着通生无匮、品物有方的生态伦理智慧。大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观察天地万物的出发点;站在大道的角度观察人世,天地同一,万物一齐,物我无分,无此无彼;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人间诸事虽然各有其理,但说到根本上,则各顺其情,各尽其性,各自自然,各自皆安,这就是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体悟到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也就体悟到了大道,也就融入了大道。

总而言之,上述诸方面,落实到现实中以保持生物物种、绿化美化生活环境,可以为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这就意味着,道教生态伦理必然并且能够进行现代性转换。而转换的契机,则在于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现代性人格的塑造。因为根据道教的观念来看,人经过修炼而达到的崇高境界并不神秘,遥不可及,至高的神仙也是人在世的造化和修行的体现。我国宗教史专家牟钟鉴先生把道教的神仙人格特征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生命力深厚旺盛,因此能够健康长寿;二是精神境界高超,摆脱“小我”而成就“大我”,所以精神可以不死;三是智慧超群,有很高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却又大智若愚,和光同尘;四是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功德在世;五是潇洒自在,豁达从容,善于化解烦恼,始终保持喜乐心情。能够做到这些方面,就可以称为活神仙。所谓神仙境界,除了幸福快乐的人,便是优美宜人的环境。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人民和平幸福地生活着,其乐融融,这就是人间桃花源般的美好生活。12 我们认为,人们只要努力建设,把中国道教的这种万物一体、生而不有、曲成万物、合而不同、循环再生、融通万有的伦理精神,融会灌注到现代人格的塑造中,用以推进我们的物质和文化建设,人间的仙境是可以在眼前出现的。

初候,桐始华

清明到来,白桐花次第绽放,春满枝头。

二候,田鼠化为鴽(rú)

清明五日后,阴气潜藏,阳气渐盛,喜阴的田鼠躲入洞穴,属阳的鹑鸟出来活动。

三候,虹始见

再过五日,若雨后初晴,日穿雨影,则现七彩虹桥。

天清地明,平肝木

从立春到清明,整整经历了两个月。这一日天清地明,万物皆显......

相应的,人体内的肝阳,亦随春日渐深而愈盛,终在清明时节,达到最旺。古人把肝比喻为“将军”,用将军的刚强燥急、好动不静的性格,来形容肝气易亢易动的特性。

所以,这段时间出现眼睛干痒、莫名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口干易上火等肝火旺的特别多。有高血压的一定要格外注意,尤其是老人。

此时养生,应与自然同气相求。肝主疏泄,有排邪解毒的作用。若能抓住清明“清气上升”之势顺时养肝,则可以事半功倍的,除去体内长期积攒的痰浊毒素,实现身体内环境的天清地明。

那应该如何养肝呢?

一是疏肝,肝就像一棵树,最害怕的就是瘀堵,只有解开郁结的肝气,才能充分调畅体内的气机气血,降一降肝郁引起的肝火;

一是柔肝,需要补一点肝血,肝为刚脏,赖血以养,其疏泄必须依赖肝血的滋养,若肝血不足,肝拿什么东西去疏泄?肝疏泄无力,最后又会造成肝气郁结。

疏肝很难,需要从生活中点点滴滴做起,而养肝血就较为简单了,那就是补肾,肝五行为木,肾五行为水,水生木,子虚补其母,通过补肾精就能生肝血。

落雨纷纷,祛脾湿

嘉景清明渐近,时节轻寒乍暖,天气才暖又雨。

诗人柳永的一席话,正是清明时节的真实写照。清明、谷雨前后,常是春雨绵绵,多雨寡照。

这时我们常会感到困倦疲乏、昏昏欲睡,也就是春困,其实这类现象与中医里说的“脾虚湿重”有关。

疾病只是一个假象,因为「天下本无病」

如果有一个人跟你说,「天下无病」,疾病只不过是个假相,不是本质。你会怎么想?

