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人尽其才?—“秦汉史与项目管理”之二百零三

如何人尽其才?

真定王刘杨曾经派以十万大军作为嫁妆,随同其妹郭圣通一起送给刘秀。刘秀称帝后,真定王刘杨不服,心想我与你同是高祖九世孙,你能当皇帝,为什么我不能?于是密谋造反。刘秀派将军耿纯前去,真定王刘杨三人被耿纯暗中埋伏,设计斩首,真定复平。

后来上党太守田邑,举部来投降。刘秀就让田邑持节招降原刘玄下属的河东军将鲍永,鲍永解散军队,只与故客冯衍,来到河内见刘秀。后来,怀县守将是刘玄亲戚,一直不降,刘秀就派鲍永前去招降。鲍永只言片语就说降了怀县守将,刘秀拜鲍永为谏议大夫,位列三公。

冯衍一直担心不得录用,鲍永就安慰他说,你与我同遇明主,何必忧虑?但冯衍仅仅做过一任曲阳县令,有功也没有升迁。但冯衍著作丰厚,是当时有名的才子。

史学家评价,刘秀知人善任是出了名的,尚且没有用好冯衍。你认为管理者怎么才能不遗漏人才呢?

客观来说,管理者要绝对不遗漏人才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有外部竞争条件的情况出现。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内外部条件去着手:

第一、首先是外部竞争条件。我们知道,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雇主都会倾向于拉拢人才,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例如战国时期、三国时期等都是人才辈出的时代,这不是说大一统的时代就没有人才,而是在竞争条件下,雇主都会倍加珍惜人才。而人才也会因为职业发展的选择更多而努力,追求自己身价的不断攀升。

所以,要让管理者珍惜人才,不遗漏人才,个人认为首要就是引入竞争机制。无论是市场竞争机制,还是内部的团队竞争机制,废除人才的禁锢,让人才能自由流动是做到人尽其才的前提。否则,就像有一些垄断企业,体制内的组织对人才就不会珍惜。

第二、其次是要有健全的赛马机制。真正做到“赛马不相马”,这句话说得容易,真正做到非常不易。因为管理者总会因为喜好有这样和那样的偏见,而且赛马机制需要公开透明化,如果出现暗箱操作就不容易让人信服。而目前不少企业的人才选拔机制暗箱操作要完全杜绝也很难。

第三、管理者自身素质的提高。管理者如能打开胸怀、尽量不被成见蒙蔽双眼,将会对组织发展大有裨益。因此培养管理者识才、用才、留才的能力其实至关重要,尤其是中国的环境实际上对领导的权威比国外要有更多服从和维护。不仅如此,需要有自上而下的监督机制,如果发现人才得不到公正对待,应该有相应的整改机制,这样才能尽量做到人才的不遗漏、不低估。

请思考:除了上面所述的三点外,你认为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做到人尽其才?

(0)

相关推荐