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中信海直年报解码通航企业运营成本

编者按,在此之前,通航业内更关注的是通航如何盈利,如何挣钱。今天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说说成本。目前中国通航领域在主办上市的企业唯有中信海直一家,我们就通过中信海直的年报来解码一下通航企业的成本。大家可以在文末写留言参与讨论。

中信股份公布附属中信海直发布2017年业绩,实现营收约12.7亿元,同比增长8.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9098.33万元,同比增长5.88%;。

公告称,报告期中信海直与海直通航合并飞行35323架次,增幅8.87%;合并飞行30758.4小时,增幅6.29%。此外,报告期中信海直维修公司完成5架直升机的大修任务,完成直升机动部件修理或大修16台次,桨叶修理93片,起落架修理27个,无损探伤检查11项次,发动机修理6台,对9个平台直升机加油设备检测16次,正执行大修直升机12架。

  • 中信海直拥有42架直升机,2017年平均每架直升机飞行732.3小时

  • 中信海直拥有204名飞行员,2017年平均每名飞行员飞行150.8小时

  • 中信海直拥有364名维修人员,2017年平均每名维修人员保障84.5小时

  • 通航运输营业收入为120273万元,2017年平均每飞行小时营业收入为3.9万元

  • 通航运输营业成本为97714万元,2017年平均每飞行小时营业成本为3.2万元

通过对中信海直近两年在通航运输(飞行)营业成本分析,我们大致可以了解目前通航企业的运营成本构成。

  • 人工费约占30%,其实不少小型通航企业在人工费上的比例可能更高,可能超过50%。

  • 直升机折旧及修理摊销约占30%

  • 保险费及保障费约占15%,这块在小型通航企业中比例可能会稍微小一些。

  • 航材和油料约占7%,这块成本将伴随着飞行量的增加而减少,即所谓的规模效应。

  • 其他约占18%

从上,我们不难看出以下几点。

一、人工费用与人员培训

目前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管的成本是重要项之一,这主要只有由于目前国内高昂

的飞行培训费用、每年熟练训练费用,以及小时费用等。没错,加大(飞行)培训,增加飞行员等专业技术人员供给,可能会改善。

然后事实并非如此,年轻飞行员(指飞行小时少的刚刚毕业的飞行员)就业是一个问题,目前缺少年轻飞行员的成长环境,诸如空中游览要求有该机型200小时以上的飞行经历(部分局方还要求500小时以上),不少作业种类对飞行经历做出严格的要求,给予年轻飞行员可锻炼的业务极少且市场需求量并不大的诸如空中巡查等业务。

但是成熟的飞行员却比较紧缺,与年轻飞行员严峻的就业和成长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存在断层现象。

二、保险费和保障费

这些的保险费为直升机和专业技术人员(飞行员)的保险费用,按照比例收取,诸如各省的通航协会或各地的通航联盟(诸如蚂蚁通航联盟)可联系自己范围的通航企业进行联保,相当于团购保险,这样更有议价能力,保率可降低。

关于保障费用,可能主要包括机场保障费用、飞行保障费用和空域协调费用等。对于小型通航企业而言,一个小业务可能就几万收入,但是空域协调和机场保障费用却并不低。由于这些不可避免成本的存在,使得小型通航企业不得不提高价格,从而降低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生存压力更大。

三、航材和油料费用

这块的费用将伴随着飞行量的增加而会有所(平均)降低,即所谓规模效应。小型通航企业由于飞行量少,没能形成规模效应,该部分的成本也不容忽视。要降低该部分成本,可以参考保险的方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