你会有如醍醐灌顶,微笑点头,发现疾病原来只是一个代号,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对疾病的恐惧;还是会觉得这个说法虚无缥缈不接地气,甚至心想「说这话简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一、疾病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之一

「天下无病」,是林杰老师最强调的观念。但生病时我们的痛苦实实在在,这时候看「天下无病」这四个字,多少觉得有点虚无缥缈。

林杰老师解释说:「我不是看不见症状,或者不了解病人的痛苦,而是强调一点,疾病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之一。病是以某一种方式来提醒你,让你知道你的生活方式或者思维模式出问题了。如果你因为受到这位朋友的启发,转身看到了自己的问题并改变它,这个病就作为客人走了,不会继续留在身体里。」

比如你受了风寒,这时候是病这位朋友用咳嗽或者流鼻涕的形式来提醒你受了寒,让你知道该采取一些手段把寒气驱赶出去;当你吃了一些不新鲜或者不卫生的食物,这位朋友就以拉肚子的形式提醒你;当你长期睡眠不足,它就以眼睛发红、脾气暴躁来提醒你,把问题的存在表达给你。

如果没有疾病的提醒,我们也许就对身体的各种超负荷和不平衡无知无觉,一直随波逐流让生活腐化下去。「病不是敌人,是善意的提醒。」我们应该感谢疾病,而不是痛恨它。

有的人,因为从小身体不好去学习了太极拳,后来成为太极拳高手,身心的状态都获得提升。对于他来说,身体不好这件事反而成了他人生的助力和善缘。

有的人每天晚上出去唱歌、喝酒,参加各种聚会、饭局,然后来找林杰老师看病,说「我失眠了,给我开点药调理吧。」表面看来,他在积极地求医问药、解决问题,但其实,不论是求助于中医还是西医,都是治标不治本。因为他的潜台词是:「你来帮我搞定失眠这个问题吧,搞定了我才能继续有精神参加 party 啊!」他丝毫没有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出了问题,也没有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愿望。

这种情况下,医生即使有心也无力,孤掌难鸣。只有病人开始反思自己的偏差,再加上医生的帮助,医生和病人完美地配合,才会让一些现象发生改变。这才是疾病作为一个信使存在的意义。

二、有时你不需要医生

甚至有的时候,我们是不需要医生的。

有个人去看病,说他眼睛发胀、视力模糊,已经一周了。林杰老师问他,是不是这一周用电脑、手机太多了?他才发现,最近一周确实用眼过度了。这时候他根本不需要找医生,尽量不用电脑、手机,休息一两天就能恢复了。而不是去找医生治疗,治好之后继续不知疲倦地看手机、玩游戏。

有个病人最近一周工作压力特别大,晚上应酬也多,经常喝酒,血压很快升高。这种情况,林杰老师认为其实也不需要治疗,他的血压升高是因为他身体的频率与他最近的生活节奏不和谐不平衡。只要改变这种生活方式,改变这种不和谐,血压就会降下来,不必找医生的。

大自然有风霜雨雪,人的身体有疾病也是自然现象,无需恐惧。「病都只是一种现象,一定不要恐惧这些现象,我们可以透过现象去找背后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导致这个现象、这个问题出现了?怎么去改变它?医生是一个助手,不是一个决定者。最大的医生是自己的身体,如果身体已经没有了修复能力,医生是无能为力的。」

疾病绝对不是坏事。我们会酸痛,会失眠……都是不同的症状,有着不同的原因。我们去找到这个原因,比直接去消除这个症状,要重要得多。

林杰老师希望大家不要把所有治病的责任都推给医生,而是跟医生一起商量,怎么找到问题的根源,怎么改变自己不良的心智模式和生活方式。

「在我的理念里,中医首先是一种心智模式,就是你怎么看待这个宇宙,这个世界,怎么看待人生。当你的心智模式改变,心态就发生很大的改变,很多精神、思想方面的病就不见了。第二是生活方式,大部分形体方面的病都是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第三个是医疗模式,属于扶偏救弊,亡羊补牢,是为了补充前两者的不足而存在的。如果有良好的心智模式和生活方式作为基础,医疗模式就变得很轻松。」

但现在医疗模式被过于强调,我们对于医生和医院过于依赖,这是非常不正常、不健康的。

现在很多病都是越治越多,比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现在的病人比十年前多了多少倍。越治越多,一方面是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医疗模式出了问题。

