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蜗牛一样爬上井口
文/邹近夫
比起速成,我更喜欢渐悟。不幸的是,日新月异的气氛下,许多人偏爱一招制敌,甚至打着前瞻的名义伺机窥探起世间的奥秘。前瞻是种发言的特权,前瞻是臆想的一张天罗地网。天晴打着下雨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再者前瞻是未来的代名词,而未来又充满了想象和美好,所以预见未来便意味着预见美好的动向和趋势。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讲了几千年,妇孺皆知,然而高瞻远瞩的例子极多,真正成功的却很少。尽管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诸如此类的自然征兆可以凭经验判断,但这不过是眼前即将发生的事情,离人们心中真正前瞻的意思还差那么一点儿,所以没个三年五载的远,都不好意思提远见二字。况且对于崇尚速度、预感未来、人定胜天的心理中,前瞻如同神圣一般的法器,口耳相传的知识里不乏远见卓识、运筹帷幄、志存高远的故事,使前瞻镀着一层大指挥家的金辉,目光短浅则是一种原始的蜗牛状态,处于永久的贬义。
看到生活乱成了一锅粥,你不必整理,因为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遇到了亲朋好友的责难,你不必维护,因为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工作遭遇解不开的疙瘩,你不必决断,因为乘风破浪会有时…
如果你心慌意乱处理眼前的事,那么你就违反了一条透明的原则,毫无前瞻性,这不仅会遭到别人的耻笑,而且会耽误你思考未来。现在,就算你被周遭搅得头昏脑胀,只可关起门来独自心疼,万万不可让别人窥见,落得不谙世事的罪名。于是你在一次次的挫败经历下幡然醒悟,即使你可以慢慢地把近在咫尺的事情做好,但没有预料大势的眼光,就称不上一个合格的人才。好在你随时可以带着对未来的一知半解,带着种种好奇和冒险的欲望,加速度走向前瞻的旅途,仿佛不到垂暮之年绝不回头。另外你迫切地希望有所作为,临难不苟的勇气充斥全身,只不过时局的变化让人措手不及,可怜理性的余温还在拼命反抗,遑论失败的落魄,好像只有前瞻可以化险为夷。
尤其是当你听到身边不少朋友乐此不疲地讨论前瞻的重要性时,你会不由自主地反思过去,认定以前稍微有那么一点远见,自己都不至于今天这个样子。这更加坚定了你的信心。因而把猛烈的前瞻视为打开基因密码的万能钥匙,把速成的方法当作一种绝世武功加以修炼,以为它们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一条条不同的人生道路,纵横交错,凭空想得越多,证据仿佛就越充分,但你始终不肯往前稍稍迈出一步。
既然有意认可了前瞻,必然否认了短见。迟眼看青梅无尽伸展,水壶盖的蒸汽飘散到了窗外,包裹着真理的苹果接二连三落地,麦子青了黄黄了又青。哪怕日子被一堆烦心事压得喘不过气,你依旧镇定自若地推测时局,众人自然会奉送抱负远大的评价。
这种谎言渐渐演变成对当下的推诿和虚荣心的美化,随时会因为未来的缺席而产生羞耻,过去和眼前像被吃剩的晚餐,像被抓住了笑柄的过街老鼠,更别说下意识地舍近求远将一塌糊涂的现状置之脑后,从而呈现出青年人普遍的自省苍白和感情冷漠。话说回来,眼下的事做得越多,犯下的错误就多,倒不如把问题想得深远,自我否定也许是一种成长,何况可能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先不说这是不是一种遗憾,但你至少自以为避开了很多弯路。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汉语字典里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世事难料、变幻无常之类的词汇呢?一如秦始皇一统天下,筑长城欲传万世基业,不料二世而亡,谁敢说他在位时对未来思虑得不够深远吗?你看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但这些很难与远见挂钩,只是人们沿袭用碗筷吃饭一样,毕竟皇帝的初衷是江山稳固,而根本没有保住,便谈不上一眼万年。反观汉高祖芒砀山斩白蛇起义,是为英雄造势,梁山忠义堂没有聚集一百零八好汉之前,石碣封神亦不会从天而降。
