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选C 大量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2.选D 动物体内激素的分泌大都受神经系统调控,同时,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甲状腺激素。在人和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中,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是相互协调、共同起作用的,但是神经调节处于主导地位。性行为的形成主要由神经系统调控。
3.选A 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贮存在垂体后叶,当受到刺激时,由垂体释放,参与水分平衡的调节;血糖调节时,下丘脑可通过相关神经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肾上腺髓质,调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及肾上腺素的分泌。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能够参与体温调节;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能够感受内环境中渗透压的改变,从而调节水盐平衡;下丘脑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可通过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通过调控垂体的活动来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4.选A 由图分析可知a~d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神经递质、抗利尿激素和胰岛素,神经递质不需要通过血液传送;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作用是促进水分的重吸收;胰岛素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加快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降低血糖水平;激素和神经递质都需要和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5.选B 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但冷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同30 ℃环境相比,人处于0 ℃环境中散热增多,人体要通过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a1>a2,b1>b2;从30 ℃的环境进入0 ℃的环境,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强,使代谢旺盛,与30 ℃环境相比,在0 ℃环境中汗腺分泌减少,失水量减少,因此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多;从30 ℃的环境进入0 ℃的环境,皮肤起鸡皮疙瘩的现象属于非条件反射。
6.选D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随着水分的重吸收,细胞外液渗透压要下降,所以丙图错误。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中水分减少,所以尿素和无机盐离子的浓度应该是上升的。
7.选C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会分泌增多;由图可知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⑤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在下丘脑合成由垂体后叶释放。
8.选B 皮肤血管血流量减少是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导致的,受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调控;引起肾上腺素分泌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皮肤血管血流量基本不变,说明机体的体温相对恒定,机体的散热速率等于产热速率;CD段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D点以后汗腺的分泌活动增强,所以要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
9.选C 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几乎全身细胞,可以和神经递质作用于同一细胞;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过量饮酒会抑制ADH(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从而导致尿量增加;根据过程图可以看出抗利尿激素能促进毛细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某些细胞可识别多种激素,如垂体细胞既能够识别甲状腺激素,又能够识别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10.选C 在体温调节过程中,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通过分级调节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因此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为甲状腺激素,③为促甲状腺激素。寒冷条件下,激素①②③的含量都会增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发挥作用,但当甲状腺激素增多时,反过来会抑制垂体的活动;促激素释放激素的靶器官只有垂体;寒冷环境中骨骼肌作为效应器能通过不受大脑皮层控制的战栗来增加产热,维持体温稳定。
11.选B 若该图表示反射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间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递;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d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若该图表示细胞免疫的过程,则b为效应T细胞,c代表靶细胞;若该图表示突触的结构,则图中的b代表a、c细胞之间的间隙——突触间隙。
12.选A 如果X代表血糖,在a→b时段血糖浓度的升高主要是因为肝糖原的分解,则b→c时段血糖含量下降主要是胰岛素发挥了作用;如果X表示抗利尿激素,c→d时段表示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因此该时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大;如果X表示CO2,c→d时段CO2浓度增大,表明呼吸作用增强;如果X表示甲状腺激素,则分级调节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这样的调节模式。
13.分析题图可知:A为大脑皮层,B为垂体,C为胰岛A细胞,D为肝脏(肝细胞),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为促甲状腺激素,③为甲状腺激素,④为胰高血糖素。(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兴奋在传入神经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即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2)冷觉产生于大脑皮层,从控制运动角度看,运动使肌肉细胞代谢增强,从而增加产热,同时运动使毛细血管扩张,散失的热量也增加,从而维持体温恒定。(3)当激素③(甲状腺激素)以B(垂体)为靶细胞时,体现了激素的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应是抑制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和增强垂体细胞的代谢速率。(4)胰高血糖素的主要靶器官(细胞)是肝脏细胞,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共同调节血糖平衡。(5)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比炎热环境中更容易精力集中。相同饮水量的情况下,冬天汗液分泌较少,所以冬天的尿液比夏天多。
答案:(1)下丘脑 电信号 神经递质 (2)大脑皮层 运动时肌肉的细胞呼吸加快,释放的能量增多,同时散失的热量也增加 (3)反馈 抑制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 提高细胞代谢速率 (4)肝脏细胞 胰岛素 (5)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提高神经兴奋性 汗液分泌较少
14.(1)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以增加产热,维持体温恒定。(2)图中虚线箭头反映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为负反馈调节。(3)若切除部分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若切断下丘脑与垂体间的联系,垂体释放的激素B(抗利尿激素)含量降低,尿量增加,但不影响激素E(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的分泌。(4)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几乎可以作用于全身细胞,因此肾小管管壁细胞上含有甲状腺激素、抗利尿激素、胰岛素的受体。
答案:(1)C、D (2)(负)反馈调节 (3)增加 降低 增加 不变 (4)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 甲状腺激素、抗利尿激素、胰岛素
15.(1)脂肪是动物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等质量的脂肪氧化释放的能量比糖原多,该能量一部分转移到ATP中供生命活动直接利用,其余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利于维持体温。(2)沙鼠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外侧的电位由正变负,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后,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肌肉和肝脏等产热增多。(3)寒冷条件下能直接提高褐色脂肪细胞代谢速率,增加产热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②组常爪沙鼠处于低温环境,且血浆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推测血浆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比①组高。寒冷刺激可能使下丘脑将TRH释放到血液中的速度加快,从而导致②组常爪沙鼠下丘脑中TRH含量比①组低。
答案:(1)由正变负 神经—体液 收缩 增多 (2)甲状腺激素 高 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将TRH释放到血液中的速度加快
在陪伴中共同成长,在实践和思考中完善自我,用心倾听拔节声;学习习惯、日常行为,竞赛、自招、志愿指导,且行且钻研;细细品味教育教学之美,努力做个好教师,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