三、疾病是从哪里来的

中医讲的病因有两类,一是内因,叫内伤七情,二是外因,叫外伤六淫。

七情,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黄帝内经》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情绪哪里来的?是这个世界、这个人生,与我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一样而产生的。所以根本上的治疗,要靠改变世界观、人生观,也就是林杰老师所说的「心智模式」。

所谓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淫,是过度的意思。风寒暑湿燥火本来是大自然的正常现象,本无所谓邪气,自然界的正常气候在恰到好处的时候都是帮助人体的。但放错了时间、地点,出现在错误的时空背景下,就成了邪气了。「非其时而有其气」,就会伤害到人体。

比如夏天本来是温热的,要出汗的,空调盛行之后,我们没机会出汗了,反而容易受寒邪侵袭,这就是「非其时而有其气」,让我们在得到舒适的同时,也增加了患病的基础。

还有一种情况叫「非其地而有其物」,本来只是在春天、夏天出现的东西,在冬季出现了,为我们所用,往往会超过我们身体的承受能力,成为致病因素。比如反季节蔬菜,进口水果,就是典型的「非其地而有其物」。

林杰老师不太建议一直去做体检。他说:「体检是在一片大森林里寻找枯枝败叶。」我们的身体如同一片大森林,充满活力,也必然有枯枝败叶在其中,只要能吃能喝能睡能笑,就是很不错的状态,不必太早让自己进入病人的角色,让自己被疾病的阴影覆盖。

「人最终是靠自己的生机和活力生活在宇宙大空间之中。」医生的作用,其实犹如驱散阴影的阳光,精神上引导患者往最阳光、最温暖、最能安心的状态走,形体上引导他气血的运行、肢体的位置回到和谐状态,帮助患者恢复自愈的本能。

四、把学中医当做一种人生修为

在一个真正的中医眼里,没有「病」这个概念,有的只是每个人身体内部存在的各种不和谐或者不平衡,医生和患者的努力方向是去调整这些不和谐和不平衡。

真正把病治好的,不是对面坐着的那位老中医,不是他用的那根针,不是他的按摩手法,不是我们喝下的那碗汤药,而是我们自己。

各种外治手法也好,中药汤剂也好,本质上,其实是一种激发机制,是它激发了人体气机的运行,让身体自我完成治愈修复的过程。人体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如果没有这个能力,所有的医生都起不到治疗的作用。

药王孙思邈给所有人看病,首先不是开药,而是看病人这一阶段的生命状态,是意气风发还是失魂落魄,根据不同的状态进行处理;然后再问病人的饮食起居,各种吃喝拉撒睡,看看病人有哪些不良生活习惯,引导他去建立健康的节奏和习惯;如果这两招还没搞定,他就给病人一些食疗的方法,再不行就做按摩导引,再不行就扎针,最后才用汤剂。吃药是最后才使用的手段。

疾病是一个现象,这个现象不是单一条件,而是多种条件下产生的。医生治病,其实就是想办法增加条件或者减少条件,那个现象就改变了。

林杰老师希望大家把学中医当做一种人生修为,而不是为了做医生。因为做医生是医疗模式,更重要的是前两个模式。

通过学中医,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事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同时能看到事物对立的两面,而且看到两面之间的变化、交流,不拘泥于一个面,这是学中医的最主要的原则。遇到好事的时候,知道「福兮祸所伏」,就不会太得意忘形;遇到坏事的时候,知道「祸兮福所倚」,就不会深受打击。当一个东西的两面你都掌握到,你就有自由,就能体会到「每逢大事有静气」的状态。

通过学中医,让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大自然的节拍相应,让人活得更有质量,让思维进入一种放松和自由的状态,我们的为人处世也能越来越游刃有余,不憋屈。

五、不恐惧是非常重要的心法

「一个人总是被他的内心打败,而不是外界给他多少伤害。」林杰老师如是说。很多癌症病人的病情恶化,是从他得知自己患癌之后。

其实,肿瘤从潜伏期到转归期有无数种可能,但有的医生喜欢强调最不好的结果,患者听到之后,他的念头和思维就被这个最坏的可能性紧紧抓住,天天在恐惧之中,有时候成了心理学所说的所谓「自我实现的预言」,当你相信事情会如你预料的情况发展,你会有意无意地采取加强的措施,最后正是你自己促使了这个预言的实现。