潇潇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你想预见未来吗?那么你首先得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某一种趋势。尤其是当下风云变幻的时局中,不少人闲来无事谈论起了市场风口。什么地产、电商、教育资源趋于饱和的论断,养老服务、新一代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则是发展风向标,而且大量媒体蜂拥而至,做足了文章。纵观各个时代的经济浪潮,的确时代在不断更替,可是能在风口浪尖上站稳的有几人?看似简单的市场供求关系都把富贾巨商折磨得要死要活,何况平民百姓对商机的认知?古往今来,哪个成大事的人不是怂恿了一帮人为其卖命,因为一个人的梦想很难实现,但如果是一群人的梦想,则有了共同力。太多人明白了这个道理,都宁愿做怂恿的那个人。因为幕后者的报酬是最为丰厚的,于是不管自己干得了干不得了,也学着成天冥思苦想,意图编制一个弥天大谎,诱惑更多人相信下一风口就是它。这当中的问题在于很多人没有前瞻性,却偏要作出为它们活着的样子。
于是我们强行预想遥远的未知,什么三年战略、五年规划铺天盖地而来,以至于下一个世界轮回的预言,都可以用巨大的数字来定位。但我们是否想过,近在眼前的事都可能因为环节一多而滋生许多不可控的风险,而天马行空的预测哪有什么说服力呢?随之而来的可能是从过去寻找相似的答案,考察古代遗迹、遗物、文献,然而与生俱来的新鲜感维续作祟,依旧不肯放弃推测未来。
看得出来,你好不容易走到今天,一定想预见未来吧!可是,如果眼前这个谷底都没有走出,后来多少个山丘都与你无关。直接想到死亡,一时间觉得匆匆告别是那么可怕,许多等没等得及的人,还未来得及说的话,不是尚无结果吗?而且前瞻虽然耀眼,但并无价值,不过是个堂皇的理由。仿佛预谋已久就会减少挫折感,办起事来亦不会落得优柔寡断的罪责,失败则仅仅是一个意外。
终于在生命的某一刻,你因为一场偶遇而方寸大乱,遭逢先前未曾料想的尴尬;又或者在一次精心准备的面试中,考官提问了一些本不该出现的问题让你一时语塞陷入茫然;还有年前的述职报告,你不知私下里默读过多少遍,甚至把台下领导的发问都仔细研磨了一遍,哪知像买彩票一样,刚好一一错开。后来你发现人不可以总是前瞻的,预料之外却也时常发生的事情还不少,先见之明到头来却没有一个预案能切实落地。与其浪费时间斟酌成功率,倒不如把一条路走到黑,要是缓不过来,这一生就过去了,缓的过来,那就换一条路继续走,总有把路走通的一天。
这并非是知行合一的悖论,也不是一种愚蠢的脚踏实地,而是主次矛盾的普遍规律。好比我们觉得当下正值高速发展时期,一定是瞬息万变,可是真实的感受却是每天都在变化,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变化。在这个凡事已被精确计算的年代里,你能够想得到的事,不见得别人不知一二。人生苦短,杞人而已。多少大事值得今日去想呢?相反成天想着赶超,预料未来的变化,容易让人失去斗志,还是别想那么远吧!未来星球真的毁灭,你想不逃亡都难。
很久前,未来于你而言就是万里晴空下的一片青草,而非秋日斜阳中的硕硕金果。你哼着歌等过一次日落;很久前你认真写过一封信,很久前你细读了一篇文章,为什么这些事变得不值一提了?难道正是因为经历过才没了兴致吗?…后来你再难静下心去做这些事,听到的口令也是朝前赶,向前看,于是没完没了的跟着别人赶这想那,预测下一个阶段的风险和各种路径的真相,不幸的是,守望无助的结果给了你致命一击,风往南来,你不得不往北退,兜兜转转了几个回合,四季更迭,人也在更迭,该来的终究还是会来。
左岸记:哪有那么多的高瞻远瞩,成功的事都是一步一步做出来的。那些伟大的企业也是如此,往回看,是故事,往前看,谁不是迷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