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偏离》书评

我对记忆很感兴趣,所以对与记忆相关的书籍、影视都爱屋及乌,很有兴趣。

前段时间将《记忆碎片》重看了一遍,也是感慨良多,与第一遍看的粗浅印象也大相径庭。

说回这本小说,这本小说很好看。我用两天的时间看完,基本上算手不释卷。

这本小说融合了悬疑小说,科幻小说,表达着爱情,亲情,权力斗争的主题。故事一波三折,让人掩卷沉思。

我就我阅读中想到的记录一二。

1,记忆即人生

一段记忆,就是一段人生。

对于个人主观视角而言,我们最可以信赖的就是自己的记忆了,但记忆常常骗人,人有利己的倾向,所以在记忆中常常文过饰非,哪怕罪无可赦,也会认为自己情有可原。

洛克就认为人的自我,本质上就是记忆。只不过洛克那时还不知道,记忆分为许多类型。

在书中就提到这样的分类,主观记忆与客观记忆,主观记忆其实更准确的学术名词是情景记忆,就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总是伴随着时空而出现。

而书中提到的客观记忆则更像语义记忆,是一个个自己了解到的事实。

书中说,精神出问题的人往往情景记忆都会有偏差,但语义记忆则或者遗忘,或者记得,很少虚构,更难共通。

共通的语义记忆就是人们的共识。譬如知道现在美国的总统是特朗普,下个月就会知道新的美国总统是谁等等这类常识。

之所以这本小说叫做《记忆偏离》,就是一群人,他们的语义记忆共通,而且与更大的一群人的语义记忆不符。

在他们的语义记忆中,A省发生了地震,美国现任总统因丑闻下台等等。但实际上都没有发生。

这些语义记忆的共通,显得很诡异,引出了平行世界假说,这个假说也让人遐想连篇。

曾经还有一部非常烧脑的电影《彗星来临的那一夜》,反正我是没看懂,看了半天他人的解析,对于平行宇宙的概念有更多的感受:

对于个人而言,是语义记忆重要?还是情景记忆重要?

如果必须选择,我毫无疑问挺后者,情景记忆比起语义记忆重要的多!

这就是我读这本书的第一个体会。

当发现自己的记忆天翻地覆之后,A省是否发生地震,是否有上万人在地震中丧生,那只是个数字;

美国总统是否更替,美国命运是否堪忧,那只是个茶余饭后的谈资;

真正关心的是自己的亲人是否还健在?

自己的女友,男友是谁?

自己与他们的感情现在有什么变化?

自己是否被双规?是否还有前途?.........

自我中心,并以此中心往外扩展,我理解是人的本能之一。

以前读孔庆东写的书,其中有一篇评价毛主席的诗词,其中一句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七古⑴·送纵宇一郎东行⑵

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⑶。年少峥嵘屈贾才⑷,山川奇气曾钟此⑸。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洞庭湘水涨连天,艨艟巨舰直东指⑹。

无端散出一天愁,幸被东风吹万里。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⑺。

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⑻。

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⑼,诸公碌碌皆余子⑽。平浪宫前友谊多,崇明对马衣带水⑾。东瀛濯剑有书还⑿,我返自崖君去矣⒀。[2]

2,是否要改变自己?

是否要整容变美?

是否要化妆出行?

是否可随意赤裸?

是否要文明举止?

这些问题有些有争议,大多数没有。大家认为这还是有基本的共识,违背这些共识的人或者是精神病,或者是比较邋遢,不太注意形象。

形象是什么?

是他人感觉中对你的印象。

如果完全不在乎他人对你的印象,也就完全不必在意形象。但人是社会的人,很少有人能够完全不在乎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即使心理上如此,行动上也如此,也必将受到世人,世间的反制,难行寸步。

我记得好像是《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里面有一句我觉得很牛掰的话,作者是为了阐明为什么需要遵守原则,而不是个人的喜好,感觉!

这句话是这样说的:

你可以自由选择你的行为,

但你无法自由决定事情的结果!

某种行为大概率可能就是某种结果,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因果律!

当然,这是很有道理的一方面,很有道理的另一方面,就是某些事情的发生就是随机的,是没有道理的,不是设计好的,也不是阴谋论的欺骗。过度寻求事物发生的意义,也就是迷信。

而这种随机,这种谁也无法预料,谁也无法设计,有时就是人生的救赎,就是存在的意义,就是自由意志可以立足的地方。

小说中,秦武质问他的父亲秦山:

我在你眼里是否只是个错误?所以需要不断地纠正?

反映出未经他同意,而被父亲篡改记忆的痛恨!

父亲最后给了他选择,可以恢复以前的记忆,在那样的记忆中,生活堕落,心态颓废,与亲人关系恶劣,今朝有酒今朝醉,放纵空虚。

但是一旦选择改回去,那么再也无法再修改。

秦武的选择,书中用省略号留下了悬念。

但这个问题,我觉得很有意思。

我们为什么想要改变自己?