林杰老师打了个比喻:肿瘤,其实相当于房间里的垃圾桶。每个房间都有垃圾桶,暂时储存垃圾。如果一个房间很干净,那是因为有人清洁过、管理过,垃圾桶被及时清空了。肿瘤,就是身体为了保持整洁而设置的垃圾桶。健康人的身体正气很足,能把体内的垃圾及时清理,但是,当正气不足的时候,我们就没有足够的能力把垃圾清除到体外,身体就会自发地把垃圾暂存到肿瘤这个垃圾桶里面,以免垃圾进入血液。

所以,面对肿瘤,切除肯定不是最好的态度。谁会认为一个房间里垃圾太多了,最好的方法是扔掉垃圾桶呢?经常有病人切除肿瘤之后发现扩散了,林杰老师说,其实这是因为你把垃圾桶扔了,当然房间里就会到处是垃圾。

六、心有千千结,身有千千结

老师建议,如果真的有检查出来身体有了肿块,首先不要怕,不要慌,问问自己:我心里有什么想不开的结在身体里留下了印记?我有什么没有宣泄的情绪被压在心里?我有没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先把心结解开。

管理肿块的是阳气,解开心结,节约了阳气,身体就有力量去缩小肿块了。

不恐惧是非常重要的心法,相信肿瘤是自己的朋友,他的出现是在提醒自己反观自我,看看自己出了什么问题还不自知。不要用激进的、对抗的方式来对待肿瘤。

很多时候林杰老师不用肿瘤、癌症这些字眼,他会换一个词,叫它「肿块」。还是指的同一个东西,但是用「肿块」这个词,负面的心理暗示就没有那么强了,病人也就没有那么多恐惧。「恐则气下」,本来正气就弱,恐慌会进一步降低免疫力。人在恐惧之中,整个人是纠结、紧张的。

一定要记住,现代医学经常强调的最坏的结果,只是无数种可能之一。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朋友遇到了一些「大病」,在生活方式方面,林杰老师还有几点非常具体的建议:

1. 离开熟悉的人群

找到自己的心结,调整三观,提升自己的格局。放松心情,身体自我调节的能力会成倍增加。

周围的人不断地嘘寒问暖,有时候会给人温暖的能量,有时候却给人增加了压力。对于一个患者,亲友们的过度关心会时常提醒他自己是个重病人,反而强化了心理阴影和负能量。

2. 改变节奏,改变动静阴阳

原来忙忙碌碌、四处奔波的,学一学打坐、站桩,让自己静下来;原来特别宅,不爱出门不爱活动的,多出去旅行,接触不同的山水风景、不同的人,把视野打开。

多晒太阳!天然环保纯自然「心脏和晒太阳关系最密切,晒得微微出汗最好。汗为心液,与阳气输布有关。」天地之间,晒太阳是最好的提升阳气的「良药」!

3. 调整作息时间、饮食,适当的运动

不熬夜,不大鱼大肉,让身体内部节律正常、有序。

另外林杰老师教几个可以保健的开关穴位以及操作手法,非常实用。

第一个开关点

在心窝部的巨阙穴附近。沿着剑突周围找一找,平时容易紧张、心情不好、胸闷气短的人,往往都会在这里找到一个硬结或者一个痛点。把它揉开了,心情就会豁然开朗。这个开关跟情志关系最密切,如果哪天你跟人吵了一架心情很不爽,很憋闷,揉这里三分钟,马上就会好多了。所以林杰老师称之为「情志开关」。

第二个开关点

在锁骨下窝的云门、中府附近,经常气喘的人,还有容易疲劳的人可以经常摸一摸这里来缓解。不论是伏案工作的疲劳,还是没休息够觉得特别困顿,让自己放松下来,在这里摸上三五下,就不容易感到疲劳。这是个「抗疲劳的开关」。

