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两可“与“错误“
这两天我校进行了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中有一道古文题(文章选自《王子猷居山阴》),问题是这样的:
1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相与步于中庭(共同)
B.念无与为乐者(想到)
C.因起彷徨(心神不定、犹豫不决)
D.夜乘小船就之(到达)
参考答案给的是D,也就是说“夜乘小船就之”的“就”不能翻译成“到达”。
见到这个题目,学生有点懵,因为我在之前的课堂将“因起彷徨”的“彷徨”翻译成:徘徊,来来回回地走;“夜乘小船就之”的“就”翻译成:靠近,前往,拜访。
那么这道题到底选什么呢?
刚考完试,学生就跑到我身边围着我质问我:老师,你讲错了!其他班的同学问了他们的老师,说这道题选D。
学生一脸气愤,叉着腰,噘着嘴。
我被这个气势震住,心里竟真觉得特别对不起他们。
但是,C选项的“彷徨”难道不能翻译成“徘徊,来来回回地走”吗?
我们知道,一个词语有本义和引申义,这些意义固定在字典的解释中,我们不妨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四版)》中对“彷徨”的解释做一个罗列:
字典中将“彷徨”翻译成:徘徊。
我又去查了一下“徘徊”的意思,如下:
徘徊有①来回地走;②[引]犹豫不定 两个义项。
然而字典中的解释是静态的解释,具体的词语含义必须在语境中才能真正确定,这也就是词语的“语境义”。
那么“彷徨”在《王子猷居山阴》中的语境义是如何呢?我们看一下原文: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发现“因起彷徨”的前文是“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一天夜里大雪纷飞,王子猷一觉醒来,推开门,命仆人斟上酒,看到四面一片洁白),看到这种情景,王子猷会有怎么样的反应呢?
是“心神不定,犹豫不决”还是“来回地走”呢?
我们暂且把这个判断放在一边。
接着看后文“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吟咏起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念起戴安道)。
看到这里我们或许可以大致推断王子猷在半夜看到大雪纷飞的美景,起床后应该是在房间里“来回地走”,然后咏叹起左思的《招隐诗》,突然想起“戴安道”。
但是“心神不定,犹豫不决”能不能说得通呢?
王子猷有可能是看到这么大的雪,担心戴安道的安危,因而想去他家看望他。
这种解释似乎也说得通。
看到这里,大家似乎会觉得语文就是一个模棱两可,没有标准答案的事物。
一旦心中有了这种想法,心慌随之而来,因为我们无法得知标准答案;不屑也会随之而来,既然语文是模糊的,我们又为什么需要语文老师需要语文课呢,他们不也是讲不清楚吗?
然而我想说,语文并不是一门“模糊”的学科,它只是一种存在着“两可”情况的学科。
什么叫“两可”,就是说两种情况都是合理的,都是符合语言表达的规律的。
上述的文言字词解释就是这样一种情况。
还有其他的情况,例如关于标点的运用:
①《摔跤吧!爸爸》和《摔跤吧,爸爸!》都是符合语言表达规律的标点符号使用方法。
②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此处的冒号使用是正确的,因为冒号有“总结上文”的功能。)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此处的句号使用也是正确的,因为它将整段话断为两个句子,同样不影响语言的表达。)
以上都是语言运用“两可”的情况,我们在具体的学习和讲授过程中,不应把注意力放在“两可”的内容上,而应该更多地去关注语言表达的“错误”项。
例如,如果该道文言选择题将B选项“念无与为乐者”的“念”设置为“思念”,那这道题很明显就是错误的,因为翻译成思念的话会导致前言不搭后语,影响语言的准确表达。
那我们最后来看D选项的“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的“就”字。在字典中,“就”有如下解释:
在“即便夜乘小船就之”这句话中“就”能否翻译成“到达”呢?
“于是(王子猷)就在当晚撑着小船到达了戴安道的居所”,似乎这样的翻译也说得通。
那么这道题的C选项和D选项都在语言表达的“两可”上设置了问题,这样的问题自然会让学生在解题时感到模糊与疑惑。
所以,最后这道题该如何给分呢?
我知道我的学生一定很关注这个问题。
但是我的解答是:请先完成今天的作业,
并试着理解语文的“两可”与“错误”这一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