改变了之后的自己还是不是自己?

以前我常常这样纠结,现在也常常这样思考,有时以此来维护自己的自尊,来实现认知的前后一致性,避免可见的认知失调。

我现在思考的结论是:

1,并没有恒定的自己;

2,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而上智还是下愚,也是他人或自己的评价;

3,理论上,人是自我中心

所以依次从自发到亲密者,到朋友,到领导,同事....,分别对我们有递减的影响。

这种影响往往又因情感,利益两者分别发生作用;

利益的影响更容易打破这样的递减圈层,但情感的力量更大。

利益可以产生情感。

3,如果可以篡改记忆,你改吗?

参与到实验中的人都改了!

或者因为现实的不公,或者因为希望亲人有更好的未来。

这个问题有些类似《黑客帝国》中药丸的选择,又不全是。

这里就不展开了!

我个人倾向于不改过去!

但可以尝试修改未来。

这在《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叫做撰写个人使命宣言!

显得有些矫情,但我相信对于认真的人影响深远!

以下摘自《第四章 以终为始》

P138

个人使命宣言

以终为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撰写一份个人使命宣言,即人生哲学或基本信念。

宣言主要说明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品德),

成就什么样的事业(贡献和成就)

及为此莫基的价值观和原则。

宣言的内容与形式可以因人而异,以我朋友罗尔夫·科尔( Role kerr)的为例

●家庭第一

●借重宗教的力量

●在诚信问题上决不妥协。

●念及相关的每一个人。

●未听取正反双方意见,不妄下断语。

●征求他人意见。

●维护不在场的人

●诚恳但立场坚定。

●每年掌握一种新技能

●今天计划明天的工作。

●利用等待的空闲时间。

●态度积极

●保持幽默感

●生活与工作有条不素。

●别怕犯错,怕的是不能吸取教训

●协助国下成功

●多请教别人

●专注于当前的工作,不为下一次任务或晋升瞎担

另一位兼顾家庭与事业的女性的个人使命宣言则不同

●我努力兼顾事业与家庭,因为两者对我来说都很重要。

●家庭是平安、祥和与幸福的地方,我要以智慧来创造整洁温馨的环境,衣食住行要巧安排,特别重要的是要教导子女善良。进取与乐观,还要培养他

●民主社会的权利、自由和责任,我要成为关心社会的市民,参与政治和选举以表达自己的意见。

●自强自立,积极处世,追求人生目标;主动抓住机遇、应对环境,而不是消极被动

●避免养成恶习,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

●金钱是人的奴隶而非主人。我要逐步实现经济独立,量入为出,除了车房的长期货款,不为日常消费品借贷,还要定期储蓄或利用部分收入做投资

●我愿意参与志愿服务和慈善捐款,奉献金钱、才智以改善他人的生活。

你可以把个人使命宣言称为个人宪法。

对于个人来说,基于正确原则的个人使命宣言也同样是评价一切的标准,成为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力量源泉。

它既是做出任何关键扶择的基础,也是在千变万化的环境和情绪下做出日常决策的基础。

《美国宪法》是制定美国所有法律的标准,是美国总统就职时宣誓要捏卫和子护的文件,是人们获准成为合格公民的条件,是根基更是权威中心,是评价一切和指导工作的书面规定。

确定角色和目标

撰写使命宣言的时候,分管逻辑和语言的左脑就会从语言神经中枢联合右脑描绘图像和感受。

正如吐纳练习会连接身体和思想,写作也是神经肌肉练习,能够让意识和潜意识融和。

写作会让想法凝练、清晰,还能化整体为部分。

人生在世,扮演着各式各样的角色:为人父母、妻子、丈夫、主管、职员、亲友,同时也担负不同的责任。

因此,在追求完满人生的过程中,如何兼顾全局,就成了最大的考验。顾此失彼,在所难免;因小失大,更是司空见。

考虑到这一点,在撰写使命宣言时,

不妨分开不同的角色领域,一一订立目标。

在事业上,你可能扮演业务员、管理人员、产品开发人员的角色。

在生活中,你或许是妻子、母亲、丈夫、邻居、朋友。其有关政治、信仰方面的种种角色,也都各有不同的期待与价值标准。

人们想提高工作效率时,常会遇到的问题之一是思路不够宽广,他们失去了高效生活必需的、区分轻重缓急的能力、平衡以及自然生态。埋头工作忽略健康,或者事业成功,但是忽略宝贵的人际关系。

如果你按照生活中扮演的不同角色以及目标对使命宣言重新划分,你会发现它更平衡也更好执行。

首先考虑职业角色

你可能是销售人员、经理、产品开发员,你工作时该考虑什么?应该被什么价值取向引导?

其次考虑生活角色

丈夫、妻子、父亲、母亲、邻居还是朋友?你充当不同角色时该考虑什么?什么比较重要?

最后考虑社会角色

政治领域、公共服务、志愿者活动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