第三个开关点

扭伤的开关:手三里,这个穴位可以治疗脖子扭伤、脚扭伤等各种各样的扭伤。

春天肝旺本易伤脾,脾虚又容易内湿,再加上清明多雨空气潮湿,内湿遇见外湿,则倍加湿重。

脾胃受困,运化无力,清阳无法上升,于是人体就如同被堵住源头的湖水,失去鲜活,变得困顿无力。

另外,气温会跟随着下雨而降低,如果不注意,还是有不少人会在孟春之季不幸中招,染上风寒的。

所以,在清明时节,除了要注意保暖,养生应以平肝补肾润肺为主,以健脾扶阳祛湿为辅。

疏通肝经,太冲➩行间

春气通于肝,人的肝火多少都偏旺一些。而清明又是肝阳最旺的时候,一旦肝气疏泄失常,就容易气郁化火,点燃这个“汽油桶”。其调治的关键就在于疏通肝经,以顺肝气散肝火。

下面,为大家分享一个自我按摩小方法,看上去并不复杂,但贵在循渐进,持之恒:

疏肝顺气歌

郁闷焦虑莫担心,太冲行间为功深。

每晚按摩五分钟,冲天怒气不伤身。

太冲穴和行间穴,分别为肝经上的原穴和荥穴。有人说它俩是情绪的阀门,好比人体的出气筒。

凡是在春天,有与肝气郁结相关病症的,都可以去按按。尤其是上火生气的时候,最管用。

怎么按呢?仔细找到最痛的点,顺着“太冲穴向行间穴”的方向推揉,就能让郁结的肝气泄发出去,将体内的肝火消散掉了。

我们每天在用热水泡脚后,可以试着按摩5分钟,就能让整个身体舒畅起来。

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间的凹陷处。

行间穴:足背,第一、二趾的趾缝间,趾蹼缘之后方赤白肉际处。

功效:具疏肝理气、清泄肝木、疏经通络之功。注意按揉的方向不能错,是从太冲向行间穴推揉,行泻法。

春当立志,时不虚度

一袭花冢,一怀牵念,怀念和祭奠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主题,在此时此景下,我们难免会睹物思人,悲痛万分。

但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清明落雨纷纷,却复苏出了人间最美四月天。

或许我们也应该放下岁月的无情,心境畅达的感受春日风光,让思念随清风氤氲,溶入暖阳中,将郁结的肝气,舒展出来。

另外,在《黄帝内经》有一条:“以使志生”的春季养生法则,也就是春天当立志。

我们不妨定个小目标,给这一年起个好头,这样过得也更有意义。不然人而无志,只会空将血气耗在令人散乱放逸的事情上。

多念“嘘”字,明目疏肝

优美的声音可以颐养身心,那我们自己发出的声音?其实也是有养生作用的。

六字诀,是传统功法之一。它是一种吐纳法,其通过“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的不同发音,以吐出脏腑之毒,吸进天地之精,调动气血运行,从而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

这里,重点为大家介绍,疏肝理气之“嘘”字功:

孙思邈 · 卫生歌

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

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

功效:春天常练此功,不仅能疏肝,还有明目的作用,可缓解肝火旺引起的眼疾,如:双眼干涩、头晕目眩等。

非常适合老年人和常坐办公室人群,宜每天早晚,各练一次。

发音:嘘(xū),读需。

口型:为两唇微合,有横绷之力,舌尖向前并向内微缩,上下齿有微缝。

做法:面朝东站立,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微屈,头正颈直,含胸收腹,直腰拔背。

两臂自然下垂,两腋虚空,肘微屈,两手掌轻靠于大腿外侧。全身放松,两眼睁开,平视前方。年老体弱或因病不能立者,可改坐位。

两手缓缓抬起,手背相对,经胁肋至与肩平,两臂如鸟张翼向上、向左右分开,手心斜向上。吸气时,屈臂两手经胸腹前缓缓下落。

呼吸法:嘘后调息,改用正常呼吸,但仍应坚持鼻纳口吐,平定情绪,息心静思,两目微闭,两唇轻合,舌抵上腭,上下齿轻轻相叩36次。嘘气后调息的目的,在于补养体内正气,调肝补肝。

