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三分钟,更新你的健康认知

我们很多健康认知和生活方式是错误的,然而我们并不知道。

一、身体是父母给的,健康是自己要的

父母赐予我们身体和生命,每个人携带的基因,来源于父母,无法选择。

而健康则不同,健康得益于每个人自身。对大多数人来说,健康与否,与个人自身的行为和观念密切相关。要不要健康,全在自身。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个人的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影响。

也就是说,在影响人类健康的四个主要因素——遗传生物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因素、环境因素、医疗卫生条件因素中,遗传因素的作用仅占15%,行为生活方式因素的影响作用占到了60%。

正因为如此,我们能够在先天条件下,充分调动后天的能动性,掌握科学的健康知识,培养科学的健康观念,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从而把握健康真谛,走上健康之路。

二、健康的定义不断完善

从古至今,人类对健康的理解在不断完善。

古希腊人关于健康的最初认识描述是:“健康意味着身体内血液、黏液、黄胆液和黑胆汁四种液体达到平衡状态”。

传统消极的健康定义:“健康就是没有疾病”。现代社会,很多人对健康的理解还停留在这个层面。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不断完善。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首次提出三维的健康概念:“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上的完善状态”。

1984年,在《保健大宪章》中进一步将健康概念表述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

1989年,世卫组织又进一步完善了健康概念,指出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方面的良好状态”。

从不断完善的健康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健康是多维的,包括生物、心理、社会、道德四个维度。我们不仅仅要关注身体健康,还应关注心理健康,与环境的和谐等方面,这样对健康的理解才全面。

三、慢性病是健康“头号杀手”

自19世纪末以来,疾病与健康领域发生了质的改变。曾经广泛流行的感染性、传染性疾病退居次要地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

慢性病是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重复就诊率高的疾病。我们经常提到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是导致我国人群死亡的主要慢性病。

慢性病虽然危害大,但不可怕。慢性病又称生活方式病,是由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以及社会、经济、精神各方面不良因素导致的。因此,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慢性病是可以预防的。

我们常说,治病不如防病。好的医生,不仅告诉你怎么治病,还应教会你怎么不得病。

我们还常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成为自己的“医生”,需要学习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有所为,有所不为。把健康当作一项投资,你善待自己,付出了才能得到回报。

现在媒体上的健康信息多如牛毛,让人眼花缭乱。常常有各执一词、自相矛盾的信息,让人感到困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