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老童谣】第2期║张维:过年那些好耍事儿
桐梓民间“老童谣”
原题:年味是儿时的歌谣
作者:张维 (原载《天眼新闻》)
说到年味,总会想起与过年有关的歌谣,与之相伴的还有那些满是乡愁的往事。
过去在农村,常常用刚砍的湿柴烧火煮饭、煮猪食,烟雾浓烈,熏得眼泪水直流,还像故意和人作对似的,人往哪边躲,它就往哪面飘。于是便有了这样的歌谣:
烟子烟,
你不要朝我这面烟,
我杀猪来你吃大半边,
我吃尾巴巅;
你拿瓢羹舀,
我拿筷子拈。
谁都知道,年猪身上最好吃的部位是“尾巴巅”(猪尾巴的末端),而瓢羹(勺子)舀肉也并不容易。这首歌谣看似是在讨好烟雾,实际上是在调侃它,足以看出在条件艰苦时期人们的乐观和智慧。
农村有这么一句话:“三十晚上的火,十四晚上的亮。”意思是除夕守岁这天的火要烧得旺,大年十四这天要把灯点亮,包括逝去的亲人坟前也要亮起来。在农村,除夕夜时都有耍“亮火虫”(火把)的习俗。先把柏树皮晒干捆好,吃过年饭待天黑后,便和小伙伴们相约到山岗上站成一排,或在“之”字形拐角的地方排成一条长龙,点亮火把,一边甩一边向河对岸的伙伴“挑衅”,齐声大吼:
亮火虫啦哦哦,
河那边的狗屎臭,
河那边的南瓜焉当当,
河这边的南瓜大又香。
河流两岸人声鼎沸,火光闪烁,一片欢腾,很是热闹。那时农村盛产南瓜,但南瓜叶最容易惹蝗虫侵害,据说耍“亮火虫”就是为了驱赶蝗虫。所以小伙伴们兴致高昂且团结,要把河对岸的“亮火虫”比下去。柏树皮随着甩动借风助力越燃越旺,双方不甘示弱,就算加上稻草一起点燃也要压倒对方。到了今天,这个习俗又增添了五谷丰登的寓意。
春节期间,人们吃过汤圆便出门拜年,我们当地称之为“走人户”。大家穿红着绿,携妻带子,如赶集般热闹,好不和谐。有一首应景的歌谣:
甩手甩手走人户,
没有嘎嘎吃萝卜,
萝卜蜜蜜甜,
提着提兜去拜年。
也有人家由于忙着春种,没来得及走亲访友,就给自己找个拜年迟到的理由,于是唱到:
二月春草起,
正是拜年时。
拜年拜讫十七八,
酒也老了肉也腊。
在我的印象中,儿时的年味就是一首首歌谣。无论何时何地,每当唱起这些歌谣的时候,当年过年的情景总是历历在目。
1
作者简介
2
《桐梓老童谣》征集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