季月可咸,甘略减

春天饮食的总原则是:增甘减酸。但清明、谷雨期间,要适当减少甘味的摄入。

为什么?因为季春时节本多雨,甜味吃太多会滋长中焦的湿热,反而不利于脾胃的运化,故此时要少食甜味。

而适当增咸,是因咸入肾,有补养肾水的作用,肾水上行可敛肝火,不致肝火过旺。

吃青团,是江南一带的清明习俗。青团是以糯米粉作皮,以豆沙为馅,其实是不易于消化的。

古人之所以在过节时多食甜腻的糕点,是由于以前的人平日未必总能吃饱,所以节日需要食甜的犒劳一下。

但今人平素多食肥甘油腻,大都脾虚,不易多食甜腻的。好在近些年,青团也推出荠菜、蛋黄等咸味的馅,这就挺好的。

健脾养胃,少吃肉

脾胃是人体的根本,是所有能量的来源,其能生化出气血精津液,帮助我们抵御一切外邪。

养生,最主要的就是要保护脾胃,当我们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时,远比任何保健药都更有效。

春天少吃肉,也是根据《黄帝内经》的春天养生原则而来的。清明是一个发陈的季节,我们应当借着清气上升之势,将身体也清理一翻。

若是这时候,仍吃的比较油腻,饱食过度,则会增加肝木化积解郁的负担,反而容易郁热上火。

平时我们应吃点易消化的食物,如时蔬、五谷杂粮等。

补肾柔肝,银耳羹

银耳,味甘色白,它不仅养肺阴,连胃阴、心阴、肾阴都能滋补,相当的平和,可久服。

其最好的吃法就是:熬羹。但很多人喜欢把银耳和大枣一起煮,其实这并不推荐。因为银耳本身很润,大枣又湿热,长期食用反而容易生湿气。

用银耳搭配“枸杞”是最好的!银耳滋阴、枸杞平补阴阳,两者放在一起,既补肾又柔肝,相得益彰。

当然,外界也有不少言论说,银耳是生湿的,痰湿体质不能食?

其实,银耳并非生湿,而是补水,湿气是“坏水”,银耳补的是“好水”。

炖银耳加冰糖是生湿的原因。但是不加冰糖,加莲子,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如何炖银耳,才能达到最好效果?

银耳,想要润养,想要被消化吸收,就得把里面的胶质熬出来才行。

一般,都是用砂锅来煲银耳,小小的火,煲较长时间,即可熬出满满的胶质。若是没有这种锅,也没关系,有一个简单的办法:

▲ 首先把银耳洗干净,撕成小朵,撕得越碎越好。(如果不好撕,用开水稍微泡一下)

▲ 然后冲入沸水,将其盖上,焖一晚。

▲ 第二天,这时银耳已经泡开了,再把它倒入锅中,炖2小时左右即可。

▎功法步骤

▲谢青云先生行功图 |《家庭中医药》杂志

1.盘腿正坐,先左臂向左侧平伸,翘食指和中指,呈剑指式,同时抬右臂作拉弓式,眼观左侧指尖前方,吸气。

2.同时做拉弓开胸的动作,使两臂左右牵拉,然后呼气放松,再换右侧,左右各56次。

3.结束后,行叩齿,吐纳,漱咽各三次即可。

▎保健功效

此导引法主要调理腰肾、胃肠中因虚而引起的邪气留滞所引起的病症,

如:耳前发热,怕冷,耳聋,咽喉痛,颈痛不能向后看,肩部关节转动不利,腰无力,肘臂部的疼痛等。

▎扫墓祭祖

在清明节前后扫墓祭祖的习俗,宋代就已形成了,现在依然是当今社会的重要习俗:铲除杂草,放上花果,斟酒上香,燃纸箔钱,拜泣思怀。

但清明作为一个节气,本身不具有这样的文化意义,为什么祭祖扫墓放在清明?

从文化意义上来说,有一种说法是清明承载了寒食节(在清明前一日)的习俗。寒食节起源于晋文公因放火烧死了不愿受赏的介子推而悔痛不已,于是下令此日禁生灶火,只吃冷食以悼念介子推,后来演变为纪念先人的日子。

从阴阳的角度来看,古人认为:人为阴阳参半,鬼为纯阴,若与天地间的阴阳盛衰相应,纯阴之鬼的活动周期就是,农历七月出来(阴气萌生,也就是中元节鬼开门),农历十一月到达极盛(阴气极致),来年的农历三月入地回府(阴气敛藏沉寂,也就是清明节)。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秋天是最容易产生悲哀忧郁情绪的季节,而春天则相反,充满朝气和生机,人的心情也比较舒坦。试想如果把哀思先人的活动放在秋天,不异雪上加霜,而在春天扫墓,人就容易节哀。

▎清明插柳

关于清明插柳的风俗,素来有两种说法。

一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因此,有些地方的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并且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二是为了防病辟邪。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史籍典章的记载,清明节插柳总是与避免疾疫有关。春节气候变暖,病邪出没,古人医疗条件差,只能寄希望于摇摇柳枝。再加上清明正值鬼节,柳木是著名的驱邪之木,有鬼怖木之名,故人们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

▎荡秋千

在民间,有清明“荡秋千”的习俗。据民俗专家介绍说,“荡秋千”源于民间劳作。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为了取得食物,常要攀藤上树,就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

秋千的历史很古老,起初人们称为“千秋”。相传是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开始时只是一根绳子,以手抓绳而荡。后来,齐桓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带入中原,汉武帝时因为它与“千秋万寿”这个祝寿词冲突,所以为了避讳而改为“秋千”,再来就改为用两根绳加踏板的秋千。到了唐宋时期,荡秋千逐渐成为嬉戏玩耍的游戏。

清明时节,气候宜人,换上春装,架起秋千,在空中翩翩若飞,可舒展心情,忘却烦恼,无疑是疏肝解郁、平衡身心的好方法,不禁感慨古人智慧实则之妙啊!

(0)

相关推荐

  • 刘备为何能称帝?原来他的名字里蕴含着这样的道教文化底蕴

    (图片来自网络) 刘备,姓刘名备,字玄德.刘备的名"备"字非常厉害,在<墨子·七患>中:"备者,国之重也.""备"有好几层意思, ...

  • 道法自然,共建人间仙境!

    原创 昆仑千秋雪 龙虎山道教 今天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百花争奇斗艳,许多人喜欢在这个季节外出游玩,感受万物萌生的气息.然而我们经常看到有人在游玩的时候,采摘美丽的花朵,折断优美的枝条.这种行为既不符 ...

  •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古人可以格物致知,今人也可以借物调情. 观沧海,可以知天地波澜之壮阔,阅云霞,可以体会卷书之悠闲. 在天地自然,云卷云舒,风来风往之中,不仅仅可 ...

  • 朗诵:清明——人生有涯,唯爱无边

    百草园书店 阅读是最美的姿态,每天清晨百草园用美文.声音.故事和你说早安.一家人文书店,相伴读者二十年. 193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清明--人生有涯,唯爱无边 作者 | 谭旭颖 · 朗诵 |  北辰 ...

  • ​寂静人生——写在清明

    寂静人生--写在清明 英国电影<寂静人生>剧照 临近清明,天气也跟着清冷起来,漫天都是层叠堆积的.散不开的乌云. 太阳稍微露个脸,依然是一副凝重沉郁.入夜的风更像阴森的鬼魅,拖着跫然的足音 ...

  • 清明:认知了清明,就懂得了人生...

    清明 认知了清明,就懂得了人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站到祖先和亲人的坟前,明白了: 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将向何处!" 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 从哪来?静立茔冢默然,你便会追 ...

  • 清明人生

    ​      清明人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站到祖先和亲人的坟前,才明白了: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将向何处!"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从哪来?静立茔冢默然,你便会追寻到这个答案. ...

  •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有些人,可遇不可求.一旦遇上,足以让我们受益一生. 风景再好,没有人一同欣赏,也是遗憾.生命中若能遇到一个心灵相通的人,该是多大的幸福. 谁都会有那么一刻,想找个人倾诉 ...

  • 人生难得几分闲

    撰写编辑:夕阳QQ:1050184607 人生难得几分闲,不愿再参与吃苦不讨好的委屈,不愿再拼搏得最后没有任何积蓄的尴尬,不再牺牲自己幸福去完成别人的心愿而自己都不懂自己是什么人.... 最终,还是在 ...

  •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普陀山 #弘一法师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普陀山 #弘一法师

  • 人生难得一知己,不负韶华不负卿

    知己之间,彼此懂得,彼此欣赏. 是"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的久别重逢: 更是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彩云追月得知己"的一往情深: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